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总第102期)主编:南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现代禅诗研究会 于 2018-11-1 13:47 编辑 2 n, I' T: M9 i" `5 \2 U

  ?* v6 k7 O0 o' m6 d4 W, P% ?- F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2018年10月号,总第102期)4 G5 z  m+ Z2 D8 |+ ?' o8 P4 B

2 W* v! l3 q" A1 w  k9 `
主编:南北

- [8 @5 M+ A8 e. k! k5 ?: A
2 J# f+ ?' t; h【诗歌作品】
0 v/ p' N- t- D4 j# y0 H" B' B; F/ ]; n; Q5 l7 P0 Q2 g# O* K
落叶
3 g. \) A3 x1 W# f作者:也牛( b; m) I* o/ E
9 r$ j* e* Q' O
黄,或者红- y4 z, J7 O* M, D
你心中本有的形容词被秋风唤醒了
$ t# c* U8 _. r( w) b3 P/ ]9 y
- `/ F5 X& q; b9 u8 W2 P/ E落在地上不是为了告别  S+ n( E  V# A) ?" @+ A7 K
你也是匆匆过客:在回家的路上
4 G& S- }5 o7 M1 j* t# ?0 I6 c正好被我碰见
$ ?; J6 M% B7 h8 m2 x
/ @" Z2 L! O2 u, z8 U0 @推荐人:南北
: t' [$ X. d6 k推荐语:大家都是过客,只是,你刚好被我碰见了,发现了。当然,回家或者告别,都不是过客的本来意么。
& ]0 Q; b4 g5 m, w. {! @
, v& X, {  {1 W8 V词的欢喜4 W: G2 v) |; {: d. I) {0 {& \
作者:碧青1 \) t/ D# {7 G! [0 v3 A
/ Z" M5 r! U: M: G6 [1 y
时光的手指  即将翻开的一些词8 J5 ]/ ~& _) [+ \
这一刻  我还和它们一起隐居
7 Y/ c" }; f% s; x4 _1 b在一本词典里: h+ L; i% Q; Y. L
我感到了一双手  摩挲着
5 y0 ]1 _3 z- d+ l( K9 ]5 p1 X这本蓝皮词典的封皮6 o8 j# g2 \* F* P, D& X3 M. C# l

2 w8 H. H! d2 l* _9 I0 L) |/ x* |光明  是我在这本森罗的时空里6 @6 T$ q, b& e5 M" X3 e
经常翻看的一个词
! ~  `. d! D6 A8 ~+ J6 r: k- y/ I这一刻  它在天空中
  K9 w7 c$ z0 P  m$ {; z身穿着太阳的外衣6 h! K* y; p! S; t, {* ?
夜色里  它还会穿起! N9 j5 L& P0 ^/ a( a! b/ `8 _
月亮的外衣2 q( o2 E( i/ W8 M0 Q: V1 m
灯的外衣" g' T2 v: [; j% f9 o/ N0 }
3 p1 N' ^9 z0 @; t; u. c$ y  Y
清醒  是我独自漫步遥望对岸时
+ v" t' @: a6 }. z就会开花的一个词
; Q* J0 @" A8 y) V! I$ m5 U  o) T- x这一刻  它正独自开放+ [- ]% y; I6 B+ D6 Q/ S; L% C' A7 i+ O
五月的原野上一簇簇
4 M+ Q2 ]0 y; O1 d& y金色的蔷薇0 @* ]/ k- h+ X  e" G- Z/ p

7 R; K( R7 j) |众多的草木  总是能够把清醒一词
. b8 Z7 |! o" `0 W在身外的大千世界
( X8 N5 q& T/ k' k6 y或自己的心灵里
" q1 E) Q8 u/ c$ @+ j还原出清晨  满身密集的露水
3 ~, U+ z+ ?1 y1 O# ?) c! c( R$ `5 l/ m3 d3 K
镜子  是我孤独于一页尘世) 2 P4 \0 \; L8 R- [) M
最想破壁会见的
# m% [7 J1 Z9 c. ?) L/ Z7 [; l7 e那一页词
6 O, b" g1 e0 L+ `8 c1 K+ z, d! i0 j+ v5 v/ t' s
身居这一本词典  层峦叠嶂的漫长累世 4 h8 m  r2 m# u$ g
最终会遇见  镜子照清的一切
0 _2 N5 ], |8 v/ b5 ?$ ^% K) s+ h还有  这一本词典里1 Y7 z, n+ B; f5 {3 Z
所有的字词身穿着本义, N0 F  g- E7 D* T. ]
心灵的欢喜
- }3 X6 N4 j9 ?+ s3 G7 L( e5 M" E8 Q0 u/ D2 Q; P
推荐者:石上硫
( L0 M" S+ X8 n( N5 D* X8 J: N推荐语:心灵具足,我们只需足够的耐心去发现。不论喜怒哀乐,舒展开来的词语,如光,“所有的字词身穿着本义  /心灵的欢喜”& {9 j* ^, J/ T% e( _: Z
( h4 k; F3 k+ i% V
早晨2 ^' ^/ ~2 y) n. D( w8 Q1 h
作者:白芷
" e: K% B0 s: O/ M+ J5 U5 G/ p% u  ^. D4 _
一群黑点飞过
# M5 |, K, V8 j, g接着又一群。欢叫着4 N# F/ I7 @" C1 r1 O+ L) f$ B
妙有,晒满天空
0 S0 O& u0 H: o6 |  M+ H3 z7 {; k. n" a7 v. p, j( j
推荐者:石上硫
0 L7 {" h0 X, q推荐语:我们总是在言语之中寻找着这些欢喜的表达,作者没有侧重于具体的相,而是从欢喜的成因,“变现”的角度直接给出了明示。在形式上也符合着欢喜的敞亮开放的感觉。
  e" }1 s2 [  s! h3 r9 a- G. F$ Z3 \7 e
随笔6 K' [1 n) ^( r4 \
作者:石上硫. k6 u+ C6 K6 i+ x( T" T

. E# q/ Y2 Y& x7 U一切形体都将消失,随之消亡的% O9 C  ~6 v9 w" f- Z/ L/ `
是这形体的权利,责任与影响。
1 h/ \: h6 I. p2 C2 Z0 G: @; I" B8 i8 J# U
叶子是阳光中的根须,疲惫了
9 k8 }" t9 X' s就落下来休息。( z, A1 r& F: e' L, @( Z
% \  _& l9 H$ B& {1 a1 R/ v
只是夜,忆念这情侣,回忆1 E2 [8 I: R7 _/ m6 L
均匀的呼吸,青翠的体香。6 Q, l' w( r+ |+ Y, F

* b( v3 O( Q- Q, o如今,叶子红了,或者金黄,渐渐庄严。
6 [2 _% e' p; [+ Q' v5 T叶子没有谎言,高于我充满错误的一生。( a5 k  a- C7 W; c/ ^4 f# |
, `; u" @8 k& }- O+ F- u
佛祖啊,我顶礼你足,无相的行迹,
+ E5 _! {  s3 F" Z# q/ A愿智慧能够开显,证悟空性的忏悔!
' O5 g, L) L4 C6 X4 C5 x; F
1 a  `8 \' c/ d7 E: q! k5 V9 j% L推荐人:南北  @7 b) ]. t  u
推荐语:作者将这分行的文字,叫做随笔,说明作者没有用心的将此当诗来写。不过,在将前面两首作者当做诗写的诗与这篇“随笔”比较之后,我还是觉得这“不是诗”的分行文字,更像诗。不但像,而且还有趣有境界。这个,大概就是古人所谓的“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个见证吧。
. z- Y+ @" t+ b; x( d2 g0 E- `
& H) ], s; [8 l/ m( n1 b4 [10月16日,东环公园的中午时分
) S: N( L$ g9 O$ _% s作者:南北
4 Y. z( J! [1 ]; `' p$ T) o& T5 c+ r( o# m" G# _6 y6 i# S
虽然是深秋了,但还是有蝴蝶0 {) r1 o9 o% r0 W8 s0 X. Q! O9 b
飞舞在落叶之上。只是
# q# j3 _6 X' M! k一阵风过,地上的落叶又多了一层。% @( ?- F7 `8 U3 _4 I6 `1 ?% C
马尾松的林木间,几只黑白相间的
3 j2 X2 V9 [3 J2 X4 ^7 G" }喜鹊
4 b2 c3 U- n7 u0 H% S2 \4 o( }起落着嘎嘎尖叫。
' X& \2 o  u# x渐渐空出的橘色长椅,宣告了7 G+ G+ B7 o9 C  Y1 E1 U- B
中午时分的降临。
8 s: I9 s! o: Z5 ^
7 h4 \* X: m( U) C这是我的选择。
% L, G) \4 U1 o# R9 C8 C, D" X终于能够,在一个铺满阳光的时刻
8 d# A  C$ @- N, c8 A2 E与诗歌安静相遇。犹如% d, u3 R0 E' b; J; Y9 S
在竹林精舍的小径上,与佛陀
( E3 P& ^* E2 L3 ~: f相逢在某个雨后的清晨。
  `, L& N( m* z* T6 N4 i8 N2 r
0 X: P" k/ j# N+ ^5 \- n2018-10-16,东环公园。
; s& z9 V; M9 [7 H2 q
: E  r0 ^& U7 `* E$ o7 v, v6 x' |推荐人:大正1 A- ~# `* \- B) c# O# s
推荐语:大地之上,万物生生不息,而时间默默流逝,活在当下,与诗歌相遇,与佛陀相逢……足矣。
2 e3 X9 t" B/ e3 r4 Y, T" b/ U5 _* \. e& O3 |4 E
木雕  
9 t' N3 \% x$ C9 q作者:伊农
$ s+ _- ]5 [+ O; I' P
/ g1 g; `! E- Z" f4 U) _  C( c* L风风雨雨中: w2 n, E* f. u$ w
青春已逝
% t) S2 r- ?+ P8 w3 T佛啊,请用手术刀 - j8 [& s9 m+ `- j
割去我身上的脂肪、病灶  + c4 u- W8 O, i: S) n, T$ g
还有体内
& I" I: l2 v' p' i7 b时时游走的贪婪  ' q. U/ s% L/ V$ k
执迷和妄念
% W# \" n) X% m: q( h让我,从一次次的
  e& I" ~5 f4 k3 j锥心之痛中
& J7 z) O0 U, a1 P& A# ]! f慢慢,睁开
: r- e6 J" z& x! J4 a& @, ?/ Q3 j眼睛
1 |8 V) N7 J3 N1 j9 q# a
" J' {6 V* ]7 K9 C/ E/ ^, O推荐人:林荣
- D$ l; Z! l4 J推荐语:木雕若人,人若木雕。万物一体,同悲同喜,同苦同乐。同感同生,同生同灭。
& r/ M, t* T8 P  a$ E, _/ S) Y       有句话说的令人警醒:人不敢蒙着眼睛过马路,却甘于一辈子蒙着眼睛过生活。执迷不悟的人啊,多么可怜!诗人在这首诗的结尾写到睁开眼睛,我以为是自性的流露,是对于妄念的剔除,是破迷开悟的自觉。3 p3 r$ Y9 X) m

: C) C: k/ A6 s$ @2 n+ P秋日的正午
, T% _8 c: w9 p" s& x/ ~9 F. m作者:蒲阳河
* L: ^% W. w) Y7 a; N/ W" m# d3 G$ q0 G# x0 y. d
飘落的叶子下
% H; l# }! ^' K: P( |( k  [顶着小窝瓜的一朵花
- `, t9 t/ R& l- F: q' C3 J悄悄地开着$ W4 Z! M9 W8 i' n
1 }. j3 U- H6 j, }6 o# E) J
一只,两只0 s* y4 R8 a7 w* g3 g6 e4 ^+ V  A
粉色的小蝶来了
) Y# n9 V1 D& d: w+ O7 d在鸟鸣飞过的菊花上2 k4 W3 _) g  B9 a* J/ `
煽动着翅膀
1 Q  I: C4 m& a( E$ N
' [' E- C2 H0 p! `$ [, H& g这时,影子很小7 Y  b! ~0 o! k7 F$ [
阳光正好- g4 T% V$ m# ^4 _! _

/ G# }$ U9 m7 H( m推荐人:南北' ]# B/ N. X( t& V' D' i. }
推荐语:到底应该是“顶着小窝瓜的一朵花”?还是“小窝瓜顶着的一朵花”?奥冬提出这个问题时,我也揣摩了半天,觉得奥冬有道理。但蒲阳河没有回复解释,似乎他也很有道理。根据我对于花与瓜之自然或非自然关系的观察,认为这个问题似乎又不太像一个问题。花,可以是顶在瓜的头上,但也可以是一朵新的花,顶在幼瓜的臀部。
+ ~" \; [3 s/ L: m1 K       现在开始说推荐这首诗的理由,我觉得前面的描述虽然有争议,但很细节。有了细节,就有了可触摸的亲切。但真正让这首诗好起来的,是最后两行:“这时,影子很小/阳光正好”。; Q. u! y- d& m6 v$ W7 m* T

/ o/ [* Z+ p) T# T【理论随笔】
  m0 h- J# v4 ^, i: ]% p
4 e, [: L3 s9 B7 L" X
现代禅诗的禅疗作用
, Y# _8 Z8 Y8 E4 t$ S3 b4 B4 C——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35

' b- J/ l: }& S4 o. W$ m/ m" K! M2 B
作者:南北
. \$ O1 J% l( P) U
! Z0 J: S1 v, E$ }. y1 Q) d
       禅诗是随着禅宗在中国的传播而兴盛起的,它携带着禅的基本信息,具有禅疗和心理保健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自性、空观、无念、随缘。仔细体悟禅诗中蕴含的这些禅理,可以调整人的认知结构,改变不合理信念,化解不良心态,疗愈心理方面的痼疾。0 i, i( z# g4 H% ^0 Q2 `
当然,一般人所谓的禅诗,大多是指的旧体禅诗,而不是现在我们写作的现代禅诗。但是,我由此就想,现代禅诗是否也会,或者说是否应该具有禅疗的作用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8 W; L; e& `4 ]       何以故呢?因为现代禅诗与旧体禅诗的区别,仅仅是外部表达形式上的不同,而内在的精神实质,则是无异的。这就像古人一亮相就是峨冠博带,而今人一出场就是西装革履或休闲装束一样,虽是外观不同,但衣装里面的那个皮囊,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 H* _5 W: j! b' ?9 M
       禅诗对人的心理保健以及治疗作用,其实就是对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调整和修复。再说得明白点,就是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你对人生对世界,对身边来去的人和发生的事物,看法改变了,由执着变得洒脱,由浑浊变得明澈,由迷惑变得觉悟,所谓的痛苦和烦恼,也就解决了。而由痛苦和烦恼引发的病症,也就自然而然痊愈了。4 u1 q, [1 C) I1 Y
       现代禅诗的禅疗作用,我们现在也许还无法举例验证。因为,我们还没有创作出足够完美足够数量的大师级优秀作品。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人发现她的这一功能,并且令诸多的当代及后人得益于此。
$ E2 Y1 P- E# Q       起码,对于进行现代禅诗写作的诗人来说,在你写作的过程中,你体悟了禅的空灵洒脱和诗的悠远美好,进行实实在在的诗禅双修,心灵就充满了解放的阳光和芬芳的花香。因而,精神上的病痛于你,也就将成风中烟云,瞬息而散。这也是“写作即修行”的一个证据了。(2018-6-15,石家庄)! j0 a9 ?1 _- d8 Z" O# R5 \
1 @0 b& v# v* o: K4 ?& T) K- n
推荐人:石上硫
8 X+ _: [2 t5 P) K8 ?+ ~* m; m推荐语:作者说“这篇只有几百字的短随笔,从落笔到成文,经历了好几年时间,但在我看来,还是有不少地方没有说到说透,只是一时又不能完善,就先拿出来给大家一看吧。”就个人的理解,禅最终解决人生八苦的烦恼,南北先生在本文中给出创见性的探索方向以及比较全面的解释。一种理论的提出,并非就此终结,更是一个开端,各位根据自己禅诗双修,将“古老而新鲜”的禅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才是功德无量!- A% e. G+ w  t$ v
# B1 L  b$ \4 _( Y+ |1 K
【访谈问答】* V0 t( e4 @7 }9 m$ S1 B, q

# o5 T' u" g2 C
现代禅诗问答录(3)之如如
+ y0 j, r" w2 a# G9 q" p4 O& e  V# t1 p. ~1 {$ ?9 K
碧青|如如
( [1 A2 e9 L- A; D" q8 K

% N2 V2 u7 a; z' z% @3 Y如如小档案:如如,本名张卫华。七十年代初生人。河北作协会员,河北书协会员。迁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诗潮》《诗选刊》《文艺报》《中国铁路文艺》《西部散文选刊》《当代小说》《山东文学》《哲思》《牡丹》等国家、省、市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及评论数百篇。有散文获得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三等奖,华夏情诗文大赛三等奖。“诗意河洛——百名作家写洛阳”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有散文被收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出版的初中生课外阅读版本。入选《华夏情诗文书画精品集》《当代散文精选》等书。
8 {+ s* q4 V/ B' c5 H+ D
9 l1 T9 C9 c7 Z1 T0 ]碧青:如如好!我们虽然居住在同一座城市,但真正坐下来聊聊禅对你的诗歌创作的影响,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我的内心充满期待和喜悦。很想知道,你是何时开始关注禅文化的?有什么难忘的机缘吗?/ r7 b5 |( f- n. a
如如:谢谢碧青大姐信任,合十。% s  D! w7 N+ r6 ?  G
       于禅,我是门外客。我想我对禅的理解很简单,它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态度。它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精神的净化和安稳,宁静和沉默。是在砍柴挑水中,体悟剥我相之执念,复归平常婴儿心的过程。是“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是在娑婆大千中,直证安顿好自己的一颗心。佛陀已生欢喜心,却愿意留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度化我们。所以愿意相信,身边一切皆是佛。欢喜是,苦难也是。禅宗既有东方式的陌生感,又有东方式的亲切感。很以为然。美国宗教学家休斯顿﹒史密斯把佛教列为世界七大宗教之一,那么它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文化是必然的。它的意识是条河,会自然地流入文学艺术甚至科学各个领域。而我是笃信美的践行者,或者,禅宗带有的神圣的平凡气息一直在神秘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
. c3 K. m( g1 ~       最难忘的经历是习书法的种种因缘。很多年了吧,那次偶然读到欧阳询的法帖《心经》,第一次读,反复读,读到最后竟是心意盎然,热泪盈眶。所以下定决心要临它,写它,一辈子只写小楷《心经》足矣。学书是从那时开始的。或者,这也是冥冥之中佛的救赎?后来,又开始尝试阅读一些经书。《华严经》《坛经》等等,却是不得要义,囫囵罢了,算不得读。, I, t- T  Z  }( P, Z# Z

4 Y- L3 G* ~- ]0 h9 a碧青:在你的诗歌创作过程中,禅与诗的结合,是自觉的,还是在习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了禅和诗的结合?
( p. l* i0 _  w( f& n$ k如如:我想,不是自觉的。诗歌是流淌是对话。: l. y& t8 j$ d
       是屋子外边的人和屋子里面的那个人对话。屋里的人对世界敏感而自尊,爱,疼,孤独,漂泊,挣扎,寻找,与世界尖锐对峙,激烈冲突,同时又虔诚而热切地寻求皈依,以期找到一种安全感。所以,时常锐利尖叫。
8 {! }: C0 g* ?5 k       屋子外边的人听到了,像空谷回音。但是面对具象的世界羞涩或者需要遵守秩序,尊重自然和他人的存在。所以,假借世间万物把这种尖叫喊出来。或者是水,或者是草,或者是木,或者是锅碗瓢盆,或者是你我他。
. b! ]$ ^) u* m( F1 d       肉身就是一个屋子,屋里的是灵魂,屋外的是作为世俗存在的人的外相。灵魂喊叫的声音,就是诗歌。灵魂是什么样的,诗歌就是什么样的。
, i9 F6 W3 L3 {0 D+ l+ ~1 g6 C
) N. ]1 \% ^, T) K碧青:我已经深刻地感到,禅思、禅意、禅境,不仅影响了你的诗歌创作,也体现在你的散文、评论文章和书画作品、乃至日常的饮茶、健身的瑜伽,在此为你点赞。很想知道,你是如何做到的?希望你能与更多的人分享一下诗、文、书、画创作和日常饮茶、瑜伽的感悟。8 k) A$ T$ o+ k) b- h7 G+ N
如如:说来惭愧,我竟像鼯鼠一样,爱好这么多,却样样稀松。诗文书画,饮茶瑜伽,还真都是我的喜欢和日常。我想它们都是哄自己开心罢了。而我的开心就是一种普遍适意的态度,它们都是同质同宗的,都是心灵的抚慰。比如说茶,器之素朴,叶子轮回,遇水涅槃,茶汤沉静,人与茶,茶与器,器与人都建立了拿起与放下的种种遭遇,集中体现了禅宗的简朴,和谐,敬重和沉静。而瑜伽,是从古老的佛教中分化出去的,也更注重冥想和回归己心。十八世纪尼泊尔有一对夫妇铜像,以瑜伽的姿势盘坐着,分明是两座佛。; E) l' S$ K/ R/ ?" I
       我们都将活过无尽的过往,也将活到无尽的未来。我愿意此身此世交于这些而涅槃,而这些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S/ x  q0 n( N8 N

3 ~6 U9 c3 A) G  I碧青:特别期待你能分享一下你最得意的作品。
; \0 J( X; R1 h( L如如:我得意过。有时写完一首诗,作完一篇散文,写好一帧小楷,画了一幅小画,都曾心意踌躇,心轻得要飞。但往往是过后再看,就不忍直视了。如此打击下来,就不敢轻言得意了。为了避免这种不忍直视的尴尬,不说或者说不出来也好。& ~, L4 _& I1 q; W# d( e
       对于一切文学艺术,我都属于,门外欢喜着。着实惭愧。! d9 G; t6 H# m9 ~* C7 Y
" ?! U0 J- c- [3 b& A4 I) T, W
碧青:你平日喜欢或经常阅读的禅文化书籍有哪些?你希望把哪一本或几本书喜欢的书推荐给追求诗意生活的人们?/ w- V8 G, H3 g2 g% Q9 n
如如:嗯,读书这事,读自己喜欢的书,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或者就是一种诗意吧。人的喜欢又不一样,全无借鉴可言。年轻时候喜欢读小说和唐诗宋词,后来喜欢读明清小品,现在更喜欢读美学哲学。但这些都不妨碍常读《心经》,常读常新。
+ h# m7 B  ?% i7 l, j9 ], h  H
& R  c. m$ I% Q, ]9 _% M碧青:中国古老的禅文化,自唐以来一直影响着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审美境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禅,却没有退出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本世纪初期现代禅诗流派的出现,禅和诗的融合,使中国现代诗歌呈现出空灵的意境。能否谈谈,你关注过现代禅诗流派吗?你怎么看待这个诗歌流派存在的意义。
5 N! ~! W! s1 F2 S0 O如如:各种存在都有其意义。囿于知限,我还不能高屋建瓴地言说它。
- t, z& v' `9 R# [9 A9 J佛教中有三种渡河方式,小筏子,大筏子,金刚筏。如此看来,工具不同而已。目标是一致的,由此岸到彼岸的泅渡。人们用诗歌泅渡自己,禅也是一种工具,更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生命态度。在中国,禅是儒释道的糅合。在佛家精神的荫庇下,有着儒家的古典,道家的浪漫。有人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戴着儒家的帽子,穿着道家的袍子以及佛家的草鞋”。 所以,禅与诗的融和是自然而然的事,我觉得并非是刻意而为之的。现代禅诗流派的产生,就像自己的钥匙开自己的锁一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是顺理成章。
1 [5 X# N6 t8 r) B( W2 Z+ f. E# s" i; \       诗歌作为一种精神救赎,我觉得禅是一种最优雅,最有活力的渡河工具。很多诗人的诗歌都具有禅意,有着高古而空灵的意蕴,能够把严肃的生命命题化繁为简,使人感到文雅可爱,有着简洁豁达的感染力。这种诗歌韵味里的至情至性从古至今皆然。不过,有人是没有明确意识到“禅诗”这种概念罢了。, X3 X9 n) Q: Q! h, h! ?! {
       古有摩诘诗,他常常在一派田园山水中流溢出恬淡,深远,宁静的气息来,而又绝非死寂枯槁。是一种对尘世生动活泼的了然和悲悯。这分明是诗中有禅,禅中有诗。仔细品味,是一种流动欢畅荡涤自适的悠游之态。一任自然,清风明月。他被后世誉为“诗佛”。
5 v5 c* Z4 p2 X; ?5 Z$ A% n       我没有特意想过关于禅诗的流承转折,历史渊源。因近几年很少上网,包括现代禅诗流派在内的各种流派似乎关注的都很少。但是我知道碧青大姐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关于现代禅诗流派的一切,都勤奋在做。认真做事的人是可爱可敬的。
6 L$ z0 K8 ~& H2 @7 M. U       我想,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有诗歌的地方,就少不了禅诗。禅是种子,有阳光,有微风,有雨露,有人细心呵护,就会以诗歌的形式发芽,结出救赎之果。
! o- }' K( X, n
# j3 g, F5 v5 i" c- K碧青:谢谢亲爱的如如!写诗,是我日常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读诗或随手记录某一首诗的读后感,只能算是我的一种阅读习惯。其实,我成为一位现代禅诗的探索者,最初是因受南北先生的影响,后来又常常受到现代禅诗探索群体的感召,自然对现代禅诗有所偏爱,并一直很关注现代禅诗理论文章。现代禅诗探索者试图把中国古老的禅引入诗歌创作,追求在探索深入人类心灵和生命本身的诗意过程中,抵达天人合一的诗美境界。但限于本人的能力,根本没有去做更多的事情。只是与现代禅诗探索群体成员在网络论坛和微信平台经常交流。与朋友们这样的问答交流方式,也是一种取巧或曰方便,这样可减少一次就占用很多时间的探讨,又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和梳理时间。接下来,我的问题是:在如如看来,当代获得空前发展的佛禅文化,对今后现代诗歌的发展将有哪些影响?5 ?# {( D: {5 H2 I( Z
如如:会有很多有着汉字情怀的人不自觉地融进来,就像融进简单,柔和,自由,优雅,悲悯,这些我们觉知到的根本。* E/ x( a: p8 i9 w) t) ^/ }' V" ~

/ @, q( x6 A9 q碧青:最后,很想听听如如的梦想和心语!4 s% n( |2 }& ]  z
如如:“一切的东西都会变老,勤劳地实践你的救赎吧。”如如合十。
0 }) s; K- q2 j& A5 }% K       非常感谢如如!如如的诗书画常给我心灵的启示和滋养。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俩在古老的滦河岸边有这样的一次对话,让我的心灵感到非常愉悦,并有一种生命的美妙和幸福感!
* B/ h+ k& P$ u2 d& a0 H1 L       在此,送给如如最美好的祝福!1 Z* h5 V1 p) a

* _, c0 R5 ?7 _) n; \4 \2018年10月18日  z6 w! H( D8 r& ?  Z* Y& Z( b
! X6 A5 n3 E9 D! m6 Y& R* j( Y/ J
推荐者:南北
, v4 B/ [( ]! b( o/ y; `推荐语:碧青此问答录,是其现代禅诗系列访谈中的第三篇。对于被访谈者如如,由于不是我们的流派同人,所以包括我在内,大家对其都不熟悉。但这没有关系。也或者正因如此,才显示这篇访谈的作用和价值,就是一个在我们流派之外的写作者,对于现代禅诗的看法。这也是我们反观自身的一种方式和方法。% Y& E$ I' M0 b; B6 Q

1 x9 R  J% [& P
现代禅诗问答录(4)之林荣

7 I& A; ~7 V6 t- U" ]: m
碧青|林荣
% L6 D  U# c* @

# g2 k$ U8 [5 t# t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碧青姐百忙之中做这个关于现代禅诗流派同人的系列访谈。这是一个大工程。相信这个系列访谈对于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对拓宽关于现代禅诗的认识,提高现代禅诗写作水平有一定意义。为此碧青姐付出了大量心血,致敬碧青姐!
$ O& D7 S6 M9 y4 V* T' O       之前,读了对南北、林风、 如如等几位诗人的访谈,从提出的问题可看出碧青姐对禅文化特别是对于禅诗真是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每次访谈都融入了碧青姐对被访谈者的深切关注和用心了解。几位诗人的回答透露出真诚与恳切,令我心生敬意。
1 S: V* t1 i$ A, k6 G& t       已经有段时间了吧,我查了下微信记录,10月7号上午,碧青姐就把访谈提纲发给了我,因为杂事多多,生活忙乱,心静不下来。大功夫没有,小功夫就荒废了,一直拖到现在,才算安下心来回答碧青姐的问题。正好借此机缘,我也好好梳理一下自己对于禅、禅文化、禅诗的个人认识、想法,和碧青姐交流。我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不妥的地方,还请碧青姐和各位师友同人不吝直言、明示。(林荣)2 w' G7 E2 H# ?* c0 I5 b$ m# c

, U* X4 _: I3 }  C/ ?1 ~6 `* n碧青:林荣好!中国古老的禅文化,对本世纪的文学艺术影响愈来愈大。能否谈谈你是在什么机缘下开始关注和探索禅文化?2 F4 E! W2 `1 N; i' T2 j& B
林荣:回答碧青姐的这个问题,我想从对于禅最初的所谓“接触”和“认识”开始。我把接触和认识这两个词加上了引号,是因为我觉得我最初的接触和认识并非实际上的接触和认识。, n) |; ?3 Y. Q( ?3 o. R. ^% O
       这要从我的孩提时代说起。小时候,我是个男孩子性格,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那种,一直到小学结束都是个孩子王,和男孩子们玩儿打打杀杀是常事,那时候,很羡慕电影中有武功可以飞檐走壁会轻功的大侠,就听大人们说,练武需要苦练,舍得吃苦头,下的辛苦。听大人们还说到,练得一身真功夫要苦修,入定,入静,坐禅,特别是会轻功的人需要打坐,需要入禅定才能得真传,才会有所成就。现在回想起来,也许从童年时代开始,禅,这个神秘的字眼就已经留在了我的心里,并埋下了禅的种子吧。可能从那时候起,也开始知道了要想做成事,除了能吃苦,还需要练静功,在静中开慧,在静中得真传,否则就是盲修瞎练。后来,升入初中后特别是初三以后,我的性格慢慢发生了改变,变得越来越喜欢安静。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人到中年后,独处,静享时光更是我喜欢的生命状态了。对于安静时光的拥有,越来越成为一种人生享受,慢慢地,我也在学习、接受着古老的禅文化,也慢慢地让禅文化融入到了自己的思维世界和日常行为中。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生命阅历以及一次次的遭遇,会磨炼心性,也让自己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了禅对于生命的引领。无疑,禅修让心灵变得越来越开阔,犹如倒空烦恼的杯子,向着恬淡安静的人生境界慢慢靠近。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生命中必然要发生的,不可回避,不可抱怨,不可嗔恨,唯有努力让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否则,所有的抱怨都会适得其反。
' \/ S1 X( b/ L/ T$ d       实际上,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于禅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肤浅的。禅是什么呢?什么是禅定呢?禅,梵文“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就是在生活中静静过滤思想的碎片,依照正见修正错误的思维,弃恶,携善。禅,作为一种修心养性的方法,就是静坐调心、抵御妄念熄灭贪嗔痴慢,超越悲喜,实现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净的转变,以达到心绪宁静、心身愉悦、心明清空、无欲无求的境界。《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禅是静虑,系念寂静、正审思虑。正所谓:“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A8 A/ x, {0 H! ~
       实事求是地说,对于禅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我还是太少太太少了,肤浅是我对自己的自我评价,该做的功课很多很多。但我想我是非常幸运的,因缘和合,我在一点点地在认识禅,在接触到禅学和禅文化。在这里,我必须要提到几个人的名字:李艳敏、南北、瓜尔佳·关燕山、碧青。这几个名字是我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记住的,这几个人是我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恩的。机缘巧合,大概是2012年秋,就在我们的小县城,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当年在枣强短暂居住的瓜尔佳·关燕山诗姐,关姐内敛、低调,待人真诚、友善,学识渊博,对文学和历史颇有见地,我们有过几次见面交流,谈诗,谈文化,很是投缘。随后,关姐引荐介绍我认识了碧青姐。就这样,关姐、碧青姐、我,一根缘分的线将我们联系到了一起,我们三个以碧青姐为核心力量,创办了中华女子文学微信公众号。一路走来,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了。虽然,到目前,和碧青姐姐的交流虽然只是通过电话和网络,但那种心灵的感应却是亲人般的。我说到这些,更重要的是要感恩碧青姐善巧方便的引领,正是碧青姐告知了我有个现代禅诗流派,流派中有诸多志同道合的同人。我这人记性不好,大概与此同时吧,具体时间说不准了,我在第一届衡水湖诗歌节上,认识了当时在衡水学院任教中文系的李艳敏,艳敏的善良和素朴,让我和她没有距离感,从心里把她当做一个妹妹,很亲近的感觉。后来,在衡水市作协组织召开的某次文学会议的间隙,和艳敏交流了对于禅和现代禅诗的看法,并从艳敏那里得到了现代禅诗流派创始人南北老师主编的《现代禅诗探索》纸刊、《世界现代禅诗选》和南北老师的个人诗集。应该说,这几本书,让我对于现代禅诗有了更加入心的认识,对个人现代禅诗的写作起到了促进作用。碧青姐、艳敏、南北老师,他们之前就已经是彼此熟悉的同人了,真是缘分,命运又让我们几个人相遇相识。
- n3 k5 y2 x5 m       随着彼此间了解的加深,随着相互间对于对方文字的阅读和理解,碧青姐发现了我文字中的禅意,某一天,从微信上,碧青姐给我发来了现代禅诗流派的论坛网址,记得当时还是在“诗生活网”论坛。我发了一些有禅意的诗歌的帖子,很快得到了南北老师和几位诗人的支持和鼓励,大家在帖子后面的留言很真诚,很用心,我也深受启发。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在碧青姐的引荐下,我加入了现代禅诗研究会会员,有了更多机会和大家交流禅诗,接触和探索禅文化了。
. h+ S# @7 q* a- _9 d! c% f       我要特别感恩的一个人是碧青姐。2016年7月,碧青姐为我诗集《隐居的果实》的出版写了一篇评论长达近两万字的评论——《静默观照和体悟的诗美》,这篇评论为我的这本诗集增光添彩,也是我诗歌写作路上特别禅诗写作的一个助推器。对于现代禅诗写作而言,碧青姐师姐,更是我的知音。常言说,知音难觅,我遇到了;知音难求,善良美好的碧青姐来了……前世有缘,今生有幸,美好的知遇!
7 B2 k0 n: _2 J% t$ o8 m( O: m6 z8 R4 `) P1 L: k# t
碧青:禅者,常被称之为智者,或心灵的觉悟者。禅家讲究“不离世间觉”,而来自纷繁生活的觉悟之诗,更需要大智慧。中国古老的禅文化,对本世纪的文学艺术影响愈来愈大。自唐代以来,禅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已经延续了千年。你比较关注或喜欢历史上哪些受禅文化影响较大的诗人作品?你的诗,大多来自生命的体验,或曰心灵的体悟。近年来,你的诗歌禅意愈来愈浓。能否分享一下你对禅和诗歌融合的探索?同时,也希望你谈谈现代禅诗应该如何关注和表现当下的时代和生活?" n9 F! p2 Z3 s- M/ q9 v
林荣:的确,在汉文化中,禅对我们的文化形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影响很深,禅的况味也悄然渗透进文人的心灵,历史上,很多文人雅士领悟到了大自然的和谐有序之美,领悟到人与自然当融通合一。他们在面对大自然和现实生活时,往往更加淡泊、超脱,生命虽然平凡,日常生活虽然平淡,但他们却能够从中悟到诗意禅性之美。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尤其唐宋时期出现了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写禅诗人。诗人王维就有很多禅诗流传后世。相比李白的疏朗大气,杜甫的忧愤低沉,我从心里更喜欢王维诗作的空灵与虚静。如果人的修为真有层次划分的话,我个人觉得王维的生命境界要胜过前两者。! ]: [$ }- j* g, ?" o
       王维的诗作多富有禅意,他尤其擅长写静,其诗意正和禅境的寂静空灵。如他的《鸟鸣涧》一诗,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更衬托出天空无边的空寂:1 I# w' c4 R8 n7 m
* `  A( z: O7 a+ p6 O% x) E$ t
人闲桂花落,
! S, N) z2 j4 I; J4 a! W夜静春山空。
3 U# t2 w# O6 }4 n日出惊山鸟,* ?1 X& d  y9 Q. L; Q, [: _
时鸣春涧中。: [' F& i% g: b4 L% c4 U1 g- x
+ P4 M1 O: N. S5 ^8 o1 Z
       诗中,诗人的心境闲恬空淡,以妙笔书写出空灵透彻的实虚交融的景致,这种景象虽然短暂,但却在诗人和读者的心中获得了永恒。这首诗中有王维对于“静”的极致描述,有对于禅家所讲的虚空的具象化或诗意化,我特别注意到了王维对于“人”的“重视”。当然,王维对于人的重视并非限于世俗的你和我,而是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讲求出世间法对于人的引领作用,所以他说人闲桂花落。人有心,而且心静,才能观察注意到周围自然万物的存在,乃至细微之处,比如掉落的桂花,惊飞的山鸟等等。对于“人”的重视是王维禅诗给我的主要启示之一。  ! v& a7 u  T# e# x( i
       在老家,婆婆房间里有个早先年间的大衣柜,柜子左右两侧是玻璃,玻璃上有两幅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诗句,每次回老家,都会有意无意地站在柜子前,端详这两个句子,心里都会生出莫名的清凉和欢喜。王维笔下的明月清泉,那种静动相宜的东方之美令我神往,现在回想起来,后来,我将自己的笔名取为东方明月,也可能和这个句子有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有意无意的关联。在此,抄录整首诗如下:! }( A5 _0 Q3 O  J  V' A! T
. e& `$ H  n/ d6 a) b& G) D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r1 `; d& w6 }3 r4 F; ?" y) A5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n+ E9 u4 b7 \( d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0 W: r1 Z3 w  t2 F. R, W2 Z' u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2 J* @* \$ V7 g$ I3 b2 J$ H  C4 h# G

. f- o1 n: C5 U! M$ I       这首诗以禅心雅趣来表现自然之美,继而以自然之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表达诗人对于静安无争的理想的生命状态的向往。是啊,只要心中有禅,则处处可以感悟到禅的意境和情趣,在禅的世界里,物我一体,天地同流,万物共休戚。心容天地万物,外在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内在的世界,物与我之间已无分别,而是完全调合为一。这是王维诗作给我的又一个启迪。. v; b  ?9 f* V! o( j
       王维的这类山水禅意诗很多,读者一方面可从诗人描绘的自然美景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另一方面,读者也可从中窥见诗人的人生态度,探究禅的幽趣玄理,继而引发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层思考。王维做到了诗禅相融,他的诗并不刻意涉及寺庙经书,他将淡泊清闲、随遇而安、无往不适的意致和随缘任运的思想,于不经意间融化于水诗行中,令每一个字符都传来佛语梵音,绵延不绝。禅家说一个人的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对于我这个愚钝执着的人来说,这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修行之路。读王维的诗,让我深切意识到:若无修为之深,境界之高远,是难以写出好的禅诗来的。这是王维诗作给我的启迪之三。
; d5 b5 @! U' d- T$ s* }7 E6 V       修禅的最高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太难太难了,若要能放下一切虚荣、偏见、贪心,对名利荣辱提得起,放得下,绝非一朝一夕的修为,尤其对于我这个钝根之人。当下的自己,实事求是地说,这些道理能想得通,心似乎也明了,然而,事到临头,境界现前的时候,定性往往还是不够,甚至有时候五毒之火瞬间便燃烧起来,火烧功德林的事情常令自己后悔不已。事过之后,反思反省,文字便成了一种倾诉,成了对自己的一种批判,我的一些禅意诗大多源于某种反思,悔过,源于对自己的某种期冀,对澄明的某种渴望。也常常想起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修为的路那么漫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唯有自勉,精进,而写作禅意诗成了一种磨练自己修为自己的方式吧。& O0 l. z/ e7 z$ r) Q5 P6 [
       同时,对于身边看到或者闻听的一些事情,包括对于社会的认识,我也试图用一种“身在其中、隔岸观火、居高临下”三重思维递进的方式予以体味、省察,试图给它们以一个更靠近理性、更接近客观的认识,努力以此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进而达到在某个相对而言更高的层面上“放空自己”的目的。这也是我更愿意写作禅意诗的原因之一。
+ X# l7 X5 C0 E. F$ ?. j! Y- j) x. N2 G9 c       我曾有一首九个字的两行诗,特别感谢碧青姐和几位诗人对它所做的禅性解读。感谢碧青姐和大家的理解和懂得。
9 A) D" V9 H" b+ E
1 q: P$ d! m. r' V明月
! U) m  H! M1 y" o% X
& C- u+ c+ h3 p0 a  w7 B星河浩瀚,而她说/ ^3 ~+ g5 T3 `4 f7 l+ @4 p' i
空寂2 \4 y3 \& j, D6 {6 i

' ~2 x; h0 \5 A3 G2 D5 D       关于这首短诗,诗人、诗评人李婴诗姐是这样点评的,她写道:“这首诗意境浩大而空明,‘明月’在无穷宇宙里似一孤独旅者,有着无以慰藉的寂寞。即使是禅者,也愿意回归了。诗歌语言如此简明而意味丰满深远,如一只鼓满的帆或一双鼓满的翼,是可以飞向极远处的。诗意确实切合了人所共有的生命体验——人海里的孤独感。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的明净和超常的概括力,‘那人’的叹息如飘在碧空里的一缕云,既超越又感性,这感性就使她在佛性之内显出人性的底子了。”. ?- R, N6 H) w/ m7 f1 ^) H1 S5 w) P
       之所以在这里录下李婴诗姐的这段评论文字,我是想就碧青姐关于禅诗的融合以及禅诗如何表达生活的提问表达这样一种看法。正如李婴诗姐在她的点评文字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那样,作为生活在世间法中的个体之人,既要努力地超脱,也要积极入世的生活,我们的文字只能来自生活,来自生命体验,来自现世,来自对于世界的认识,即使写出的文字看上去如何的不食人间烟火,但终于还是要“显出人性的底子”。我个人认为,这才是一个禅诗写作者的正途。从生活和社会现实中发现禅意,发现高出于庸长的精髓的东西就是对禅意的某种意义上的发现,从禅意中萃取生命最内核的部分,然后让禅诗写作成为修心的一个途径,成为精神成长某种的营养元素,我想这肯定是我们这些禅诗作者共同的心愿所指。而当我们受益于禅诗写作时,我们也会是家庭、单位、周围甚至整个社会的一个良人。若此,何乐而不为呢?8 Y2 r) h( S4 t% g% I9 A# h8 L; _
       现代禅诗研究会的创始人南北先生在他的《世界现代禅诗选:现代禅诗一瞥》一文中写到:“现代禅诗,用现代诗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写作具有禅味禅境界的诗歌”。现代禅诗须“禅为根本,诗歌的现代形式只是一件外衣,而内在的精神观照才是根本。”关于现代禅诗,从广义上,可理解为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生命、世间事物经由静思而获得某种参悟后的以新诗的形式来表达的诗作。现代禅诗往往来自于日常生活、日常事物。诗者绝非好高骛远者,而是能够常常谦逊的、低调的、智慧的观照身边人事,甚至俯身低头于脚下的泥土,但这并非说他们没有“仰望星空”的境界。恰恰相反,禅境正是一种于更高远处的抵达。' ?2 U% z6 U3 S( C# k& W
       那么,禅意在哪里?诗情在哪里?它们就在众生万有之中,我注意到禅诗写作同人们都深谙此理,大家的很多诗便是从自然万物中来,从日常生活和事件中来,大家有意无意地从中寻到了禅意,静静地体味和享受着禅味。之前,在我的一篇关于姚振函禅意诗的评论文章中,我曾经引用过姚老师几句话,他说“诗,终究不能悬浮在空中”,应当“和人和社会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诗人应当从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中吸取营养,获取灵感。”我想,写作的确应该基于这样的认知和写作理念,善于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认识周围世界,看待生活,善于发现、捕捉身边事物微妙细小的动静变化。唯此,一首好诗,一首好的禅意诗才会更加富有理趣、意趣和情趣。, e6 Z1 D0 a( I$ j# l8 l  R
       在写给我的《静默观照和体悟的诗美》评论文章中,碧青姐对我的《攀到高处听月亮》一诗的解读,说出了我的心里话,现在读来仍是满满的感动。我想借这个机会特别抄录下来,以表达对碧青姐的感谢之情。
7 T& d/ U" U. R; S0 L# T4 X
! p6 C$ o# a6 C0 {9 Z霓虹闪烁,不断有各种车辆驶过1 @6 i, N4 j& P: J
街边散落着三三两两电影散场的人们
0 D4 R' `/ q7 s: {2 J: Q她是他们其中的一个,身上裹着淡淡的月光
2 @& Q) I: ?5 T4 k# w! [; S她从橱窗玻璃看到浅表的自己$ t0 P, R2 H$ k/ V1 m
月光在那一瞬就丢了踪迹
; I# e' H* A. y; }她赶紧把月光找回来
1 C0 N% f! `/ F5 G- m她抱着月光回家,她把月光1 h! {2 ~2 {- W

7 d7 W6 W8 ?' {7 j化成一碗充饥的米
; b. V8 P4 Z" L, N8 Q$ a% a- i3 C: A4 K. q6 C) c4 V! M
       碧青评读:“善于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诗意和呈现事物的本来意义,需要心灵的智慧和能力。长期研读中西诗歌的林荣,提出的诗观就是:“写作是一种倾听,倾听自己,倾听那些发出光亮的事物。”她诗意的美好和灿烂,正是来自她对世界的倾听。心灵倾听的姿势,使诗人进入了观照和体悟的禅境,呈现淡定的诗美。林荣的《攀到高处听月亮》一诗,呈现的就是“月光” 丢失又找到并化入生命内部的美妙诗意。这首诗呈现的“月光”在人身上的闪耀或在世间的消隐,亦揭示了自身的光明或暗淡,皆由心念或行为所致。在世间某种存在的事物中观看自身,自身原有的光辉却瞬间丢失,这亦是人类生存现场的一种实相。但这样的“月光”被遮蔽或消失,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并不是月光本质存在的消失。所以,“消失的月光”,很快会被觉悟的智者找回来。由此,我看到女诗人林荣淡定、脱俗的智慧。”
# L' T! t. b9 E% o       事实上,我当然还没有碧青姐在评读文字中所说的那么淡定脱俗。身在五彩喧哗的世俗生活中,身边环境中的诱惑无处不在,个人常常因此道心减退,甚至退失殆尽,一不留心,可能就会从刚刚努力爬上去的梯间跌落下来,甚至于前功尽弃。幸运的是,个人常常有着危机意识,总还不至于完全沦陷在诱惑中。(这也是个人的一种福气吧)
1 h! p+ d0 V+ \* d" x! k( M       关于这首诗,我借助它也写出了生活、诗与禅的关系,也特别写出了个人和时代的关系,我在诗中开头写道:霓虹闪烁,不断有各种车辆驶过。以及下面句子中写到的“橱窗玻璃”,这正是我对于这个时代的具象化描写。当下,我们所存身的就是这样一个快速发展、充满了物欲魅惑的时代。就像碧青姐提问我的问题,我自己也在思索。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拯救谁,人间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能够认识自己,解脱自己,正如修禅,其实禅修不是别的,就是努力地保持正知正见,避免陷入贪嗔痴慢疑的五毒陷阱之中,安安静静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把月光化成一碗充饥的米”。除此,别无他径。( U* [& D* s3 p$ e

2 }' O' |" t: e: r碧青:现代禅诗,更多的体现在追求诗禅一味,就像古今广泛认同的茶禅一味。在诗写的过程品悟到“禅味”或禅意的美境,亦是一种心灵修行的功夫。而每一位追求心灵诗写的诗人,都有可能呈现“诗禅一味”。非常希望现代禅诗得到更多诗人和读者的喜欢、关注和支持。而此时,我很想听听你的心声!" G; B2 d% h' T4 y8 ~8 [
       多年来,我格外关注中国当代女诗人呈现禅意的诗作。如现代禅诗流派张黎、胭脂茉莉、林荣、曹红艳、星儿叶子、李艳敏、苦李子的诗,如大陆女诗人李明月、白兰、那萨、下午百合、如如、宫白云等人的诗,台湾女诗人蓉子、詹虹、颜艾琳、席慕蓉等人的诗。你如何看待女诗人的这种创作现象?
7 H! M; G8 ]( _) u: _  ?林荣:碧青姐是个勤奋而有心的人,除了本职工作,碧青姐的创作量也相当可观,无论诗还是评令人心生敬意。在现代禅诗研究会和现代禅诗论坛,碧青姐是重要一员,另外中华女子文学公众号诸多繁杂琐碎的事情也基本都是碧青姐在打理,碧青姐付出了大量心血。即使这么大的工作量,我注意到碧青姐还在关注着中国当代女诗人的禅意诗写作。碧青姐爱心可鉴,也足见碧青姐对于禅诗的格外倾心。向碧青姐学习。
+ B  u2 Y( _6 N  j       说到中国当代女诗人中的禅诗写作,碧青姐是当之无愧的代表诗人之一。碧青姐提到的这些女诗人我绝大多数都有接触过她们的作品,各有特色,各有千秋,真的为姐妹们高兴。我会持续关注她们和她们的作品。& f( X- y" V; @  ~. o: ^, d
       或许,这些姐妹们中,有的是在有意识地写作禅诗,也可能是无意从文字中流露出内心的禅意,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我个人觉得都是好事。禅诗,终究是一个人心智成熟、修行开智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发自内心吟诵出的“偈语”,籍此,我相信姐妹们得到的是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c5 \+ }: K3 n6 a! T  Z
       如果把越来越多的女诗人写作禅意诗称作一种现象的话,那么,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是一个好现象,也希望这个现象能够带来更好的影响,带来一种效应,影响和带动身边及周围更多的人认识禅诗,认识禅,给周围的人们乃至更大范围甚至整个和社会带来更为祥和的气息和氛围,让周围人的戾气少一些,再少一些,让安宁的气场越来越大,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Y! H' i% t! j/ v& A# b
       在这一现象中,碧青姐有没有发现你上面提到的女诗人应该多是中年人了呢?人到中年,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沉淀,相对而言,让我们对生命对生活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生命中多了一些安静,少了些浮躁;多了些内敛,少了些张扬;少了些贪嗔痴,多了些戒定慧。当这些生命积淀遇到了热爱写作的诗人,很自然地,文字中多多少少便会有了些禅意。这是肯定的。$ ~; `6 S4 r4 V# |
       当然,我并不支持一个诗人刻意去写作禅诗。因为,诗作为一种灵性之物,本来就不是刻意而为的。禅,也是。无论诗还是禅,都不是求来的东西。这是二者相同相通之处。诗禅相融,二者的结合诞生了禅诗,就更不是刻意为之的东西了。我说这些,是想着和姐妹们沟通一个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们写诗,归根结底是在表达我们感性加理性的东西,但灵性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的文字具备了更多“灵”的东西,那么也就更接近了生命禅吧?有一种说法,一个接近完美的人的情商、智商和灵商都是很高的。我衷心祝愿姐妹们写出更多高灵商的禅意诗文,让我们的生命更接近我们的自性,更接近本真,让更多生命的智慧彰显出来。4 g8 z( G: s, y; v
       有个想法和碧青姐交流,现在,中华女子文学公众号在陆续推出国内女诗人的禅诗,支持!我也会积极推荐大家的禅诗作品。期待有一天,我们现代禅诗研究会可以集中编辑一册当代女诗人禅诗选,如果有时间,如果机缘成熟,我们可以为女诗人们的禅诗写个综合评论,或者分头写评读文字,为女诗人们的禅诗写作存档,留念。; T$ {. ^9 b% s, x& x5 v* |& B: b' v
       期待和碧青姐以及现代禅诗流派的同仁们共同完成此事。碧青姐意下如何呢?
9 E3 G, d* ?2 I* e( o( u( N个人还有一个想法,咱们现代禅诗流派的李艳敏有很好的英文翻译功底,如果精选一些姐妹们的禅诗,翻译成英文,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我想一定是一件大好事。
% \+ f9 z! f  G) P# A& `       当然,涉及到出书,就要涉及到资金。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我想,如果我们本着一颗诚心,本着一颗为大家做事的心,也许将来某一天机缘成熟,资金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期待这两件事可以做成。1 t; H) [, T% s
5 E) F( n2 }) I! ~$ H* Z! U
碧青:亲爱的林荣妹不仅回答了问题,也提出了我们应该去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些年,在现代禅诗探索群体崛起的过程中,女诗人融入或呈现禅意的诗写现象,确实值得关注和评价。当然,如果能推出女诗人现代禅诗选,更是我们共同的期待!近年来,我陆续写出了几位女诗人禅意诗的读后感,台湾女诗人的禅意诗,亦有专题论述,但这只是试图抛砖引玉。纵观中国诗史,古代作品呈现禅意和禅境的女诗人寥若晨星。在我有限的阅读里,曾在宋代自称易安居士的李清照的某些词里,获得过禅意的灵慧和喜悦。本世纪出现的女性现代禅意诗写现象,可以说,绝对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我认为,至少反映了当代很多的女诗人,在遵循心灵的旨意去创作,有些人,已经进入了心灵觉悟的智慧诗写层面了。
, p+ W3 m3 Q3 q* E( W( q+ \" `       诗歌如何呈现人类的心灵觉悟和智慧,这是每一位诗人需要面对的。只不过,主张“诗禅双修”的现代禅诗,其诗意直接接近或触摸到了“禅家”的“悟处”。这样的诗写,亦是自觉地回归了心灵,回归了人类生命本身。生命的光明、智慧、觉悟、爱,这些生命本质性的存在境界,亦被优美地呈现着。- E" a( G$ }2 k3 J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崛起的朦胧诗派,其诗歌作品所表现出的人性或曰心灵的觉醒,成为最明显的时代特征。二十一世纪初期,现代禅诗流派致力于现代诗歌回归人类心灵的探索,遵循以心灵为创作主体并抵达了诗歌的空灵美,这也是现代禅诗流派对新世纪诗歌的最大贡献。很想听听你对现代禅诗流派的看法或评价?( z2 ~: ~& R4 M6 n
林荣:正像碧青姐说的,自二十一世纪初,现代禅诗流派致力于现代诗歌回归人类心灵的探索,遵循以心灵为创作主体的主旨,诗写抵达了某种难以言传的空灵美,成为当代诗歌写作中的一股清流,滋润涵养了诸多读者的心灵。至今,以南北老师为主编,在同人们的共同努力,已经编印了八期《现代禅诗探索》,刊物上面记录了现代禅诗流派大事记,记录了现代禅诗流派的发起和发展,在我看来这已经很不简单了。期间的酸甜苦辣,想必同人们都各有体味,想必每个用心的同人都很珍惜这个天南海北因缘聚合起来的“家”。现代禅诗流派,就是一个温暖的家,我很珍惜和大家的缘分,也在这里享受着这个禅诗之家的温暖和爱。愿每一个有缘分走进这个集体走进这个家的人都爱护她,珍惜她。
0 w* h6 R% K# G9 L/ G2 W$ a, x       南北老师主编的《现代禅诗探索》,作为现代禅诗流派及其论坛的精华选编集成,我个人认为代表了现代禅诗流派的过去和现在的成绩和成就。我个人加入现代禅诗流派的时间还很短暂,虽然对它有很深的情感,但感觉尚不能给予它全面客观地评价。记得是2017年10月底,我在一个关于民刊的访谈中,南北老师也理性而冷静地谈到了这本刊物,我以为,在某种程度或某个角度而言这也可以看做是南北老师对现代禅诗流派的一种回顾、梳理和客观评介。南北老师如是说:7 T9 z+ O+ {7 O: M' @. L
       “说实话,对于这份诗歌民刊,我唯一遗憾的,是感觉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办刊效果。这可能与整个的社会气氛有关系,譬如互联网时代传播和阅读平台和方式的变异,使得纸媒特别是民刊这种方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人们的阅读和接受方式,自主选择的可能性更加多样。现在的民刊,在我看来,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是对于理想和信仰的一种执着坚持,也像是一通石碑,它立在那里,有缘的人看到了,停下脚步,读一下,站一会,然后继续走路。有心的人,知道了,或专门地寻找了来,拍照或者抄录,回去参究评论一番。但更多的是路人,他们不会停下脚步,并不去理会那石碑上刻写的是什么,只是把它当做一道路边的风景而已……; [7 }. Y) w: U+ N  w( ~; B
       至于这份《现代禅诗探索》丛刊的未来,我既无乐观也无悲观。套用一下鲁迅小说中一位老实人对一个小孩子说的那句老实话:这孩子将来会死的。这份刊物,也没法逃脱这样的一个结局:将来也会死掉的。天下没有不死的人,当然也没有不停刊的刊物。我给自己题写的人生格言中,有这样两三句:路,能走多远走多远。事,能做多少做多少。尽心,尽力。如此而已。”! P+ x" K. ~7 y. y
       说心里话,南北老师的这段肺腑之言,让我不无伤感。不管怎样,既然遇到了,我们都当好好珍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禅家本就讲随缘。不论对于刊物的未来,还是对于现代禅诗流派的未来,正如南北老师所言:“尽心,尽力。如此而已。”此刻,想起了苏轼的一首禅诗:
4 x2 h$ R- \8 H, f6 n
4 Y- f8 z' t+ m庐山烟雨浙江潮,
4 v' I9 }; A- t! x1 w/ @7 }7 a未到千般恨不消。
7 N! h9 J8 N& I0 |% ?; |7 V到得还来无别事,
, s- q; C; f" u; \, m7 @8 x! E庐山烟雨浙江潮。
* b) {; U- E6 e  |8 j, ?
6 l" V! t% f$ e# P/ R) C       在这里,很想对各位同人说:遇到你们,真好。能读到你们空灵智慧的禅诗,真好!能和你们一路做伴儿同行,真好!
( `4 R' F5 j9 Q0 J* K9 x: L! w钱起在其《送僧归日本》一诗中写到:
) Y- @% f; ^! v1 J) m/ k
- Z, J; P" C- p" J# ]' [6 y3 o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9 Z: v( @! e; e3 k6 }- B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 ?! F8 F- k: B2 A4 x5 M' |/ V& u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n: {% _& i& \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申明。
8 C/ l+ A- `3 |( o1 M3 b2 Z; Z/ h- P% Z. f) \! o" E" Y
       祈愿我们在明亮的禅灯的照耀下,眼明而无翳蔽,舟行万里,抵达我们共同期待的彼岸!借此机会,向各位同人表示感谢,感谢一路有你们作伴。祈愿我们诗禅双修的路上,有更多美好的风景和收获。5 P; p; @5 F7 F" z. {0 L" E
再次感谢碧青姐的访谈。
. M4 ?+ \# ~8 F. D! [! h  p: ]/ X
& ]* Y9 }- u/ d" I: D2 C1 w; G碧青:深深感谢亲爱的林荣妹妹!对于现代禅诗的现状,或者说对于作为探索者的我们自己,充满信心已经足够。所谓“禅修”,就是修正生命本身,或者是清理生命本身多余“负重”的部分,清理自我的无知“私搭乱建”的无形或无形遮蔽我们自身的“物体”。我想,每一次对世界和生命本身的善美感悟或领悟,都是我们打开的一道“悟证”世界和生命本身的光明之窗。从这一角度来说,每一位现代禅诗的探索者,都是“勇猛精进”的智者,都是在努力发掘和运用生命智慧的“觉醒者”。有这样一支探索生命诗意和智慧觉悟者同行,我深信,现代禅诗探索者的前面,只有光明而广阔的世界!
7 ?, `6 V% S1 L* M祝福亲爱的林荣妹妹!
& r" W5 ?( c7 D! N致礼每一位现代禅诗探索者!
0 p1 X: ^. t% ]# A3 E6 C) j4 I/ h1 S
2018年10月25日, P, V) I+ X' ^! ~% s* Y
$ F3 t, _+ V! o8 u4 M" _
推荐人:南北1 I" s1 t% f$ A
推荐理由:这篇碧青与林荣的答问访谈,是碧青根据不同被访谈者制定访谈计划的又一成功实施。通过对于这篇问答录的阅读,我们对于问答双方对于禅,对于现代禅诗的缘分和看法,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于更多的读者而言,也是对于现代禅诗流派的一种更加具象化的认识。另外,这篇访谈问答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在于,碧青与林荣专门讨论了女性诗人在现代禅诗写作中重要作用和角色地位。其实,只要是关心或研究现代禅诗写作现象的诗人或学者,都不能忽略了这个特殊的现象,就是自现代禅诗流派创立以来,在现代禅诗的探索写作,特别是评论方面,女性作者似乎更加投入并深入,这不仅仅是在研究会同人中如此,在高校的现代禅诗研究者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至少来说,这个现象不是偶然发生的,它应该具有社会思潮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而对于碧青与林荣讨论的编选出版女性诗人现代禅诗集的意见,我也是非常赞成的。如果这个意见能够落实,将是现代禅诗流派对于当代中国诗学方面的一个大贡献。
4 d- h1 h: A" F3 Z8 f! b$ o. Z7 G, a+ P/ O1 x) m! Q
【林荣读诗】4 I" i" Z9 E8 s
  @+ H5 ^6 @& Q5 [& c( _
加冕
8 W2 G8 N. y* u3 S, ?7 f作者:恩欣
$ u7 ]/ {- ?9 B  T" X: H, [: V7 j3 w, x
季节不是调皮的孩子+ X! @4 J5 v0 K$ R2 c0 |
可小脚丫总喜欢转圈走路; p1 T8 W* j% e2 z% M+ R
顺风的方向去看
+ X' t0 {- `1 @0 _0 T# S6 ?2 `它沿街叫卖的# U- A3 n/ B" t# ]
多是归尘味道的袈裟
, T6 L: d' q/ k# n% U" z5 \$ W" H1 W  P那么多形貌不一的大乔木5 z1 f, C0 V0 Q$ [' M
都放松了被飞鸟儿压沉的身子
' D) ]- I2 E5 v* X1 k, O! f" m) P叶子赶着匆匆路过的人, A5 x  b; b- q8 `5 D. ]; Z' s
想急着说点儿什么1 m3 p0 `/ T! K/ o

* \) A# ~& \8 a* c) R我似乎听到了' s7 u6 A' c: i& k
但还不配拥有季节加冕的经卷. Q& B7 g, Z/ `7 d% Z( s
- Y8 U' j( \) G, W, |8 k- Z0 Z- I
推荐语:《加冕》一诗看似简单、轻灵,实则颇富沧桑感,是一首从容、自足、洞彻世相的智慧之诗——诗人把视野从眼前的树木和落叶推向了远方,进而推向了尽虚空遍法界,她已然走在抵达内心那方净土的路上……(林荣)  r  q4 r6 i- k8 U
- G; E0 K; B0 r

, d! _2 m. T+ O' _9 \" u0 z" s作者:恩欣
- s3 F* B; }" F" v( F3 {& O9 @! F# d: x! }
你从童年的小山坡走来
0 I+ N3 J; z7 H5 J你的小蜜蜂7 ~! a( h, g5 H- F5 g) ~
不是那只小蜜蜂3 {# N, \) t, R9 Y
我也不是那个我  
4 i$ c* k8 D9 F0 ]0 k/ R5 R在这个尘世
; y1 n3 F# _- T- _0 D. Z5 J. G大家都驮着姓名在奔跑
0 c( i$ h! E9 v( g6 L而其他7 A1 t/ o, D* ]( {; m  g0 s
都不一样了( A+ q! c. ?7 P" s+ U

' |+ a9 g8 C; P7 R- B坐下来,听风) J" i* t& s" E6 U: V% r
讲一个不由自主的故事4 J1 |$ G" ?; v6 H; P. m4 c

. `0 Z2 j: O% f6 Z4 t5 A推荐语:遍法界中的一切事物皆走向生、住、异、灭的道路,而人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人的心念,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如流水,如闪电,生灭不暂滞,不停留。诗人对此深有体会,诗人意识到:就连来无影去无踪的风都在“讲一个不由自主的故事”。这样的结尾真是精妙!(林荣)
6 G6 h2 P9 W) P- }6 E6 U/ ?0 w
写一首诗
) u, v; x, A  Q& }0 o; c7 e作者:恩欣/ G3 e0 @4 E! U

1 Z2 \, n7 `- g! ~# T% v' J1 O, U第一行空白
* l8 Y$ D8 K7 Q$ N# k+ f第二行软风在唤
" O& H# W% @& E. w: j第三行海棠花醒来/ J9 h: R4 |. o- s
一朵9 z! L  }4 N3 _0 f8 r5 o
一枝& O- P6 R3 l1 Y, s' ~
一树; s2 V7 `2 K6 H7 S7 H3 L
第七行烟雨在落
7 z8 j3 D; }  g摇着流星的小尾巴
  M5 A6 g) Z& S一朵% T, K# C9 i9 \. g- o
一枝8 x8 z3 h2 f" P- x5 L
一树
0 y: k0 U  ^  P, d1 |& C' {0 D4 Q
5 i2 j9 Y4 \5 }# J  D. d最后一行挤不下太多
' U: Z! g5 }- V! g' J还是空着吧
* e; {; J  S  B# p9 F8 a+ B* s! X1 E- Y
推荐语:禅语有“性空妙有”、“相续不空”之说。写诗有留白之说。所谓诗的留白与禅家的“空”颇有相似相通之处。
% O* ^5 c- X( Y8 O       诗人写诗,第一行空白,最后一行空白。此两处“空”字有“缘起性空”之意,也有“空含万象”之解,正是“空不空”的般若和般若的“空不空”吧。(林荣): D3 {$ T6 r4 Q/ @' m

9 o( l6 G( v4 H2 e  ?! m2 t6 _5 B【禅意随笔】
% M8 f1 v, l4 d, ?% ], t' L0 t  y* X" a4 [: S& H/ J
丛林深处
5 h- ^! z6 ]' m* _& p: {: }. B
作者:了缘(曹红燕)
0 e  x2 ?; |% F  F) o
0 }, ^( w/ s' _/ a+ o5 Y
拖着个笨重的行李箱,千里迢迢来到西双版纳的那片丛林,我去寻找什么?
9 I  t0 p% d7 K8 H1 y. Y+ h一个充满好奇的人,一个不安分的人,总是不断地有着新的领域去涉足探寻。
' I/ k; K& s6 T热带丛林的神密就足够引起我的好奇了,何况我是要走进那个佛国,那个我想知道的国度。
* g' g! a) I& }6 L7 G4 P我不知道我的前行能获得什么,就是什么也获得不到,我也脚步坚定,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我都很愿意去尝试,仅仅经历,就已足够。9 K- v2 N5 [& D1 e& R( `1 W
到那片丛林,是下午的时间, 我被领进一个被标着21号的孤邸。孤邸是一个小木房子,像小孩子玩的积木一样,造型别致典雅,充满了浪漫色彩。在这片丛林的期间,我将是住在这里。我把行李放入孤邸后,换上禅修要穿的一身白衣,走出来,再一次欣赏着这小巧的建筑。孤邸并不是直接建造在地面上,孤邸的四角由四根一米多高的木柱子撑起,四根木柱子与主建筑交接的地方,各有一个装着水的铝盘子托着,后来知道,那是防虫蚁爬进房内而设置的。
- i1 U4 j+ D( c$ Y一座座孤邸不远不近,错落有致,掩映在丛林的树木间,形成漂亮的孤邸群。我很喜欢这景致,感觉是到了一个浪漫的处所来度假。9 J6 l# Z0 h: L. l7 _
我离开孤邸沿着去禅房的小路走着,路两边有漂亮的不知名的小花,非常安静。走到接近禅堂的一个路口,树杈上挂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眼睛向下,关注业处。汉字的上面还写了巴利文,是后来才知道这是巴利文的。什么是业处?我当时也不懂。. q- Q0 d8 R6 [# n
来到禅堂门口,下午的禅修还没结束,我不知该做什么,便又一个人沿着那小路往孤邸走。天突然乌云卷起,刚刚意识到要下雨了,雨点便已经滴落下来,我便加紧了脚步,没想雨点很快下得急切起来,我便提着衣裤开始奔跑,原以为这么短的路程可以跑到孤邸的,没想,这雨是从天上往地下大盆大盆地泼水了。眼睛被雨水淋得睁不开。去孤邸的路口有一座高大的竹制佛像,佛像供养在一个棚子下面,我跑过这座佛像时,看到一位比库立在佛像前,我略作迟疑,便折回身来,跑进棚子里,躲雨。那位年轻的穿着红衣的比库直直地站在佛像前,面朝着路,眼睛朝下,那般安定。他的面前好像根本就没有这场大雨,连雨雾都不曾浸染他的心。他立在佛像的另一端,面朝着路和雨,我穿着一身白衣立在佛像这一端,面朝着佛像。我的衣服全打湿了,从头发往下淌水。我在佛像前恭敬合掌,任雨水一点点地从衣服上滴落,任雨水一会儿打湿了佛像前的地面。不知 这雨到底要下到什么时候,我便索性在佛前站立,看着自己的呼吸,心便慢慢静下来。不到半支香的时间,雨说止就止了,那位比库起步离开了佛像,走往另一个路口。我也转过身来,从相反的路口去往孤邸换衣。天空瞬间湛蓝晴朗。有人看见么?暴雨中,佛前的这一幕,恍如往世。
% P5 L  Y! x/ ^这是我来到丛林的第一个印记。 尽管奔跑时溅起的黄泥水,把刚刚穿上的白衣,大片的染污了,还洗不去,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的情绪。
. s* [/ F8 s6 w" d) p. E' P! V0 l后来的日子,每天从这条路上来去,明明是太阳当顶,也必须时时带着把雨伞,知道了无常,就是再短的路,也不可以忽视。 " B# [/ r# f& ?3 |3 F' @
我就这样开始了一段神奇的丛林生活。1 |: @- g, X! ^' F$ D# n
                         $ S/ _2 h& D6 V, F; c9 _5 N! n

; w6 p3 c0 [! f4 k* X; K% _! X从禅堂去孤邸,从孤邸去禅堂的这条路,每天至少要走六趟。路程很短,不到十分钟,可是,有几人会走到这条路上来呢? # ?+ Z1 f! L2 u  W6 ?
每走一步,把心放在脚底下,才是真正地走在这条路上。
6 M$ w4 w. F( k早上四点多钟,丛林一片漆黑,路也是漆黑的,只有一束束手电的光,随着前行的步子,晃耀着晃耀着,往前行移。$ K: i" [, \! a/ l( W
那是从孤邸去禅堂的人在行走,禅修者每天早上四点多起床,前往禅堂禅坐。
) U! V, T7 g2 Y2 ?  M, I有一个乌亮的眼睛,俊秀的面容,读完大学在上海刚工作不久的女青年,她来丛林有一段时间了,我来时,就是她接待的,她帮我拖着行李箱,引我去21号孤邸。
/ C8 v' z# T; y1 B. c她在靠路边的1号孤邸住着。得知我没有带厚袜子,她便从她的孤邸找了一双棉袜送我。她示范着告诉了我丛林的规则。$ P2 q$ l( O- p; Z( m0 Z4 n6 J
与她年龄相仿的还有一位女子,剪着很短很短的发型,但很美,全身透出一份与众不同的文雅和干净。她总是穿着宽松的麻布禅修服,浅白色的,或浅灰色的,黑色的麻布披肩,随意地搭在肩上,那么闲适柔顺。她有长长的睫毛,不管是禅坐时,还是经行时,还是托钵时,她都是眼睛朝下,那长睫毛就看得十分清楚。她一定禅修的时间不短了。 % ^; D' K; J1 E9 B# B( n: y
年龄最大的一位老太太,是一位军工高级工程师,有70多岁了,她与我住一个孤邸,我会在后面更多地写到她。2 s1 y3 R0 p# z2 f. M" u3 x2 ]+ I
行走在这路上的,别问,大多数不是一般身份的人,各自只顾往前走就是。穿上禅修服,谁都暂且抛下了身份,走在这里的,是想找回真实的自己。; |) d& U% E3 f" {
晚上禅修结束,大家又是在黑暗中打着手电,沿着这条路回到孤邸,往往已是十点了。9 }" p( P/ F$ g) Q) p! L2 n
在这条路上,我几次遇到都罕听长老和玛欣德尊者与比库们从他们的孤邸,排着长队,穿着拖鞋,撑着一把深红的,与他们的衣服一样颜色的大伞,往斋堂或禅堂走来,他们或者是来托钵的,或者是来共修讲法的。
0 A2 w% p6 B% X, J8 {每次遇到,我便止住步子,立在路边,低头合掌恭敬地等待他们走过。掌握规律了,我也会特意来到这路上等,就为看到他们行走时的那份安祥、飘逸。一二十位比库,当迈起左脚时,所有的都是左脚前行,那一列深红,在丛林的绿色中,构成的图画,成了最美的风景。
+ u  |" a5 Z" S/ Y; r1 g有一个晚上难得没有下雨,第二天早上禅修结束,从禅堂回孤邸,看到如伞样的蜘蛛网挂满了路两边的树枝,从没见过这样大的蜘蛛网。
+ @/ i1 \' h1 R6 A" H来到禅林的这个时候,是雨季,这条路经常是在雨水中……        
; U' }( M/ G' ^- X& h0 z, E/ p                             ' k- W; w3 L4 Q4 P- B0 j
1 h4 n$ p1 v* A7 g$ {
首次进入禅堂,是在来到丛林那个晚上,六点多的晚课开始时,我便按禅修者所做的那样,将鞋子在禅堂外脱下,整整齐齐地排列放好,然后轻轻地步入禅堂。
; n' z, y5 _: ?& O; D7 v' }* i/ k9 Z- a禅堂是木料搭建而成,外型塔状,尖顶,顶面斜坡深兰色。禅堂内空间高广透亮,整个建筑由木料的墙面、廊柱及横梁架起。禅堂一共两层。- S0 W6 B+ i) e1 e' g# s* w* @, ~& I
禅堂内,供放着释迦牟尼佛雕像,佛像前,供奉着盛开的白合花。
$ x8 j$ Y; g# F禅堂的每层均只有一尊佛像,只有鲜花,没有烛和香,非常简素。3 h8 a$ _9 j4 i/ b. A' l6 y
晚课在二楼进行,无论是一楼还是二楼,全是木板铺地,没有一只桌椅。
9 e* ^/ x( S4 K0 r. N" l禅修者跪坐于地,或男众盘腿,女众双腿侧放席地而坐。0 B/ z9 Y7 n# O7 e' B$ y1 ]; J
大家面对着佛像和都罕听长老及导师玛欣德尊者。
+ o$ z! B9 ?  L$ ^% g这是第一次见到长老和尊者。他们身着深红色的衣袍,偏坦右肩。双目平视,面对大众,在佛像前,庄严端正。那目光清亮透澈,闪亮着智慧。我从都罕听长老深凹的眼睛和肃静的表情,却看到了无限的柔和和慈爱,我从玛欣德导师微翘的唇角及喜悦的眼神里,看到了我们向往的快乐。
& Q0 e4 [& @- [% [2 K坐在长老和导师与我们之间的,还有同样身着深红色衣袍的比库和尼师们。! c1 X/ R, ^& r  y" \
大家一起,手持一册印刷精致的由玛欣德尊者编译的中国上座部佛教早晚课诵经典,在导师玛欣德尊者的念诵下,开始用佛陀的语言——巴利语念诵起来。
2 a# c. a, Z* h1 ]# @" T, w# A4 ]大家那么虔诚地念诵着。我看到汉语中有一段是这样译注的:将自己所作的念诵、布施、学法、持戒、禅修等善业功德,回向给诸天等一切有情,同时,也通过这些善业功德,发愿作为自己早日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的巴拉密。 $ Z$ K- H9 V3 G" G
这是我听到的最悦耳的声音,音色质地,韵律节奏,清亮甘甜,润泽心肺。
9 `+ @6 L" W  k+ s: F$ r我被这佛国的语言深深地吸引。   ?, }- w% X3 i" b% ?: I
在这禅修期间,我每天都参加了这早晚课的念诵。早晚课各只有半个小时。
; t0 D' d* P0 U有一个晚上,导师玛欣德尊者用电脑制作的课件给我们讲学,他讲授的是巴利语的发音要点。他通晓巴利语,能直接深入巴利三藏和义注,并兼通英语,能以多种语言教学。
5 K# X) E2 s3 P/ O5 z* X我感觉我真的是到了另一个国度,被我称作为巴利国的国度。   2 l0 s% B' p3 g" k
                           6 @! ]' D1 q- A$ v7 m. b% T& o' X

/ O$ x+ H4 r' h1 u2 k- l- k除了进禅堂要脱掉鞋子,回到孤邸一样也要先脱掉鞋子才能进屋。这里的比库和尼师们全都是穿的拖鞋,也许这样就比较方便。
! w9 n! b3 [- e1 V) Q: m% ]& v3 U孤邸因为不是直接建在地面上,所以门前是伸向地面的木梯,木梯有七八个台阶,上木梯前,就要先把鞋子脱下放在木梯下的地面上。时不时一场暴雨,木梯多数时候都有雨水,穿着袜子从木梯上到孤邸房间,袜子就被浸湿了。鞋子放在外面,一场一场的雨会让鞋里总是浸着水渍。
( M1 n, K+ o0 [3 N' U4 }5 Z4 o在孤邸里,地面也总是潮湿的。 这是丛林的雨季,更多时间在下雨,就是出现了大太阳,空气里还是满是水气,衣服都干不透,何况这木材建的孤邸呢。
5 P8 K% ?- p, s3 S* J+ {# {) ?我又是睡在孤邸的地面上, 而且就在卫生间的门口。这孤邸的室内结构就是一间房间和一个卫生间,每个孤邸按标准本来是只能住一个人的,但从全国各地申请来这片丛林禅修的人数太多,五位报名者中只批准一位,还是远远超出了这片丛林的承接能力。因此,一个孤邸就入住了两人。每个孤邸只有一张床,就必然有一位后来者睡地上。  A( s4 y% r- h$ E% ]
我来的那个下午,在库房领了一个薄薄的棉垫,及被子,还有一个帐篷。丛林的蚊虫很大很多,库房管理者没找到蚊帐就随手给了我一个帐篷。来的第一个晚上从禅堂回到孤邸,我用了好久都没有能把这个帐篷支起来。与我同一个孤邸的老太太,她也给我帮忙,我们俩不管怎么折腾也没成功。我就只好钻入到软塌塌地帐篷里,像睡在一个布袋子里。怕被太封闭,我在头部那儿拉开一个口缝。这样没法阻住蚊子的进入。
$ U% H$ ]  Z6 z/ \# v3 ?; C第二日,将帐篷退去领回了一个蚊帐,等晚上撑起时,发现又是破了一个大洞的。同孤邸的老太太教我,用衣服搭着蚊帐上,捂住了那个大洞。这总比头夜舒服多了,蚊帐能撑起来,总算让睡在里面的我有了一点小天地。( v4 y' d; {0 o  C2 Z. }1 e3 B
回到孤邸,除了进入那个蚊帐里,没地方落坐了。每天,回到孤邸,我都只有钻入到那个蚊帐做笔记,写禅修报告。
7 w. N, r3 r1 a$ ^& \地板极其潮湿不说, 最担心的是丛林的蚂蚁,蚊帐挡得住蚊子,却拦不住蚂蚁的进出。晚上睡觉,我一怕压死了它们,二怕它们进入我的耳朵里。头发痒时,我肉发紧,感觉是蚂蚁在我头发上做窝了。8 F5 h; o. f2 U. ~8 a5 {6 H! W
以至于,每天晚上睡觉前,我和同孤邸的老太太都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清理睡垫和被子、枕头上的蚂蚁,蚂蚁是赶不走的,又不可以对它施暴,我们只好用指尖耐心地一只只把它们拈起来,放到床外的地上,苦恼的是它拈在手上后,还极不容易放到地上去,我有时便用力抛甩,甩到地上后,我又要找它们半天,因为不知把它们甩到哪去了,我要找到它,是因为担心怕把它们甩死了。我多次看到,被甩到地上的蚂蚁,在原地转了无数的圈圈,才能站稳身子,它们被我甩晕了。8 k% Q* o. [8 I6 z
同孤邸的老太太,一边清理蚂蚁,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蚂蚁国的国王啊,您怎么就不管管您的子民呢?这么晚了还不命令它们回去睡觉! * j- Q2 P! U4 D& W* C1 F; v
听老太太这样地说,我便开心地笑起来。
+ S! J5 M) i' b& W. a0 I& z不是心中有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怎么会到这样一个地方来呢?可爱的老太太呀!    ) ]3 A  H1 o" E# b
                     
) f7 m9 `) z) i* i9 u. q4 i

* n) x( j. Y5 v6 n5 R在孤邸与禅堂的那段小路叉口树枝上挂着一个木牌,上面用巴利语及汉语写着:眼睛向下,关注业处。我不知道什么是业处。9 x2 U$ C- @4 ?6 E% ?6 n$ y% z
要交禅修报告的时候,我问同孤邸的老太太,这禅修报告怎么写呢?老太太说,你就请导师给你一个禅修的业处吧。我点着头。我便想起了路口那牌子上写的业处二字。我便问老太太,什么是业处呢?老太太说,业处就是专注的所缘。我又问,所缘是什么呢?3 |- Q* d& R6 M4 `8 m* K) K
我细细地想,然后就明白了,其实在来这片丛林之前,我们就有了禅修的业处,就是用观呼吸法禅修的。" k3 Q4 B: L5 _
每个周三晚上是导师玛欣德尊者来查阅我们的禅修报告时间。
0 {+ E5 O4 q0 I* Y3 D看到禅修者把禅修报告放在前面的地面上,我也便把自己的禅修报告送了上去,按顺序放在那些先放的本子下面。不一会儿,写着禅修报告的本子叠得老高的了。0 L$ u; b$ A% y7 i5 j
全部送上禅修报告后,导师也就到了。他轻轻地从我们身边走到我们的最前面,然后面对我们,在那叠禅修报告前坐了下来。
9 O" `/ F; a# R& H他拿起放在最上面的一个本子,打开来,查看着。他的动作每一下都是那样轻缓,安静,他看着报告,我们静静地看着他,我看得见他的目光在顺着禅修报告的一行行的文字平缓地行移,从句首到句尾,一行又一行。从他的目光的移动,还可以看出,他对报告中所写的某些文句,还有过第二次第三次的重复查阅。当他的目光停住不动,便是查阅完了,这时,他还会再作停顿,然后,他才微微抬起下巴,清亮的目光柔和地平视着早已等待在他面前的那本禅修报告的主人,他用轻柔的声音给那位禅修者讲解着,并回答着禅修者提出的问题。 + {! A! m* @$ S( f
修行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他的觉知中进行的,觉知着每一个动作的开始、进行和结束。觉知着当下。导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圆满地完成着开始、进行和结束,并用他的心看着这每一个开始、进行和结束。3 G" C) y4 W8 I
大家在一旁那样专注地听着,不知不觉,打破了有序地坐次,越来越近地向导师围拢过去。
. l' B* y* s7 b" k当第一位禅修者退去,另一个禅修者上前时,我听到导师问她,你确定你到了四禅吗?禅修者答,是的,我确定,尊者。  导师便对这位禅修者做了下一步地引导。2 z  u& M+ p" K6 ?. ~; C3 f
当导师拿起一位还在大学读书的女生的禅修报告时,只见这位女生一下从地上跃起,向导师奔跑过去。导师微微地笑着对她挥手,轻缓地说,别急,别急,慢点,慢点。5 j6 l4 [- `+ H4 C
当我看到导师拿起我的禅修报告时,我来到他的面前,针对我的认识,导师更正我:学习入出息念,更准确地说,是觉知呼吸,或专注呼吸,观呼吸与觉知呼吸是有不同的。针对我的禅修出现的现象,导师又对我指出:你在打坐时更多的去觉知身体的受,掉在受里了,要把正念提起来,觉知到呼吸上来。 % e2 K) {1 K- J* M7 }0 {& u
经导师指点,我在禅坐时,慢慢去体会他所说的,是的,我感知到了就是他说的那个样子。 : z  D' e6 L% q/ W
就是这样子,就是这样子。我心底有着欣喜。
, ~+ ~7 H) m0 l后来的每个周三晚上,导师都给我们检查禅修报告,以掌握我们的禅修状态,给予及时指导。
" f/ S& ?6 E# A$ f; G此外,每天的半小时晚课后,导师还会给我们禅修开示,并安排了一个晚上作为专场禅修学习问答,给禅修者答疑解惑。, B0 Q* _% a# E+ j/ s+ k6 o# N: H
在禅修问答中,几次有一二个十岁不到的小男孩,向导师提问着深层次的禅修问题,那内容,我都还没有涉及到,根本就听不懂。
' |3 D( {% e. X. J+ ^禅堂外的丛林只有鸟虫的鸣叫,远离城市,除了禅堂里的灯光,丛林一片黑静。* H# s; A, @/ H3 J# t* |
在离禅堂很远,进这片丛林的几处路口,都挂着"禅修,止步,勿喧哗,谢绝参观游览“的木牌。
+ g0 T& c/ r+ r$ o这里,没有香火缭绕,没有在佛前对功名利禄地祈求。只是像是一所学堂,导师就是学堂的先生,我们在这里接受着高等的教育。     
! h5 j, e9 Y: m8 a                   4 [+ Y! k( m7 h# n$ Q1 k. S8 ^

1 L; _0 N% A7 `到丛林的第一个晚上,晚课后就与大家一起禅坐了。
  x  M1 ]# f' W! P/ s9 y" l+ `- a那时刚到,一切都好奇,心不在呼吸上,禅坐时大灯都熄灭了,禅堂里只有微弱的光。每位禅修者都各自坐在一个白色帐篷样的禅坐帐子里,防蚊虫的。( ~  O! O- \, `& L6 Y) P' [
那场景,如丛林中一群正在疗伤的白狐,蛮形象的。 这些白狐期待着终有一天修成正果。
) `8 a& J4 v. ]) K! d1 ~: A( `% \我也是其中的一只狐。
1 v: M( j/ W0 M: h脑子里这样奇思怪想着,晚上的禅坐时间很快就结束了。
9 e( |6 f% e8 o: N+ M+ e7 e第二天早上五点钟开始的禅坐,也是摸着黑进行的,随着窗外黎明之光渐渐透进禅堂,一个个撑起的白色禅坐蚊帐便像一个个小岛渐渐浮出水面。
  f- Y) x; Y5 c( N  r7 G天还没完全透亮,清晨的禅坐便结束了。1 J  {+ v) f( m4 e
上午的禅坐九点开始,禅堂明亮亮的。每个禅坐者都在相隔一米外的位置。我看着坐在左边的,我看到她的脸时,我觉得有些面熟,似曾见过。我再看右边的,也是那样的感觉,感觉在哪儿见过。前面的,后面的,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都有。怎么可能会见过呢,她们都是来自遥远的不同的城市。
0 X7 A; ?9 q1 T0 E& H  U! s心静不下来,腿痛,腿麻,磕睡、昏沉、掉举、妄念不断,这样便更是坐不安定。妄念起来,更多的时候心随着念头不知去了哪里,好久好久,突然想起来,便再迷途知返,回到当下。不久,不经意中,便再次失掉了正念。一直这样的重复。往往在觉知回到呼吸上来,能够相对安定下来去专注着这呼吸,身体有了轻安、清明的状态时,这一座禅修结束的钟声就响了。
, z" z4 o5 R6 R+ d! [安定不下来的时候,我就看着别人。身边的一位位禅修者,很多可以数个小时坐着一动不动,就如牢牢扎根于地的大树,风动叶动,心不动。坐得那般的宁静,那般的放下。丛林的雨季,一会儿蔚蓝晴空,一会儿又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禅修者只顾打坐。禅堂外丛林中的知了在大声地喊叫,禅修者只顾打坐。禅修者各在各的禅境之中,各自在专注着各自的业处,这哪是我这位初来禅堂者可以洞见得了的?6 ^" t) ^7 a8 R5 T6 w  @
坐在禅堂里,当心真的安静下来了,便会觉得世界都一起随之安静下来了,连空气中的浮尘都在轻轻落定,处在了一个清明通透安乐的地界。  b7 f' A. h0 U. _- B1 \2 G
数天后的一个上午,我坐在禅堂,我看到了心中的微尘渐渐沉淀, 我感觉到了我的身体不再负重,突然间,如太阳的强烈的明晃晃的亮光,在我的眼前慢慢弥漫开来,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红色的一大片光明,在我的额头和头顶上照耀着,我的额头和头顶感受到了这光明的温暖。 5 k9 V3 k8 H. G9 f  F, E( A' h
过后,导师指导我,不要去期待它,不要去关注它,始终要觉知在呼吸上,当光明还没有与自己的呼吸相融重合一体时,就不要去在意它,它来就来,它去就去。
4 R, p; W3 G. g( Z3 n8 v过后,这耀眼的大片光明再未形成,有时,有模糊的光要若隐若现时,心就为它动了,心如兔子样猛地从洞穴里跳出来,那点光就被兔子的一双红眼睛吓得退去了。
. N* N' a0 H- X; j3 ]  \: I& _在丛林的十五天, 每天有九个小时都在禅坐。
9 g0 M2 R3 `0 l; G* R; u坐,坐,坐,我听从导师的教言:不去计划,不去评判。妄念来了,知道它来了就行,妄念走了,知道它走了就行。只管打坐!
8 U- l: r6 k6 z& |1 I                                             {4 }9 s4 p  W9 J6 i- d" L
/ W( z) c0 O  i, b% ]" D; |( K* T
原来托钵就是斋食,第一次参加托钵,是在到丛林的第二天早上早课后,头天下午到禅林后,一直没有吃东西,丛林里过午不食。
5 V0 y$ M, W3 d3 O; J# ^7 _9 H托钵在斋堂里,托钵之外时间,这斋堂也用来禅坐和经行。
8 r0 i5 c8 m. \托钵的队伍是这样站列的,都罕听长老站在最前面,玛欣德尊者排在第二,后面就是按年龄大小依次站列的比库们和尼师们。再后面,就是也按年龄大小排列的男众和女众,年龄最大的排最前面。比库们全是托着一个非常大的棕黑色发亮的如陶罐一样的钵,托钵前,有一个净人会一个一个接过比库们手中的钵后,再放回到比库们的手中,这是在施食,净人施食了,比库们才可以去取食。
( L7 ~$ @9 a9 `5 K每餐的食物品种丰富,除了米面主食,每餐都有一些玉米红苕、副食甜点等多种杂粮,除了各类菜蔬,还有许多热带水果、坚果等,有好几种水果都是我来丛林之前连名字都不知道。在这雨季潮湿的季节,每餐都备有红枣熬的姜汤。% R3 X' O4 ^8 R; S
我被安排在厨房做过三个上午的法工,厨房也就是禅堂,大家会用一颗修禅的心来专注所做的厨房事务,专注地准备食材,专注地洗菜淘米,专注地烹煮,唯恐有丝毫的出错。做事的心专注了,内心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洗碗也好,洗菜也好,觉得每件事都做得如此轻松快乐,每件事都做得有味道。
6 i* G( F2 k  _掌管厨房的贤友说,对食材的选择,做工的认真讲究,就像在皇宫里准备御膳一样。食物里溶入了法工们散播的慈爱。这些食物都是信众布施供养禅林的。% F% y( l+ g, b! ~
取得了食物后,大家就将斋堂备好的一块方形粗布铺垫于地面,将食物搁置在布上,然后各人有序地排列跪坐于地,双手合掌,随着尊者一起开始用巴利语念诵一段经文,感恩手中这份食物,告诫自己,进食不是因对美味的贪欲,是对这个色身的存续的维持。
0 B$ ^1 b4 F2 v- V) Z7 O完毕,大家开始进食,整个斋堂不发出一点声音,每一位禅修者在导师的教诲下,在吃食中禅修,学会吃饭。我吃饭,我知道我在吃饭,我知道每一口食物的进入、咀嚼、吞咽,我清楚地知道每一个进食的过程。我在专心吃饭,我的脑中不再有别的念头。此刻,我放下万事,我只管吃饭。5 }) Y2 @4 v7 O
禅宗有一个关于吃饭与睡觉的公案。4 _" u' A4 s* [4 A, L9 m$ ]( H
一天,修学律宗的有源律师前去请教禅门的大珠慧海禅师。他对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请问您修道有没有秘密的法门?”+ t- b$ z. v8 Q" U1 x
大珠慧海禅师回答:“有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密行。”% Q1 y+ Y' b, F" n- U3 N
有源律师接着问:“请教您是怎么秘密用功的呢?”; P$ D% f! u8 z( k: v+ A
大珠慧海禅师说:“肚子饿时就吃饭,身体困时就睡觉。”5 b4 o  f0 j+ N# [/ b
有源律师不禁疑惑地问:“可是,一般人的生活,不就是每天吃饭睡觉,难道他们和禅师您的密行相同吗?”
4 J' a0 {) r, M: h, n! W% b* n' G大珠慧海禅师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不同,不同。”; O3 D6 f; L$ B1 G# c& t( F& S  b
“什么地方不同呢?”有源律师追问。
, s3 Q6 H( a7 m& s. B  ?! C( O大珠慧海禅师微微一笑:“一般人吃饭时百般挑剔、嫌肥拣瘦。看见有好吃的就忍不住贪吃;看见不好吃的就起嗔心不吃。该睡觉时不睡,却胡思乱想,千般计较、千般思量。”0 Q6 m1 i9 m$ M' _
虽然是吃饭、睡觉这么简单的事,可是究竟有多少人可以舒舒服服地吃饭、安安逸逸地睡觉?有的人食不知味,有的人睡不安心,如此一来,人生其他事又怎么能做得好呢?9 ~; `3 K) E: c, o
对学禅的人而言,平常心很重要。当吃饭时,把饭吃饱;当睡觉时,把觉睡好,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a0 R$ d# I0 }这则公案出自《五灯会元》卷3:”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律师杜口。”
2 K/ w  v9 Y! \9 z. g玛欣德尊者每次托钵进食几乎都在一个小时以上,与大家一样多的一钵饭,他要用这么长时间吃能吃完。
4 `0 Y8 p* q' Z3 u4 ?. ?" |* H世界在每一粒米中……
8 I' S' s. w# y1 j- `' ]% m$ Z我在这片丛林,学习着如何吃饭。' K" ^( x' ]3 U* N
心定咬得菜根香,我在这片丛林吃到了最香甜的食物。    0 E; ]# A1 A. r0 A
           5 U0 o9 E& Y: j+ L* x1 p! s
   9 S" e& S! T: m" i
禅林给每位禅修者都发了一个“止语”牌,我住的是21号孤邸,我的牌子上写的就是“止语,21”。, P" J' j  R+ P5 k
进入禅堂前,将这牌子交给考勤的尼师或法工,出了禅堂,就要求将这止语牌挂在衣服上。: N. |2 y$ s: Z, S! n4 b' P1 r* ?
手机等一些通讯工具都上交了,禅林要求大家在这个密集禅修期间,放下万缘,绝对止语,让心安住,每时每刻都要关注自己的业处。
6 S8 j; z/ y$ |2 S) T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托钵,禅修者都是微微低着头,眼睛向下,保持正知正念,觉知着自己一呼一吸的进出。就是遇到导师或其他比库从面前走来,也无需出声礼敬,只站在路旁,微微低首,合掌恭敬地等他们走过就行。
3 V9 s/ K8 B! O$ y( z6 l+ `有一回,我忍不住向一位禅修者询问事情,那位禅修者对我指了指她胸前的止语牌,示意我不要与她说话。我便也将止语牌挂在了胸前。
( t6 x& y  g# g) d在这个丛林里,规定了不用手机,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心中未免对一些事一些人有些担忧和牵挂,但正因为没有了联系途径,慢慢也就强行的、渐渐地放下。8 |0 g' m6 F$ E) v
在一天不多的休息时间里,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除了禅堂外的树林,就是一楼的禅堂。我有时会站在禅堂的窗子边,久久地看着禅堂外的绿叶,看着雨水伴随着自己轻轻的呼吸,从叶尖上一滴一滴地滑落。
+ f* ?7 S3 W- T3 F0 B" f我也会随手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在书柜前随地坐下来,在清明中慢慢地翻阅。
" C8 A! Z& Q; K我也会背靠着禅堂的一个廊柱的底部,那么随意和放松地坐在地上。也就是这个时候,我观察到了禅堂的廊柱上也挂有牌子,牌子上写着“正知正念”。& t9 c$ g; U8 R& B
我坐在禅堂的地上,恰巧看到了一只丛林的蝴蝶,立在“正知正念”下的地面上,微微打开它的羽翅,久久地久久立着不动,直到我的手指要触摸到了它翅膀,它都还是一动不动地保持着这个姿势。我不再去打扰它,让它守在它的正知正念中。
, A. t( }# }3 |- r* D心越静越听到禅堂外的知了一个劲地叫个不停,我满耳都听得它们在念着:萨度萨度萨度。5 u% n' T  r, B
萨度是巴利语sàdhu的音译,有多义。用作形容词时,意为好的,善的,善巧的,有益的,值得赞叹的。
0 A$ }/ |8 @* g  l; N9 d" M0 H对这个禅林,丛林里的知了一个劲地赞叹着。
1 S. P' t1 v$ W& u8 S* w也就是这么随意地坐着,我远远地看到了善吉祥尊者,也与几个小孩坐在禅堂的地面上,给小孩开示佛法,与童言无忌的小孩子交流中,经常看到他仰着头欢笑,他笑得还常止不住,那笑容是那般纯净光明无杂质,又是那般的充满喜乐。笑着时的善吉祥尊者,俨然就是一个小孩子一样了。 我被善吉祥尊者的笑容吸引着,我期待看到他的笑容。# g: y5 K; L( @2 }' O, n
那几个小孩子,十来岁左右不等,我在丛林这个期间,他们也短期出家做了比库,西双版纳这边的男孩,几乎都会有短期出家的经历。
3 E! q4 x- F7 f: O' x; G* ^他们几个专由善吉祥尊者带着,禅坐之外的时间,还要单独给他们讲授佛法课。
2 a& n2 o2 }# E( V记得在举行完出家仪式后,玛欣德尊者问那几个小比库,你们谁来说说,为什么要出家?
  Y* ?, S5 @, D, d) P几个小比库互相指望着对方回答,最后是一个年纪最小的回答道:出家了,就有人对我合掌了。6 J/ t' Q  Z& ?1 ~, ?! i4 N
一颗纯真的心就这样呈现在大家面前。玛欣德尊者望着他们快乐地笑着,大家也因这小比库的回答开心地笑起来。" h" |4 y6 |9 w) `
丛林里充满着宁静和喜悦。4 U' j- l+ T, g6 d( x
放下了,就心安,就宁静,就喜悦。
- o+ \- ^, H  K2 ^, ]在这禅堂,随处就可席地而地,坐下,就放下。
; {& R0 R4 R& g& [/ y) |这禅堂,时时处处都让我心安,教我放下。
  X. L+ G& e; B5 y6 v在心安和放下中,我就能清明地知道我所做的。我知道我在看着禅堂外叶片上慢慢滑落的雨滴,我知道我在用手指去触摸那只蝴蝶,我知道我在听知了念着萨度,我知道我在期待看到善吉祥尊者的笑容。 5 A: ]. Z' C- o
做禅堂里的一只蝴蝶真好呀。   3 _+ w. h: T6 C# g) r+ R
                          
! B% t6 G$ ?4 |$ t2 b0 J

: k, z8 I% [2 w; P# B+ M! u* `$ a他引领我来到这片丛林。* y+ C, o  ~' p! b& B; H# P
不然我怎么知道这样走呢。
" F+ c) G+ ~0 k/ k" F他如兄更如师。
6 a  b( M- u% E' E! G师与徒在奇特中相遇相识。他在我的意识里,不是眼睛所见,而是大红袈纱披身,无比庄严清静。
  i1 b% Q5 d% }% a% }) [刚到丛林的几天,我看到了他陷入疑虑困惑与纠结。他与我说,他与我不同,不同就在他内存存放的已太多,有太多的需要重新辨识,重新确认。而我本身就是空身而来。
5 o7 G2 ?4 ^: F( Q# L2 X* K3 [我在等待着他的重新辨识,重新确认。
; p' ?6 o0 I- q3 P我们几次在那座竹佛像前互相问安,作简短交流。这个禅林在热带丛林中,还是始建阶段,条件艰苦,我每晚睡地上,洗、用生活非常不便,去的两天后我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不适。他在担忧我坚持不了。7 R7 p# q* u  B- w1 W- R2 e5 E
我们有几位一起申请到这丛林来的,因缘不一,最后竟然只有我们两个成行。有的是报名没被通过,有的是因临时之事而放弃。
( [7 I. @8 j+ u7 N去男众孤邸和女众孤邸是两条路,两条路就在这座竹佛像前分行,所以我们每次只能在这里互相问候。5 p& ~2 p1 m2 y4 |9 T' L, |
何为上座部?一个夜晚,我询问同孤邸的老太太。 我请求老太太与我讲讲。老太太见多次与我用语言无法讲述透彻,她便拿出笔和纸,我们趴在地上,她为我画出一条河,她指着河的上游给我看。她开始给我讲解那条河的起源与发展。! ?. c; X6 \* Z/ |& K
我将那条河看成了恒河。0 G2 e! ^+ S" b# e$ g3 q
有一个早上托钵完后,如兄如师的他,领着我,随着尊贵法尼师去拜见导师。5 G  v$ c/ C) [( z) M
我们跪坐在都罕听长老和玛欣德尊者面前,他向玛欣德尊者提了三个问题,玛欣德尊者在回答问题前,用目光慎重地请示与他并排坐着的都罕听长老,长老轻轻点头默许,玛欣德尊者才开始作答。可见他提出的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问题了。
8 N4 j# J; q* e1 Z, @# L+ W他们的问答,我听不太明白,对我来说,还太深奥。- q! v6 q% Q, Y- M2 v5 i" N3 K/ q
在玛欣德尊者给我们解答问题时,我看到都罕听长老深凹的眼睛不寻常地看着我们,他的深远的目光早已穿越了时光的无限悠远,我愿意被他一世一世地洞悉和查明。无论我在哪一个轮回中无论我造就了什么违缘,都是因为我的无明。
& _$ _: k5 Y5 u; {一天,我们又在竹佛前相遇,我看到他不再纠结和困惑,他告诉我,他将要做很多的清理工作。他说,你多好,无需这样。
. p; f/ l. c% G又一日,尊贵法尼师说带我们去禅林将来要做大白塔的地方看看,我们沿着无人的山路前行,我跟在他俩的身后。
4 K5 S4 B9 a7 b; s: c% k7 A$ _来到山头一块空阔的平地,尊贵法尼师站住了,她指着,就是这儿。
* p# t8 @! \* L! d6 U' ?  R他步入那块平地,静静地站立,说,这地方有相识的感觉。
  A0 f+ K$ o% H! W1 U# a我们三人一起在这将要建造大白塔的已结界的地方良久站立,我还是在他俩的身后,与他们一样默默地向这块圣地告知我们三人共同要说的事情。3 P; j, W+ s8 g
我们三人能一起走到这个地方来,不知是怎样一个缘分。
* Y2 R3 S/ V( S来这片丛林之前,我并不认识尊贵法尼师,然而,她却是像早就在等候着我们的到来似的,像是彼此早已熟悉。/ H# ~. m: |: y9 N+ i4 S4 u
从山顶下来,我听到如兄如师的他与尊贵法尼师说,他发愿要行菩萨道,将来他要再回来。
7 C3 w* |& i9 y; X9 ]( T6 L他的慈悲让我感动和更加敬重,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资格这样的发愿,我会让自己也有发愿的那一天。哪怕在来生。
" ~6 }; w7 l' [% `$ n* E9 c" N来到这片丛林,是我的幸运。
' n! E8 U( W" ^& a! ^& Y* A我仿佛是从河的下游,一直朝圣到了恒河的源头。  5 n* l9 \! u+ K" B) `
                       
  K" l5 [' _9 L9 d+ y. P9 B  C1 p

+ k3 x& ?4 t+ {本计划在那片丛林参加20天密集禅修的,因事由,到第15天就提前离开了。
, v! v* Z8 l" p2 I& h. }在丛林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将我要提前离开的消息告诉同孤邸的老太太 。老太太好一阵失落,她停住所做的事儿,坐在地面,与我相对,把蚊帐拉开一道敞口,刚好与她的脸一样大的敞口,两眼不舍地望着坐在蚊帐里的我。5 `+ h( M$ f7 s2 R' h6 h! ^; j
这是一位小时读过四书五经,年青时喜欢阅读世界名著的老太太,她也是一位研究军火的高级工程师,但她说她不喜欢这个职业,她不喜欢研究的那些枪炮。
6 `% b5 B) z+ Q8 L4 C她的一个披肩,一件小衣都是那样的有品质,无论是面料还是颜色,都是极不随俗。
# R* O2 R4 b' w% c* O) A3 [. _她很像影片中的那些法国老人,优雅而浪漫。
. Z% D$ s( n" J$ }- \9 F. U她住在广州,只身一人第二次来到这片丛林。
  H# `" F7 J( v! C我在丛林的这期间,她也成为了短期出家的一位尼师。在举行出家仪式前,她把她身上的两枚一元钱的硬币给了我,上座部佛教要求出家人在出家前,要舍弃所有资产,不能持金钱。那两枚硬币是她最后从衣物的清理中发现的。她给了我,她已身无分文了。4 i, C5 l5 |3 |* O; \0 E; T
她说我们能住在一个孤邸,就是我们前世的缘分。我们有很多相似的经历,多像一对母女。' I+ h- D. b, \
她那样久地双手拉开着蚊帐的敞口,望着我。好久后她才慢慢合上蚊帐,慈爱地说,睡吧,明早我送你。
; `5 U9 z8 m  ^, e; Q, y早上托钵结束后,我们去向导师辞行。
3 X' Y! Y; N; w* o我们恭敬地分别向都罕听长老与玛欣德尊者顶礼。
+ O' U: g. H: V导师轻声地问,你们要回去了吗?我们答,是的,要提前离开了。
; L5 u6 d3 V) _8 D都罕听长老嘱咐说:你们回去后,要明白,禅修的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也告诉身边的人,禅修的目的是要断除烦恼!5 R) g: i- n! {4 K3 ?" s
玛欣德尊者微笑着向我们轻轻点头。告知我们要在生活中禅修。
0 V4 H0 J( p- Y5 h( Z+ U) ]知道我们要回家了,好几位禅修者将托钵时得到的甜饼送到我手中,让我们带在路上吃。6 K, D% b8 S. X7 A4 j
同孤邸的老太太与尊贵法尼师一直等着直到我们坐上禅林去买菜的下山的车子。
. W8 b. {' s5 o我们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叫着法住的禅林。6 B& y+ C0 V9 u- }) ?2 c8 F
我将来时所带的一些生活用品都留在了禅林,把笔和纸和手电筒分给了几位禅修者。但我却拖着更重的行李箱回家。$ S9 x+ B, _/ e8 l: G6 r6 x
行李箱里装着更多的是禅林的书籍。如具体指导如何修习入出息念的修禅书籍《止观法要》,我带回了好几本。还带回了一张关于修行次第的一张图表,还带回了佛学入门书籍《阿毗达摩讲要》,阿毗达摩的意思是超越之法、殊胜之法。还有教导如何修慈心的《散播慈爱》,还有就是《您认识佛教吗?》: t3 r+ D' ?& Y# N
我认识佛教吗?
/ a; _  M( G, z: |这就是我来到丛林之前想要知道想要明白的。
' H! O0 q( g, N: Z$ v# v8 y来到丛林,我对“四胜谛”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浅浅地知道了为什么“我苦”,“我苦”是如何形成的,“我苦”是可以断灭的,及如何灭除“我苦”。3 I" f5 S" W+ ]9 J! m+ o1 @( p; {
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可以清晰地照见自己的烦恼,自己的苦,烦恼即苦。欲而不得,烦恼即现前。- S/ c3 P6 L2 o4 m3 H4 V6 a& n
“如理作意”,“在当下”,导师开示着这些“法”。0 r& {9 U. @% L: K
来到丛林,我得知了释迦牟尼佛就是修习入出息念断除烦恼证悟涅槃的。9 {& ]" \7 d2 K9 U) Q
……1 g! a* D8 k- r5 K) a  u
登上离开西双版纳的飞机,越过这片丛林的上空,我感觉我们是来执行一个任务。- R2 D8 _% c( G: B) i0 K$ N6 e5 u' n
丛林渐渐远去,此行结束。' C4 g. c  U5 W1 G& ]
但又是开始。0 a5 |$ N& ]" K( m& `! f
有了此行,人生进行了一次不死的轮回,新的轮回中,期望我知我所行。
$ S8 ~0 O3 h0 u" V. H7 I6 |/ ~                           
1 G& `1 l0 u0 u6 e8 b2 H% X(备注:2014年7月参加了西双版纳法住禅林的夏安居15天密集禅修,留下记录。)
) I" \0 w; ~! g' u& e
7 B0 c, K6 E) @% h推荐人:南北5 `; ]' v1 L% U% ~8 W
推荐理由:曹红燕的这篇随笔,记录了2014年雨季她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法住禅林的半个月的修学经历,让我们这些身在汉传佛教环境中生活的写作者,有了一种洞见新世界的感觉。的确,虽然都是秉承佛陀之名,但南传与北传佛教,无论在义理还是修学方式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至于孰优孰劣,这个不但要看个人的喜好选择,关键是要人在从形式到内容的对照中,来认识真相与真理。是继承佛陀的初心,还是“与时俱进”的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造,这在各种佛教新口号被不断喊出的复杂当下,是值得所有佛教徒以及禅修者所深思的。
$ O4 L9 K; G* I, P/ z
# A  ~9 s. T3 r# F" k; j【主编手记】( r2 E; Y4 D. S9 }% x5 d# u

5 I7 e7 k# i; u$ F2 A0 g, @$ ]# ?       这篇主编手记,本来不该我来写的。因为,按照原来的每期选刊主编的自愿报名顺序,我是四月份,已经过去半年,而这个十月,是何兮。但他在十月已经过去10天,也就是三分之一时间的时候,也没有到任。无奈,我只好自告奋勇,来填一下这个缺。不过,这情况不能怪他,而应该怪我。是我的责任。因为,在八月的时候,我宣布了现代禅诗研究会的解散与重组。而解散成为了事实,重组则还在商量中。故而,既然他没有了基本会员的责任和义务,这个论坛选刊主编的职务,也自然的可以不再算数。7 W4 q' Y0 d! X7 _
       但是,十月,是秋天的结束期,或称晚秋,又是个收获的季节。对于我们,似乎也如此。看看,这个月的收获怎样?虽然作品部分算不上丰盛,但在文论和访谈,以及随笔方面,却是大大的丰收。我很高兴。(2018年10月31日,南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11-1 19:19 | 只看该作者
南北老师辛苦了。收藏研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1-2 08:06 | 只看该作者
提读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11-2 11:22 | 只看该作者
南北辛苦了!!问候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11-3 00:06 | 只看该作者
恭贺集结102期。拜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1-5 09:3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各位。$ z) C- I* Y& M% p; Q# p
诗禅双修,继续努力。
% W! {1 ]% i, U+ ]
' r, k9 A8 _! {9 d- N2 M不但要阅读与点赞,还要转发给其他有缘人分享啊。
! P; W2 Q$ p8 C  L. b! v精神财富,不能珍藏。分享才能更有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11-9 09: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林荣老师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9-24 00:2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