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立杆:当代诗的幻景与现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立杆:当代诗的幻景与现实


      诗是轻盈的艺术。诗坚持以轻盈体现它的自然嗓音和幻觉性的一面。这种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殊双重性,既为诗赢得了一定的美学豁免权,允许其作为“一种现实的幻景”(叶芝),守卫自然和神秘的警戒线,沉迷于孤独心灵的锤炼和想象的发声练习,同时又必然带来孤独的失重感和没有纵深的困境。而诗的自然嗓音则要求它为想象力赋形,参与事物的进程,去回应有关政治权利、文化忠诚和道德责任的争论。

  在一个有些老旧的理想模型里,诗的幻景具有某种可以把羁于重力的事物解救出来的魔力,现实也同样为诗留出一条重返世界的通道。而在变化了的现实里,当今天的诗人们站在这个古老的十字路口,遭遇的窘迫和困惑却要比前人复杂的多。这种复杂性既包括了阿多诺为诗歌设定的痛苦陷阱,包括被权力与技术加速的物质图景,以及心灵的混乱和冷漠,也来自更深的隔绝和诗人自身“打破沉默”的冲动。

  现实以嘲弄和反讽的姿态出现在当代诗的幻景里这种最坏的情形凝固了对未来充满怀疑的一瞥,也促成了诗与歌的最终分离。“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作为上述怀疑的裁决,让诗神的夜莺蜕变为一道甜腻、虚假的装饰性花边,也使得昔日轻狂的、使人迷醉的艺术成为幻觉本身。

  换句话说,这个分离的、破碎的现代世界对诗的工具性要求,似乎远远大于诗人的工作守则和美学要求。对诗的轻盈之美的责备,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急切。这种责备似乎构成了一道挥之不去的律令或鞭影,要求诗在“软弱的审美生活”和“卷入兽性”的怪圈做出滑稽的选择:要么落入封闭、狭窄的个人经验的漩涡,要么在受难或见证人的幻觉里赢得它不屑的虚荣,或以此获得重返现实的通行证。

  当现实频密的鼓点不再与心跳契合,而转变为愤怒的噪音,这种尴尬的处境或许多少可以解释当代诗的沉默和阴郁、内省的孤独音调在这枚硬币的另一面,莎士比亚式的困扰依然纠缠着这个时代的诗人:在何种程度上,美的呼吁才有可能比一朵花的开放更有力?幻觉的苦涩滋味和对行动的渴望,已经使当代诗轻盈的羽翼更多地盘旋于低空,更深地进入公共领域。

  而正如史蒂文斯所言,诗是以“内部的暴力来防御来自外部的暴力”。诗天然地承受着现实的重力,它赖以抵抗黑暗的力量依然源于对世界完整性的想象和渴求更多时候,这种防御机制在于诗如何忠实于自身灵敏的天线,并借助机智的后撤,将现实的边界转化为心灵的防线。这同样有关人的信念,有关事物在变化的光线下如何坚持它的投影。

  如果选择将诗的后撤变成一次介入行动,一次充满刺激的侧袭,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承担被双重遮蔽的后果和自我贬抑的风险。因此,我更倾向于认为,当代诗的幻景和现实就像一片羽毛之于弯曲的天空借用薇依的说法,当天平发生倾斜,诗的现实使命同样是加入弱的一侧,并以其羽毛之轻,神奇地扭转并保持事物超然的平衡。(深圳特区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92cedb010147xc.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0-30 19:24 | 只看该作者
来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3 16:3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