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推选区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13-2-3 10:39 | 只看该作者
张尹 发表于 2013-1-31 15:02
推荐王征珂诗二首

《木鱼镇》

第一首清晰但也矛盾   第二首语言模糊缺少推广面  实话实说,无冤无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发表于 2013-2-4 14:1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工程太浩大,不亚于当年开大运河。{:soso_e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13-2-4 16:1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发表于 2013-2-5 08:06 | 只看该作者
自荐两首:


辜负


就是我们辜负的那一块
身怀六甲的木头
怀了十万八千个胎儿
现在它在风中    分娩火焰     
它周身是火  
而风    飞快地修剪出一群群火鸟
亮翅一闪一闪    全都撞进黑暗里去
它的身体    仿佛刚刚熄灭的火场
所有的火星儿     都通向木头深处
像一条条产道
那些红色的光
像是血
闪烁
我们无情无义地抛弃了这个产妇
因为我们知道森林中还有无数个这样的产妇
等待我们奴役



看海



我去看海了
我看见海水浸泡着大陆   
看见大陆的根系    深深地扎根
我还看见    黄河拽住了大海的一角
我等了一个晚上
也没有人来海边    起那张网
没人捉住海
没人把海捉上岸来
好好打量海   
打量海身上漂浮着数以万吨原油的溃疡
除了我    没有人来捉海
没人想这件事
这块大陆    腾不出足够大的病房
为大海疗伤



作者:笔名:猎火
qq:5925898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13-2-5 15:39 | 只看该作者
埙羽 发表于 2013-1-10 00:21
自荐:

诗二首

问候埙师。感觉飞扬之思。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13-2-6 2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雪鸿 于 2013-2-7 14:29 编辑

自荐一组:刊发在《诗文杂志》2012年第九期。


只等只等【组诗】

  文/刘雪鸿



◎就位


漫山而来。日光就位
暖,倾泻
盈窗而居。想念就位
寂寞,溃退
在晚餐的点,家就位
一席丰盛的斜阳
渗入心的黄昏
只等一个人,就位


◎深刻


雄鹰深刻长空,露出
风的脊背,一滴泪
在脊背上狂奔。
溪涧深刻山体,谱下
高山流水,一曲欢喜
灌溉古今
我深刻,一个字的模型
日月为刀,篆入
另一颗心的底层



◎只等只等


时针的脚步。狂奔而至
夜,失眠
听风声,讲起泪的回忆
我们握紧日历的后背
一页一页的翻
冬去春来,看桃花
开出你的笑脸
在我梦中绽放。一切
只等只等,只等
那阵脚步来敲门


◎轻轻的


一层一层,轻轻的
连风都不会去惊动
静静剥开,看着数着
一瓣一瓣的梳洗
此时,风睡得正酣
我只是,轻轻的
走进你的心房
把我明晨将要为你盛开的
一瓣瓣叠成,你喜欢的形状
只等你,睁开双眼的刹那
戴在你脸上


◎有实物经过


泡杯夜色,窝在椅子上
有些人和事,从窗边经过
缓缓走向霓虹灯,靠近那条街
有股烧烤味,一直在向
记忆的深处窜
我撩开帘子,却只见
风儿在夜灯下呼喊它的初恋
而屋里,只有椅子和我
以及满杯的夜色
在等,那个开灯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13-2-6 20:40 | 只看该作者
自荐短诗五首:刊发于《诗文杂志》2012年第三期。



■ 春天的幸福


    桃花的眼
    穿透
    一片粉红的背景
    初恋的稚形
    连向天边

    两张脸
    躺在花瓣上
    缠绵




    ■ 抽掉生活后的画板


    抽掉夜的脊梁
    灯芯
    撬开生活的口腔
    烤问

    画板
    含着一截月光




    ■ 裁春

    一剪
    芽破蕾开
    胀裂季节

    燕子
    叼着一张熟悉的脸




    ■ 捡晨光的女人

    脚步
    踩碎山谷
    探手拾起
    黑土地上的光亮

    点缀
    村落的嫁妆




    ■ 葬墓的乌鸦

    挖掘
    像只眼睛的黑洞
    把自己埋进去
    一身黑色向着人民
    求证

    历史
    握着屠刀的手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13-2-6 21:09 | 只看该作者
一夫 发表于 2013-1-27 15:36
什么时候能变自赏为他赏,中国诗歌就起死回生了!这个地方真的很“本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发表于 2013-2-6 22:41 | 只看该作者
推荐李志勇1首:

童年西瓜


诗  李志勇

                                                                       
全家人坐在一起,父亲,让我们把菜板和菜刀
从厨房拿到正屋,之后他自己来切瓜
炎热的夏天,一两朵云停在天上
我们这些孩子仅仅吃过些山上的李子、樱桃
西瓜,想象中里面就是
来自山里,保存了很久的红色的山雪
父亲第一刀,总是先要从瓜蒂处
切下一片瓜皮,用它擦拭菜刀的两面
说要擦掉刀上的油腻,不要影响了瓜的味道
夏天的清爽,几乎就是他这样保留下来的
对于我们,味觉似乎比任何东西都更现实
比石头还要长久,也更为真实
几乎没有任何幻觉
父亲擦好了菜刀。夏天炎热
我们多次踮起脚摘过还没熟的李子和樱桃来吃
现在舌尖上将带着它们的那种酸涩,来吃第一口瓜了
周围的事物,都保持着西瓜那样的鲜艳和真实

2012年7月作



《童年西瓜》是我随手取来的。喜欢的理由很简单:他的西瓜保持了真实的新鲜感,而这是记忆中的,是通过语言实现的。不错,在看似繁复的叙述中,语言紧紧贴着“童年西瓜”的味道走,不游离,不夸饰,“几乎没有任何幻觉”,连我最喜欢的“红色的山雪”也几乎是独具个人特征的。 “正屋”,不仅是珍惜,还有庄重感。“一两朵云停在天上”,这是夏天的静,也是在获知“味道”之前的一种状态。“切下一片瓜皮,用它擦拭菜刀的两面/说要擦掉刀上的油腻,不要影响了瓜的味道”,诗歌和诗歌的感觉难道不是这样获得的吗?如果诗歌有什么技艺,这就是技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发表于 2013-2-6 22:47 | 只看该作者
推荐杏黄天1首(见其博客)

偏头痛

诗  杏黄天


1、鳄鱼晒皮

水浊且冷。需要上岸,晒晒皮
让灰暗的皮肤变色
如此回到水中,游戏才可继续

对于身体僵硬的鳄鱼
即使有吞象之心,也枉然



2、恶梦不醒之后

他不再挣扎。将自己挂在墙壁上
观老鼠磨牙,蝾螈穿梭
尘埃散发肉食腥味
发光的物体被一一收走



3、空气中毒

在受到挤压锤击的地方,钢铁变软变薄
生活获取意义
老虎的斑纹在闪电中碰见敌手

那些逸出者是幸运的。他们免于反抗
他们的对手过于强大
他们已开始安心等待死亡



4、偏头痛

爱上打洞的鼹鼠,只向一个方向一个平面挖
这不是他的错。是偏头痛
让鼹鼠总是觉得一边不够开阔

如果鼹鼠不是偏头痛而是腹痛
鼹鼠或许就会向下打洞,这样就有足够深
如果鼹鼠能够识别光谱,或许他根本就不会
打洞。

但偏头痛总是让鼹鼠感觉自己的洞还离自己
不够远、不够黑、不够静
   







    首先我的理解是,《偏头疼》显然是由《鳄鱼晒皮》、《恶梦不醒之后》、《空气中毒》、《偏头疼》这四首或四部分组成。虽然从诗意上来说,四部分相对有独立性和侧重点,却不能单单把某一部分如《偏头疼》割裂出来。组诗也罢,四部分也罢,实际上相辅相成,有其内在的紧密联系和情感驱动。

《鳄鱼晒皮》是怀有“吞象之心”的鳄鱼,从水中出来透气,要吸收阳光等改变灰暗的皮肤和内心。不管是“游戏”还是真的想有所作为,有点活动筋骨,有点让自己强壮,有点积攒力气的味道。一开始,似乎一切都还有希望,还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幻想和做梦。

“他不再挣扎。”这劈头一句,看似与鳄鱼没有关系,实际上“他”与鳄鱼可以是等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如果不同,那就是拓宽了现实的覆盖面而已,如果鳄鱼还热衷于水中“游戏”的话,他则是在彻底放弃了“挣扎”。如果相同,则似乎“不再挣扎”是“游戏”的结果,有一种推进。梦?看似虚幻,如同生活本身,现实本身,生命表相一样,却给予我们一种悬空、无所依着的漂浮感,闻声辨味,周围全是老鼠、蝾螈、散发臭味的腐食,且是在“发光的物体被一一收走”的黑暗中。处于这种情景,而还活着,还会“观”,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我突然想,这雅克,这杏黄天,我眼中的这鼹鼠,是不是在写“蝙蝠”呢?因为,我的《蝙蝠》是“从来挂在黑暗中睡觉”。但至少有同感:从没有压住惊慌。

如果说鳄鱼、“他”或蝙蝠,无论境遇怎样,都还在梦中,都还在某种“局”中的话,《空气中毒》写了另一种类型的状况,那就是所谓的“逸出者”,那些经受不住“挤压锤击”而彻底放弃生活的人。对,这是杏黄天的观点,即只有在挤压锤击中,即使这击打挤压会让“钢铁变软变薄”,生活才能获取意义,一旦缺少这种条件,或者从这种格局侥幸抽身,生活会一下子失去它的意义,如同一个不作为的人,他活得再久,也是没有意义的。 “老虎的斑纹在闪电中碰见敌手”,是什么?音响效果很好的一句诗,它是什么意思?它在这首诗中要干什么?出现了“老虎”,在闪电出现之前隐身的老虎,它的斑纹被闪电照亮。看来,我得稍稍作一个修正:在挤压捶打中,钢铁等变薄变软了,像人一样失去着一些本质性的东西,而生活成为护身符,它在庸常中获得自认为的意义;在这种锤击中,连带着钢屑飞溅出了火花,成为辉煌的“逸出者”,如同老虎被闪电发现,逸出者似乎也形成了对格局和老虎的一种挑战,成为或可抗衡的“敌手”;火花很快成为粒粒钢渣,失去生命,闪电也毕竟短暂,如同幸运总是幸运,它不是常态,闪电毕竟总不会落在地上,而老虎才是王者和主宰。这似乎是假设了一种情况,即有人有可能逃脱“恶梦”。但实际上也作者是在“堵”,是把最后一扇窗户、一个空隙堵死。不错,“他们免于反抗”,也有“他们的对手过于强大”这样的借口,但“他们已开始安心等待死亡”。空气中毒,既是一种工厂现实经验的书写,是一种实景,也是“逸出者”带来的幻觉之毒。

我们还有路吗?水,梦境,生活,那并不是什么好去处,无论我们如何变幻,总归是没有希望。实际上,有没有梦想,作为或不作为,我们都处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偏头疼》是必然的病症,如同鼹鼠必然要打洞,要一直往没有阻挡的方向挖掘。无论在何处,挖出来的都是黑暗。就是从它的内心,它也只能挖出黑暗的泥土。不是它不认识光谱,而是它压根儿就不知道、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光。

它有偏头疼。只有这疼痛,似乎还在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没有死,似乎闪电还埋在黑暗的某个地方,可以挖出来。但也如杏黄天说的,这让我们“感觉自己的洞还离自己/不够远、不够黑、不够静”,还要不停地挖,把自己沉浸在挖中,像一种躲避,而不是担当。

读杏黄天的诗,会让人心里滋生出更多的黑暗。尤其像这组《偏头疼》,更让人不想轻易走近。这印证着诸如“生活获取意义”这样的说辞,也是在逐一将我们内心虚幻的光一层层抹掉。我曾希望,或者说想象杏黄天除了向下挖掘,还可以、还能够向高处挖掘,但实际上,偏头疼让我们每个人没有方向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4 02:2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