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版散文诗作者程洪飞潘志远散文诗专题刊今日《皖南晨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杜国庆 于 2012-12-8 17:29 编辑

http://epaper.xuanwww.com/wnck/html/2012-12/08/node_33.htm

潘志远散文诗


一棵树在喊我

    我听见一棵树在喊我,尽管它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它的身子颤动了一下,我知道它内心的涟漪,又多了一圈。

    它的喉结翕动了一下,我读懂了它要告诉我的季节。

    我听见它舌尖下风的清凉,嘴唇上雨的滋润,肩膀上阳光的妩媚,眉梢上雪的纯洁。

    我听见它血脉的燃烧,我听见它灵魂的天空滚过一道道闪电。

    我知道听一棵树,声音是多么多余,动作也完全累赘。

    听一棵树,距离不是阻隔,时间也不是障碍,耳朵仅为一个摆饰。

    听是世人耳朵的游戏,听是我心灵感应的武器。

    听,将我与一棵树分开;听,又将我与一棵树捆绑在一个恒定的空间。

    一棵树在喊我,我没有挪动半步,但我的心灵,早已回应。



    千菊皆醉

    想起那个秋天,千菊皆醉。

    风是大地唯一的语言,菊舞,千姿百态,但又朝着一个方位。

    阳光挂在腰间,秋天的静挂在腰间。

    我的目光,我的呼吸,我的心跳,都是菊的装饰。

    不敢咳一声,唯恐惊了菊花梦。

    不敢走一步,生怕闯了菊花阵。

    千菊皆醉我独醒,我是谁的化身;千菊皆醒我独醉,我又是谁的缩影!

    夜色又一次包抄了我的后路

    夜色又一次包抄了我的后路,我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守无可守。

    我向月光求救,月光苍白着脸,肃穆无语。

    向灯光求救,灯光表情暧昧,让我不寒而栗。

    虫歌锋利,像新磨的锥子,将夜戳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

    夜是一头困兽,困兽犹斗。我用我的文字与它对峙,当夜转身落荒而逃,我的笔架在晨光之上,如一座独木桥,多少词语,晃悠悠而过……



   秋日的黄昏

    天蔚蓝,像一匹丝绸,被雁翅剪裁,做成缀满霞光的睡衣。

    我被夕阳勾画在村外。

    土地是一张亘古的罚单,它没收了我的牵挂,不管怎么努力,也永远无法赎回。

    风声四起。虫歌四起。暮色四起。

    我站在村外,从未有过的怅惘,凄厉雁鸣,一阵阵袭击我的思念。

    清晰,我被月光勾画。

    模糊,我被水光冲洗。

    挂在阑珊的灯火里,我是时间的底片,岁月的照影。



程洪飞散文诗


脱鳞

暗红的花瓣下面,覆盖着是你脱鳞后的伤口。其实,水底的日子一直静谧,并没有听见你脱鳞的开裂声音在身边吵闹。这条正确的消息,来源于水草,它传递出你已经卧进水底沙层中疗伤了多日。这段日子,你所有有关描述伤口腐烂过程中的痛苦语言,被旧年的初夏,自岸上一群吐丝草的茎上,跳入水中的落花声音一层层的覆盖捂紧。回忆往事,潮涨潮落,你抓牢腹下的沙层微微皱起的皮肤,渐渐地睡入梦的深处。又见一场落花远方而来,自岸上的吐丝草茎上弹起了花雨,它们落入水面溅起的水声,是在寻你养伤的居所。它们寻你,是想抱着你的伤口,一起躺在水底幽暗的沙层深处颤栗发亮。落花声音的深处,不时传出水的柔软回音,它们拍响水面,翻过石岸,落脚藤蔓编织的野地,如绿叶一般散了开来。一直响声不绝的水上,礁石的岩缝里,被水声惊醒挤出岩石的几只沙鸥,掠过了水面,叼住水底不断浮起的鳞片,准确的挂上水草的梢头。夜深极黑极了,波平浪静,挂在水草梢头属于你身体上的鳞片,随即散出自身青葱色光泽,抖抖亮闪闪的翅膀,临水亮开,翅声细微而缥缈的分批潜入水底,斜斜地插入来自沙层的我早已经听习惯了你的呼噜声中。而那些鸥鸟,停在风中一动不动,它们是否在鳞片闪出的青葱光泽的摇晃下重新睡着?


月亮地

就在这里停下,并且停止嘶嘶的歌声(是她说是歌声,她能听得懂),虽然我曾经藏起歌声中熏染的花草香味,仍然竭止不住地从歌声中向外弥漫。这里是翻过山那面的一条山路。山路幽亮。我明白这幽亮的色泽是昨夜,她和我滑下山坡时落下的鳞片在山路上浮动。山中的夜晚本来无人,更何况是黎明之际。昨夜她说过,在月光下,请注意各自身体弯曲的姿势,让我俩的头部扭在一起,设计成一朵花朵模样,藏入路边的草丛深处,留在山路中间纠缠着的身体和纽动的尾部,即使被路人看见,都会以为是谁在白昼丢弃在山路上一节搓的很紧的绳索。当然,这只是臆想症,也是我俩共同拥有的一个很美的秘密,藏在夜的黑中,我和她都不说出来的,又有谁知道?此刻,我和她被黑笼罩的脸上挂满笑容,在月升之前,相互看不见,又有什么关系?东方已经微白,迟来的月光即将洒在身上,我俩已经等待月亮一个夜晚,似乎还要等一段时间。在这段呼吸急促的等待的缝隙中,要不我还是为她歌唱几声,释放藏在胸腔中采集的一整个季节的花草香味,为夜中的黑稀释着月亮升起之前的孤寂。

程洪飞潘志远散文诗四人谈


施海燕(大海):程洪飞的散文诗和他的诗歌语言是一脉相承的,极具山野的、自我的、灵动的气息。在他的笔下,自然界的一切都有着丰富的思想和饱满的内涵,它们在暗夜里叩响作者的门扉,敲打那扇敏锐的心窗。程洪飞把季节和宿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哪怕是一片雪花,他也能闻到欣喜或是哀怨。他的语言“辨色度”极高,在汉语写作的作品里,程洪飞是“独此一家”,远远地一窥,即可看到属于程洪飞的语言花瓣在自家的院中迎风摇摆。潘志远的散文诗集大气与雅致于一体,在思想独自畅舞的瞬间就找到了诗写的门径。在潘志远看来,大江大河可以让他陶醉,里弄飞花也足可小酌。他于散文诗一如散文诗于他,都是相互给予、相互慰藉。在滚滚红尘里,他一边荷锄收获口粮;一边诗歌的芦花丛中采撷属于自己的记事,把对命运的拷问掩藏在一次次轻歌慢咏之中。他对严肃题材的高举轻放显然是其散文诗的一大特色,看似轻飘飘的枝叶不经意间就指向一个宏大的命题。我想,这大概得益于其连贯的思索和对生活的关注,以深厚的学养和通达的智慧向生命的真相逼近。


章勇:散文诗作为界于散文和诗的一种独立文体,越来越受大众喜爱,并远远超越了散文和诗的表现力。读过一些程洪飞和潘志远的散文诗,他们虽笔调迥异,却均能用文字诗意地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与彻悟。程洪飞擅用强烈的象征意蕴,长短句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作品写得舒展,能够细腻、微妙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和情感的律动。潘志远的几个断章,借助喻体,表达多元,显示了独特的个性,想象丰富,语境优美,把虚幻与现实交响,透视着深邃的哲理,并让人从中思考生命的质量。



杜国庆:程洪飞独一无二的审美理念与他孤独的山野居所和起伏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环境与性情相磨相荡,寂静的气质深入骨髓,从这个意义上说,程洪飞是不可“复制”的。他在写作上具备高度的执拗和警惕,对物象心象的转换与构建堪称痴迷并自有见地。他倾心于在万籁俱寂的午夜或凌晨喃喃自语,在他像卡夫卡一样声调低沉音色细腻的语言山谷里,每每弥漫出一阵阵爱伦坡的诡谲薄雾。我曾对程洪飞说过:你的文字不仅仅只属于宣城或者安徽,它们必将会被更多的读者喜爱。事实证明这并非虚言。相比之下,潘志远的散文诗显得更为醇正。看得出来,内敛敦厚的潘志远对于诸多文学典籍的长期阅读和思考使其获益良多,具备了饱满的创作后劲和底气。在散文诗创作上他的手法多变视野开阔,往往能在平凡和低微之处别有发现,举重若轻的拈出被忽略、忘却的“诗和意”。潘志远的散文诗里既有儒家的济世情怀,又不乏道家的飘逸玄思,厚重与轻灵相得益彰,虚实相生,出入自如,无论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皆肌理清晰匠心独运,显示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风范。程洪飞与潘志远的散文诗创作虽然路数迥异,可是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却是相同的。散文诗这一文体在他们的创作中展现出更多可能与活力,并由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为他们的朋友和学生,我祝愿他们越写越好,为宣城文学赢取更大的荣光。



陈永华:散文诗因具有散文的宽度,又不乏诗歌的精度,且文体短小灵活,我历来爱读。去年,我与程洪飞先生曾有一面之缘。但接触他的散文诗却早在九十年代末。那时,《宣城日报》副刊常刊发他的散文诗作品,我当时读后印象颇深。时至今日,程先生笔耕不辍,佳作泉涌,着实令我钦佩动情。个性的观察、个性的感悟、个性的灵动、个性的语言、个性的情绪、个性的思想、个性的呈现等构建出了他极具自己风格特色的散文诗写作天地。情真、细腻、深婉、探索、创新等文风贯穿他的作品……读其作品如品天籁之音,须在更深夜静之际为佳。潘志远先生的散文诗清新隽永。揉经典与时尚于一体。在传统和纯正中逸出自己独到的审美趣向与感触。细读其作品,不难看出他是位真正“眼向下,心向上”的散文诗写者。细致关注、敏锐表达、真情吟哦是他散文诗作品的最大亮色。他的文字有若隆冬暖日,字里行间流溢着阳光的温度,激人热爱生活。最后祝两位宣城散文诗作家各显神通,在各自的写作园地上种植出更美的奇花异卉!



本帖如违版规,请编辑动手挪窝,国庆致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2-8 17:2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2-8 20:05 | 只看该作者
阳光挂在腰间,秋天的静挂在腰间。
落花声音的深处,不时传出水的柔软回音,它们拍响水面,翻过石岸,落脚藤蔓编织的野地,如绿叶一般散了开来。{:soso_e163:}{:soso_e163:}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2-9 00:41 | 只看该作者
杜国庆剖开我脑袋瓜子,掏出一些我一直弄不明白堆积的困惑并一一解释答案,我感觉到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2-9 00:47 | 只看该作者
陈永法,磨墨添香,水香墨香融为一体,是相忘于江湖,回忆相濡以沫中结的果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2-9 01:02 | 只看该作者
大海兄弟的刀语,式式沾满菊花的香气,从秋季的身体掠过,渐行渐远,恍若隔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2-9 01:06 | 只看该作者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2-12-8 20:05
阳光挂在腰间,秋天的静挂在腰间。
落花声音的深处,不时传出水的柔软回音,它们拍响水面,翻过石岸,落脚 ...

呵,人走弦断,这是一座空空的菊花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2-9 01:06 | 只看该作者
白炳安 发表于 2012-12-8 17:20
欣赏佳作

问好白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2-9 13:15 | 只看该作者
埙羽 发表于 2012-12-9 01:06
呵,人走弦断,这是一座空空的菊花台。

呵呵,周末问候洪飞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2-9 17:43 | 只看该作者
祝贺!刊登的程洪飞潘志远两位诗人的散文诗给人意象美、语言美、意境美、独有美。四人谈,更给人散文诗创作理论的启迪与指导。拜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 18:0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