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67|回复: 3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抬头题目——探索栏目诗歌:《一诗三日众人评》(第一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索栏目诗歌:《一诗三日众人评》(第一期)


探索栏目隆重推出一诗三日评,每期为时三天,由本栏目三位编辑自选发探索版块的诗歌一首,附加点评。诚邀流派诗友互动参与评诗活动,以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本期负责编辑:
大漠风沙王峰  刘苏慧  @前进


登泰山随感

文/九儿

泰山是躺着的,也是站着的
很多蚂蚁曾经将它踩在脚下
就以为征服了它
可绝壁上的字
也没认出几个

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
可我登上泰山
发现天下不是变小了
而是变大了

我还发现,泰山的石头
与华山的石头没有多大区别
但古人将它们当作宣纸,留下墨宝
它们就变成了厚重的史书
而泰山,就成了天人合一的神山

论高险,泰山比不上华山
论秀美,泰山比不上衡山
却被冠以五岳之首
百姓膜拜皇帝
皇帝膜拜泰山
百姓岂能有眼不识泰山

2018-4-22


本主题由 雷鸣 于 2018-4-23 00:20 添加图章 推荐


刘苏慧读《登泰山随感》诗赏析:

有文献资料论证,古代的皇帝,所以要膜拜泰山,是远古时代,人类在大洪水灾难降临时候,得泰山之巅存命。(此说,也没有绝对史实来论证,因读泰山诗,而想到)
读此《登泰山随感》,诗歌为读者展现的是深邃的思考,每一个小节,都可以独立成诗,因为每一节都有自己的着力点,如第一节中,“蚂蚁”即可以是实指蚂蚁,但也可以指如蚁的人类。人类登临泰山者众,但,绝壁上的字,也没认出几个,这就有深刻启发意义,是针对上句“就以为“征服了它”的自以为是的讥讽。第二节,引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反其意而用,出人意料,推陈出新,也呈现了作者的心胸是坦诚真实的。第三节,既然登上泰山,自然会关注到泰山的石头,但是,作者通过泰山石和别的山石比较,给出一个新结论:泰山就是一部史书。而泰山,就成了天人合一的深山。通过这一节,自然转接到第四节,从人文意义上来阐述:泰山,为什么是五岳之首。收笔一句:百姓岂能右眼不识泰山。这是一句民间俗语,巧妙地用来收笔,有点亮全诗的效果。

通读全诗,文本的语言表达显得自然,简练,凝重,诗意化,节奏稳定。抒发了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登临泰山的种种感想,或讽或颂,转换自如,值得品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4-26 09:44 | 只看该作者
赏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09: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子溪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4-26 09:5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逐个析透,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10:08 | 只看该作者
雷鸣 发表于 2018-4-26 09:54
这个好,逐个析透,创新.

谢雷版前来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4-26 10:14 | 只看该作者
刘苏慧 发表于 2018-4-26 10:08
谢雷版前来支持!

支持是必须的,如果有个<<探版:一诗众评>>的贴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10:19 | 只看该作者
雷鸣 发表于 2018-4-26 10:14
支持是必须的,如果有个的贴更好.

这个,九儿的《登泰山》是玉,我是抛砖头的,希望再钓些玉来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4-26 10:40 | 只看该作者
苏慧用心了,九儿感动哗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4-26 10:41 | 只看该作者
九儿骑着毛驴,穿过高梁地,正往这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4-26 10:41 | 只看该作者
九儿自酿的女儿红,先敬苏慧八大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5 15:2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