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暮 
 文/离若
 
 余晖从窗口斜斜照进来
 在白色餐桌上舞动金子般的光
 
 餐厅如此宁静。仿佛没有一丝尘埃扰乱
 世间的秩序
 
 午后即将下班的时光
 我坐在九楼餐厅一角,看暮色慢慢剥掉
 城市的屋顶
 看来来往往的行人,在匆促而拥挤的街道
 背负一身夕阳归家
 
 这是我初来乍到的小城
 湘江在远处荡出涟漪。鼎山消隐在暮霭中
 城市的各个角落,未知约等于方程式
 待生活一一去解答
 
 当我吃完晚餐,步入渐浓的暮色
 总有一条小道,在生活巨变后的沧桑里
 将我送入夜晚的岑寂中
 
 
 
 洪城印象
 
 文/离若
 
 没有洪水加猛兽
 没有家乡*拧得出水来的清新和简朴
 那里的鸟鸣只朝圣一方天子
 
 洪城人流如蝼蚁,遍布街头巷尾
 街道枝杈般伸向无穷和远方
 商铺林立,贩卖方言和民俗
 车辆面包般密集
 喂养每一条早早醒来的马路
 
 繁复是小城的表象。玉龙湾水库是具象
 它闲于郊野,因淡泊宁静成为
 小城的一颗明珠
 几轮轻舟,几位闲者,缀于水上
 构成周末一处闲暇时光
 当鱼儿跃出水面,粼粼波光是黄昏的杰作
 
 若寻清幽之处,不必远游
 环绕小城一周的鼎山,是系在其腰上的绿绸带
 青山是一种苍翠,鸟鸣是另一种
 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晨昏
 集体扑入你怀中
 
 
 *家乡韶山,为一代伟人毛主席家乡。
 
 
 小镇
 
 文/离若
 
 荻花比流水慢
 江堤赶不上流浪的云
 
 推开窗户,青山扑入怀中
 鸟鸣叫醒枝条上的早晨
 
 长满青苔的石子路,铺着少时趣事
 瓦片上有雨水滴下,洗亮黄昏的藤蔓
 
 ――这是我生活的小镇
 有些破旧的阁楼上,时间无声滴落
 我们共享每个晨昏。共酿一杯酒
 每啜一口,光阴短一寸
 美就溢出一分
 
 黄昏落下。金色的银杏叶交出秋天的秘语
 恍惚中。小镇陪我们又老了一年
 
 
 中秋月
 
 文/离若
 
 中秋的月亮,是有温度的。
 它照耀着万千家庭的圆满
 不似我的心,薄凉而冷峻。
 它从这棵树梢移到那棵树梢
 从这座山头移到那座山头
 月白的辉光,银子般毫不吝啬掷洒大地。
 这么多年,我常常弄丢自己
 我的心,也在一次次沉浮起落中
 缺了一个大大的口子。
 但我和明月,一直互为倒影。
 它的阴晴圆缺
 像我一次次耗损自己,又填充自己。
 当我走近它,它是一面完整的镜子
 当我离开,它送我万千里
 山水和屏障。
 
 
 秋日
 
 文/离若
 
 风“沙,沙”吹拂着窗外的树木
 中秋已过,阳光依然有灼人的温度
 照亮尘世生生不息的万物
 
 病休后的身子,斜靠在床上
 目光与枝叶间一只鸟雀互望了三秒
 篱墙边的菜地里,大蒜,萝卜,白菜刚冒出嫩芽
 姐躬着身子,细心浇水,除草
 再过些时日,霜雪就该在它们菜心
 洒细细的盐
 
 外甥女在宽敞的客厅自顾舞蹈
 音乐低回。落地镜里,婀娜的身子水蛇般
 向九月溯来
 秋天的河水愈来愈浅,她是一尾欢畅的鱼
 向青春吐五颜六色的泡
 
 手术后,腹部的疤痕慢慢在愈合
 我知道,是这些明亮而有温度的事物
 事物中迥然的秩序
 慢慢缝合了我身体里的伤口,以及
 那些外人看不见的若有若无的哀伤
 
 
 秋夜
 
 文/离若
 
 乡下的夜极其静
 月亮闲闲的照村庄,沟渠,菜地
 也照我历经沧桑后宁静的心
 
 秋天了。小野菊星子般一朵朵亮在田埂上
 蒿子草,狗尾巴草夜风中摇着日渐枯黄的头
 绿幽幽的桔子由青转黄
 就快要伸开妈妈的脖子了
 
 蛐蛐在老屋的砖缝里吹哨子
 此起彼伏,在宁静的夜里愈发清亮
 它们要把逝去的人唤醒
 把逝去的事物唤回
 
 夜越来越深,越来越静
 我独坐桂树下,细细的花瓣雨无声飘落
 八月的香气就要把我掩埋
 
 
 两面性
 
 文/离若
 
 生活曾塞给我太多劳累,疾苦,和疼痛
 它们在我体内沉郁为铅
 
 如今这一切已解除
 疾病缠身十年的爱人已走,家已残缺
 在我身上辗转多年的累与痛化为乌有
 
 仿佛一只雀终于可以闲于枝头
 仿佛一片云终于可以勾勒天空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我的身体被某种东西掏空的同时
 心一定也被另外的东西填满
 
 ――就像煤炭和棉花
 截然不同的对立面,供给人世的却是
 同一个温暖之词
 
 
 中秋
 
 文/离若
 
 秋已平分。
 月是圆的。
 人间缺了一角。家缺了一个口。
 你对父母的孝顺,对儿子的叮咛,对我的念叨
 还在昨日。
 昨日已成落花流水。随风而散。
 团聚的餐桌上,只有一双沉默的筷子
 替你指点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