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的酒
文/王国良
擅长酿酒的泸州,更擅长勾兑力量对比,掌控煮酒论英雄的火候。在北伐革命的转折关头,形成强驽之势,
打响了泸州起义的第一枪。那些跌宕起伏的细节,已被铭刻进巴山蜀水,载入博物馆,成为共和国胸脯上
一枚灿亮的勋章,弹一弹还有历史金质的回响。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一日,必定是个值得把酒庆贺的日子,而这一天泸州老窖都在酣睡,一场红色风暴正
逼近反动营垒,子弹已睁开紫铜色的眼睛。千年古城,巷战正酣,智取李章甫,擒贼先擒王,敌阵军心大乱,
节节败退,凌晨十分,起义军夺取泸州城,太阳再次照亮灰茫茫的大地。
十二月七日各界群众六万余人聚集小校场,冒雨庆祝起义胜利,而泸州老窖,还在时间的坛子里发酵,
为建立一个新世界,提前备好了荡气回肠,香透未来的庆功酒。九十二年之后,踏上这片英雄的土地,
鲜花盛开,酒香扑鼻,而朱德、吴玉章、刘伯承、童庸生,和一些士兵的名字已被老百姓刻入心扉,
成为耸立民间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