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赵金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口语化写作”的若干思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的实质是,口语的直白性和叙事性天生的贫于诗性,选择“口语化”的写作策略也即自然地选择了错误路向。令人遗憾的是,选择这一路向的人却趋之若鹜,以致形成风潮。情况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就是口语离叙事很近,无需运思之苦,即可得叙事之便,写作可以轻易地缘事而行。这样,写作的难度就在“口语化”的花冠下被轻松地放低,创作也即自然而然地被引向了制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3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殊不知,一首诗是一个繁复的整体,如果大面积是荒漠,你指望一两株绿枝去将之装扮成草原,显然是徒劳无益的。况且,局部的俏丽往往使整体更丑。尽管这对于上述“口语诗”也只是奢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3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朔模式”是20世纪50—60年代散文创作中流行的结构模式,它首先用大量的叙述作铺垫,最后来一小段升华,将作品的主题思想提升上去。这种模式在新时期散文中遭到遗弃,却意外地在诗歌创作中找到了子嗣。这可能是口语化写作所必须选择的最佳结构模式。因为口语诗在写作策略上比较看重口语和叙述,而这又极容易使诗歌染上俗浅和平直的痼疾,因而聪明的诗歌作者只好选择它来提升自己。不同的是,“杨朔模式”大段的渲染铺垫,意在点明“看到(或想到)了什么”;而诗歌“杨朔模式”的大段渲染铺垫,则意在强调“没有看到(或想到)什么”。前者意在弘扬“崇高”,而后者则是为了对“崇高”进行消解。如此而已。诗歌中的“杨朔模式”大概滥觞于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它在一番叙述之后写道:“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韩东第一个用“无”来剥蚀以往诗人赋予大雁塔身上的“有”,我们可以称之为“天才”,而对于随之而起的大量复制者,我们只好在称谓上保持缄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2-23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深度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6 18:0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