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1969《孕育》
* p( m8 o6 l3 J- P8 k9 w1 U* t) I
1 l# W( @% S; o! g+ ~( O
; R/ e7 J1 q: \ Y; y8 F9 d$ g& u. I4 W为了生存,在土里刨食+ o f! G% w% S
为了生活,贫瘠的荒山野岭( V& P+ a* C4 a& `0 d; i
也能连接大地的血脉
C( W: Y/ o1 B1 f9 V8 f) z& v5 t2 J3 R$ F
! F r( ~' g$ N; H+ l5 }劳累了一年的人们
: M& Z" T% v/ h, a3 q7 F9 r直起腰" M; t e; _. \' s) J
从一层层的梯田向下望去
8 B- }7 G% w, w$ \; x2 Q从高山之巅向下望去
8 i* v/ `9 M6 _8 D6 X4 v一面面空灵的镜子
9 E& [4 l& @# W+ q1 X0 R1 A照得人心里亮堂堂
6 E7 [/ y2 o1 z
0 h5 r, x% ~$ s0 X5 v9 M; ^" W5 n U `
【写作手记】这幅图片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想说一句话:劳动创造了美。非常朴实的一句话,非常真切的一句话,也是我非常想用在诗里面的一句话,但是最终却没有用,而是用了一个平平常常的,热烈劳动结束之后一个的场景,和真真切切的感受,来结束这首诗。从人们接受宿命土里刨食开始,到与命运抗争在恶劣环境下创造梯田,再升华到在劳动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美,其间的转变与转化是具有代表意义的。我的小诗不一定能够完全诠释我的感受,但是我希望它能够展现一二。
7 c/ d: s# C. V; j/ t$ M+ T) Y+ ^* r1 o
" k8 F* _" g- H6 \# L: G' z/ @特别说明:本周非常忙,没多少时间来班里,也顾不上同图创作,交卷太迟了些,望大家能够谅解。晚上回来匆匆汇总完009期的作品,又匆匆写了这首诗,汇总贴明天再发吧,太晚了影响家人休息了。3 K y& A2 K: y9 e7 G: o. U
' }! f% Q5 @' e1 T% e$ s& l%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