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登录
中国诗歌流派网 返回首页

形上人文的个人空间 http://sglpw.cn/?303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论诗歌的运动 (二)

已有 632 次阅读2012-2-3 02:52 |个人分类:诗论| 运动, 诗歌

直觉形式是诗歌运动的重要形式

       艺术直觉的动态形式是诗歌运动的主要特征。“诗的原始细胞只是些单纯的直觉,浑然的情绪。......直觉是诗细胞的核,情绪的原形质,想象的染色体,至于诗的形式只是细胞膜,这是从细胞质中分泌出来的东西”(《沫若文集》十卷212页)在这一论述里,郭沫若把艺术直觉看成是构成诗的最核心的基本单位,这是符合诗歌创作规律和创作实际的。在诗歌运动中,第一个艺术直觉的产生常是诗歌运动的开始,它贯穿整个诗歌运动的始终。艺术直觉在诗歌运动中为什么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呢?这是由于艺术直觉的特征决定的。
       第一,艺术直觉的感性特征。艺术直觉对客观事物的把握和认识保持了感性认识的特点,它不经过理性认识直接感知对象。它是主体对于个别事物的感知。主体通过直觉获得的形象是有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形象,是具有特征性的形象。“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而且当主体通过直觉去透视事物的本质时,不是舍弃而是牢牢地抓住事物这种感性特征。黑格尔说艺术直觉是“按照诗本身的概念,停留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未经割裂和联系的实体性的统一体上。”(黑格尔《美学》20页)这是艺术生命很宝贵的原始状态,诗美就是内在本质在活生生的形象上的体现。
       第二,艺术直觉的情感性。心灵是母体,艺术直觉的产生便是外在形象于情感中的一次受孕。艺术直觉从它诞生的那一瞬间开始,它便没有离开情感而包容着情感。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是情感给了直觉以连贯性和完整性:直觉之所以真是连贯和完整的,就因为它表达了情感,而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227页)正因为情感和形象表现为艺术直觉的这种共体性,所以才能成艺术生命的胚胎,是诗歌审美创造的基本元素。
       第三,艺术直觉的朦胧性。艺术直觉根植于无意识的土壤,而最终又以感性显现,这就决定了它对事物内在意义的透视不可能是明确的,而只能是朦胧的预感。诗的运动正是需要主体对事物作有意和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把握。“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甚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谢榛《四溟诗话》卷二)由于艺术直觉的这一特性,导向了诗歌审美意境的朦胧性。
       从上述三个特点来看,艺术直觉具备了诗美的基本要素,所以才无愧于诗的“细胞核”,我们从诗的动态形式进行考查,还发现艺术直觉有如下这样一些运动规律:
       艺术直觉和灵感具有同一性。我们从无数诗人的创作实践中得知,在诗的运动中,一个决定诗的特殊的质的艺术直觉的获得,它和灵魂的*常常是同时而来,是同一触媒引爆、在同一情境下诞生的。诗人常在这个具有本质意义的直觉形式的基础上扩展成篇,这就是谢榛说的“作诗有相因方法,出于偶然。因所见而得句,转其思而为文。”、“若得紧要一句,则全篇立成”(谢榛《四溟诗话》见《历代诗话续编》下1229页)艺术直觉和灵感的这种同一性在诗歌运动中是带规律性的。正因为艺术直觉和灵感相联系,所以它能推动主体直接进入创作状态。这就决定了诗歌运动的特殊形式。一般来讲,作为一个创作过程,都包括艺术构思(艺术认识)和艺术表现(艺术传达)这两个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阶段。而诗歌运动中这两个阶段却常是不可分的,乃至重迭的。灵感一来,诗人便奋笔疾书,一首诗往往是在激情状态下完成的,少有闲暇去对题材的意义以及谋篇布局等诗的安排问题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这也就决定了一首诗不可能写得太长)我们说艺术直觉和灵感具有同一性,但并非诗歌运动中所有的艺术直觉都是灵感,灵感只能是艺术直觉的特殊形式。因为艺术直觉和灵感同一,所以我们说,诗歌的启动是主体获得第一个具有本质意义的艺术直觉的获得时开始的。
       诗的想象离不开直觉。灵感*,诗启动,思想情感的运动进入了诗歌运动的轨道。而想象则是诗的心灵运动的必然产物。想象是对诗歌启动的承接和延续,心灵借助于想象使得诗不断向前运动。想象是作用于情感和形象的奇妙的酶,它使主与客之间一系列的关系升华为美。诗的运动具体地表现为诗的想象,想象是诗的思想感情的流动形式。想象使得诗的运动处于更主动、更活跃的状态,因为想象的自由,正是心灵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象征,在运动中,主体与客体,心象与物象都在不断地交融、演变。思想情感流动,形象更替,画面推移,......诗的运动表现为时间上的先后承续。于是,诗歌不仅是空间的艺术,因而也成了时间的艺术,在诗的运动中,如果只有激情的冲动而没有想象的诱导,那么诗的流动就会窒息。想象使外在形象脱胎换骨进入精神殿堂,又让思想情感不断和外在形象相邂后而产生新的形象。想象就这样以直觉的感知形式从客体中汲取营养,又以幻想的形式丰富改造自己的形象,诗的运动因此进入另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诗的想象是诗歌运动的主要过程和重要阶段,由于想象的不断运动,它使诗既以现实生活的时空关系为基础,而又远远地超越了现实的时空。从而使诗获得了又有限又无限的艺术境界。没有想象的运动形式便不是诗的运动形式。想象虽然获得了具有联想的性质,可联想这种方向性比较明确而又具有形象类比式的思维方式。在诗的运动中是我们所不强调的,我们强调的是想象的那种又随意又不随意的特殊性质。想象十分重要,可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想象又不能离开艺术直觉。意大利古典主义美学家缪越陀里说:“有些形象由于情感的缘故,对想象是直接地真实或近情理的,正是这种形象应该盛满在诗人的宝库里。”(《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92页)这里提到的包孕着情感而又被主体所接纳了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直觉。诗的想象不能离开这种“形象”,也就是说可能离开艺术的直觉形式,我们所强调的是艺术直觉的这种形式,并非说想象中的一切“形象”都是主体对现实中个别事物的直接感知。想象中的形象创造有三种形式:
       1.主体对现实中个别事物的直接感知;
       2.主体以记忆形式储存起来的艺术信息在想象中反馈;
       3.潜意识在想象中的形象创造。
       但是它们都以直觉形式进行运动。诗的想象之所以不能脱离艺术的直觉形式,那是诗的想象不能脱离直觉的感性特征;也不能没有孕育艺术直觉的情感的推动力;象带电的物质一样,艺术直觉负荷着意识和无意识的巨大能量,想象不能没有这种力量的诱导。所以,我认为动态的直觉形式,是想象比较理想的推动力。因为诗的审美想象不是单纯的思想情感运动,也不是离开了思想情感的具象的单独运动,它是包容着形象的感知、理解、意志、情感等心理功能的共振运动。正因为这样,想象才能够不脱离直觉形式。而诗的审美想象正是直觉形式的不断产生、情感不断裂变中向前运动的。
       康德认为“美的艺术是一种意境”,意境是诗歌运动的趋向,但不是诗歌运动的终结。神韵才是诗的最高审美境界。直觉形式的运动产生意境,由意境而入神,这才是诗的极致。我持以这样的观点,其理由有二:
       其一,诗的凝聚点不是物象或画面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诗是精神活动,精神要从凝聚幽禁状态中解放出来,经过诗的运动过程而又凝聚为更高的精神:神韵。诗中的意象、意境都是达到神韵境界的诗的掌握方式。黑格尔说心灵的“这种精神还应扩展到一种包含了各种想想、情感、情景和冲突的丰富多采的世界,把人心所能掌握的一切在心中加以思索玩味,整理安排,把它们作为精神产品表现出来和传达出去。全部抒情诗必须尽诗所能及的最大限度以诗的方式,把全部内心生活表现出来。”(黑格尔《美学》204页)诗中所有的包含都是为了把精神产品表现出来和传达出去,诗要调动所有的艺术手段来表达“全部内心生活”,这便是诗的旨趣。所以,那种形象和思想产生画面的意境模式只是诗的一种掌握方式,诗的运动最终还要“离形得似”、“反虚入浑”(司空图《诗品》)就是说,诗是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诗的凝聚点当然要还原为心灵的混沌太一的状态。就是要“得意忘象”的意思。在诗的心灵运动中,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意志等心理因素的运动的交汇点、凝聚点就是诗的神韵。美的最高境界是生命结构的对应形式,亦即心灵结构的对应形式。正因为诗歌达到了神韵的境界,所以它才是最美的。
       其二,诗的运动将与读者心灵的共振运动继续延伸。我们说诗的神韵是诗的极致,是从审美的层次上来讲的,而诗的运动并没有结束。只有当读者将他的体验、理解,他的生活积累,他的整个内心世界一起投入到诗中来的时候,诗才由此而永生。或者说,一首真正的诗,它的运动是不会终结的。正因为诗歌有这样的运动规律,我们才认为意境并非诗歌的理想模式。意境这一属性常引导诗人去追求一个圆满的封闭系统,去寻求诗的画面。但如果我们把意境作为诗的一种掌握方式来处理,那么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在意境这个看来十分圆满的形式基础上让神韵向外延伸,这样一来,诗的艺术形式就产生了一个神奇的效果:它既圆满又不圆满,它既封闭又不封闭,它既整一又不整一。这正是生命似乎终结但又并未终结的运动形式。形式开放,透露心灵,于是诗对读者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裹挟力,读者的心灵被诗魔幻般地收摄进去了。情感和情感在这里交汇,心灵与心灵在这里碰撞,因生命和生命在艺术中拥抱,诗便获得了超越时空的*力。诗的运动也因为得到读者心灵运动的再创造和推动才不断延续,因为只有心灵和心灵,情感和情感才最容易契合,才最能产生美的效应。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16 20: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