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为体诗为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0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年12月10日下午三点钟,我参加了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蔡旭先生的散文诗研讨会。
    作为51年来坚持不懈耕耘散文诗这一独特沃土的前辈作家,蔡旭老先生可谓著作等身,他共出版36种著作,其中散文诗集27部,短论集5部,散文集4部。这么多书别说让写,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读下来,也需要耐性和时间。感佩之余,我为他持之以恒的专注而感动。要知道他曾经担任了很多工作职务,如历任《广西工人报》、《海口晚报》副总编、海口市政府研究中心主任、《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晚报协会常务理事,海南省政协委员。如今,他已退休十年有余,定居珠海,仍笔耕不辍,自称永不退休的散文诗人。
我与蔡先生发生联系,始自于他担任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微信公众号主编以来。今年我曾几次向他投稿,他推介了我几篇散文诗作品,对于押韵和投稿要领等方面多有指导。作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资深总编和散文诗大家,无论从学识、资历、年龄各个方面都令人望其项背,他实在不必向我客气的,但每通邮件和短信,蔡先生都用词典雅,称我为“您”的,时不时还要加上“如您方便的话”等前缀定语,我想这些细节就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吧。
知人论世,我也很期待与他的初次见面。会议由珠海市作家协会、珠海市散文诗学会主办,地点设在珠海市作协活动中心。面前的敦厚长者就是我仰慕已久的蔡老先生了,我与他握过手后,他走过来送我两本著作,一本是描写珠海人文风物景点的首发散文诗集《珠之海,海之珠》,一本是大部头论著《散文诗创作手记》。他很热情地主动提出要题赠给我,这样才觉得不失礼,就拿起两本书返回座位,俯下身来,郑重地分别在两本书的扉页竖排写下“智勇正之,蔡旭,2016.12.10珠海”和“散文为体诗为魂,智勇指正,蔡旭,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珠海”,笔体苍劲飘逸,诗人的风骨显露无遗。
散文为体诗为魂,这句话是蔡旭先生的首创,他觉得这句简短的话较好地概括了散文诗的文体特点,抓住了要害,所以题赠给我,以启发后学。这本《散文诗创作手记》蔡先生只带了两本,其中一本用双手送给了我,我有何德何能?堪当此礼遇呢?日常挣扎于机械化生存的泥淖,我一直以来的困惑是:我如何证明我是一个人?具备人的尊严,从而区别于冰冷的机器。是蔡旭先生,这位素未谋面的师长把我当人,他是我的重量级旁证。
研讨会很热烈,很多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和散文诗人先后踊跃发言,结合文本从取材、立意、语言等多方面展开研讨。主持会议的珠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珠海市散文诗学会会长钟建平先生让我发言,对于开会从来不发言的“隐形人”来说,我只好破例了。我先自报家门,毫不避讳地介绍了我的职业,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嘛。话锋一转,我提出对散文诗这一文体如何定义尚存争议,我倾向于将蔡旭先生的近期创作称为哲理诗。那么多习见的小事小人物,谁会去寻思后面隐藏着什么诗意?闪射着多少哲理?只有他做到了,关注简单生活,一滴水中映照太阳。粗略翻阅他的散文诗集,看到里面有很多数字,传统文人都是大而化之,笼统而不讲准确的,反观他身上具备一种难得的科学精神和准确。他的抒情是冷的,你甚至感觉不到他在抒情,他反对的是无节制的抒情,也就是俗称的滥情!他作品的最后两句话作为画龙点睛之笔,哲理是自然生发出来的,不是无限拔高以致脱离所说的事;也不是心中早就有一个想法,随便抓几件事来作由头开始自说自话,采取“六经注我”的作文法;而是事物枝条上绽放的花朵,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同时与主干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就像食物的香气、太阳出生前的朝霞,让人读完后陷入长久的沉默,引人遐思,促人警醒。我的发言急促、破碎,不成系统,甚至带着紧张造成的颤音。缺乏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的锻炼,我只是说出了刚刚想到的话。
会后聚餐,席间蔡先生聊了几点体会。有关历史细节必须准确。他平时也留心阅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有意从其他文学门类汲取营养,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注重最后两句话就是借鉴自小小说的写法。写散文诗不像写小说,可以提前制定写作提纲,按照计划来写。有时候一天可以写几篇,有时候十天半月都没有一篇。没有感觉时不能硬写。写得顺时,正写着这篇,下一篇的题目自己就跳出来了!可十天不动笔就感觉到手生,先写几篇通常是不怎么样的,目的是把文字的感觉和气脉接上,情愿废掉前面的几篇,取后面自己满意的作品。我在心中暗自惊叹,一位70岁的老人,沉浸于散文诗创作和理论研究51年的“散文诗十家”之一的蔡旭先生,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坚持不懈的定力!十天不写就手生?那我想起来就涂两笔、有一搭没一搭的所谓创作又算怎么回事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今天,我可算是亲炙了荀子《劝学》所颂扬的真人面貌了!
相较于正襟危坐的坐而论道,我更喜欢听蔡先生的茶间絮语,因其真性情自然流露,使我全面了解蔡先生为人为文之道,可谓如沐春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7-6 14:37 | 只看该作者
蔡老师的诗品、人品的立体形象都呈现出来了    值得交往   令人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 00:4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