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性侵的文学还有何尊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地鸡毛,血流成河。失去公平公正与公信力,报载:2018年5月4日,瑞典文学院决定推迟颁发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原因是是该机构目前正深陷于一桩性丑闻风波。作为世界文学窗口的风向标,作为全球文学奖的的最高殿堂,这一次,瑞典文学院真的无处可逃,孰用性侵把文学再次推到风口浪尖,真算是丢人丢到家!
面对新媒体异军突起,全世界报纸杂志纷纷陷入停刊,对于纯文学和还没转型的纸质媒体,这无疑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今天日报副刊日趋缩小,就等内部一纸禁令,没有经济效益的文艺阵地直接扑街休克;资金链短缺,怼对官方媒体,以化缘为主渠道的少数民间刊物,早已被按在砧板上,只待何时头悬刀落。
这样的年代,文学日下。环宇世界,谁有足够的力量拯救一切?
江河涌流,作者和编者这一对“难兄难弟”经常面临:一个时常面对写作低与无回报的尴尬,一个常时面临下岗何时休的窘境。没有强大的资金注入输血,想要挽救绝境中的文学,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代中国,阅读、学习,以及写作,究竟有没有幸福感?
文学的牌面上,如今:插一支笔、捧读一本书的文艺青年,要么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穷困生,要么就是用文化镀金、刷新自己的名片的江湖大佬。中产阶级与上流社会,说“马克思是对的”这群人,他们顺利转型,成功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比起单恋文学,败走麦城的文学愤青们,文学是他们眼中的一滴泪,他们才是撬动文学的中流砥柱!
回眸,跌相的缪斯。回首,不堪回首的文坛乱相--
恒久以来,热爱文学的因素很多,也有很是无奈。晒证件、晾发表、可怜的自费发表;聊骚、失意、去远方……文学这个贱人,让许多钟情于她的追梦人,梦醒后发觉自己深爱的缪斯,实际已经沦为站街女的时候,那种五味陈杂,那种伤口撒盐之痛犹如雪上加霜。
这种雪崩,力度、广度,缘自文学被性侵已久。谁也不会想到,让文学陷入绝境的,不是神一样的对手,而是猪一样的队友。
文学创作无需奋斗,性侵和被侵之间,只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纵然摇摇晃晃也能王冠加冕。打脸文学,从圈内到圈外,强奸文学,当下就演变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文化娱乐消遣趋势。
堡垒总是最先从内部攻破,那些最先被文学眷顾,沾光文学后转身又拿文学开刷的人,他们比圈外人更可恨、更可怕。这帮手握重权,把持评审发表与获奖主渠道的资深作家诗人们,当他们把文学当成获取声色犬马的交易时,一场关于文学史诗级的大洗牌就开始啦!
据悉,这一丑闻公开后,瑞典文学院内部投票决定是否要开除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多数人竟然不同意。最后,7名院士主动辞职,才挽回瑞典文学院最后一点颜面。在这个人心险恶、波谲云诡,诚信失控的年代,真理往往真的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居安思危、如履薄冰,看玩弄文学的人(诸如把名单透漏给博彩公司、交换发表获奖等),最终还有几个落入深渊万劫不复的。在人生这场漫长的修行中,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和国内的鲁迅文学奖等某些个大奖得主,翻阅那些实力派大家,草根我还是服气的。
诗何为?诗人何为?力挽狂澜,当代文学路在何方?
窒息在这个勤劳未必致富,持才未必有用武之地,在这个正常出牌却往往套路失灵,在这个跨界打劫(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记者,甚至给摇滚歌手)文坛的时代,被性侵的文学还有何尊严?
令人欣慰的是,5月5日,我看到北大林建华校长因为在校庆这个重要场合错读“鸿鹄”一词,犯下低级错误,坦诚自己文字功底和语法修辞基础底子差,而向全校师生致歉的新闻。中华文化所以生生不息,中国文脉所以代代相传,就是因为五千年来,无数大师级的作家诗人与专家学者,他们不断的质疑与探索,那种坦诚和担当,尽管领跑全球文化旗手格局一茬又一茬更新,四大文明古国中仅有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不朽的丰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复兴中华文化,振兴中国文学,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筑梦新时代,所有人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守文学、为理想奋斗,发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精神,一点一滴,大家一起为我们这个民族的“中国文化自信”,为中国文学繁荣富强,走向世界的光辉梦想而竭力燃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5-6 15:34 | 只看该作者
文学的衰败,受到数字、电脑技术的图像媒介强烈冲击,也许是必然的。感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5-6 17:59 | 只看该作者
稿费太低也是一个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5 10:0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