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诗写厌了,怎么办》,评立原依依《我不怕月亮回家》 《这首诗离杰作远不远》评无名氏《当我慢慢老去》 《一个有着伤感气质的女子》,评白衣初雪《我是黑夜的孩子》 《诗性与生动能划等号否?》,评管 一《深 陷》 《这种才情是天生的 》,评七月某七《三点醒来》 《这首诗,给我两个回合震颤》,评《夜(第十五)》 《神奇的双关语 》评吉林张晓英《父亲和他的玉米》 《尤其值得我们青睐》,评张作梗《五只手套》 《诗人们越来越不老实了》,评嶙 峋《拣土豆的女孩》 深山钟声(一组) 黄昏的树 一棵树,走到田野中停下来
周围全是低头的庄稼
树上的鸟儿还停在梦里
还有一些瓜果
仰面躺着晒太阳 黄昏的来临,并没有给树带来什么
只是一些风吹疼了树叶
那些声响,在黄昏听来
像是一曲悲调 树抬头看到第一颗星挂上了树梢
黄昏下的一切
穿上了旧时代的衣裳 不可扼制的爱见一下子降临,似乎还带着颜色,如果说这种空灵有颜色的话,那么这种颜色我想是黄色。如果用名词来厘清这种空灵,那么这个名词最恰当的是朴素一词。而朴素似乎与黄色也对应。另外的一种空灵则是白净,与黄色与朴素似乎都能对应,目前我只发现这两种空灵。 这种黄色的空灵可能与心理因素也有关系,因为该诗首要讲的就是黄昏来临,因而这种黄色就先入为主或者是乘虚而入了。以至于占据了我们大脑中的空白。 另外就是诗歌内容的空灵。首先是那颗随着人的眼睛飘移过来的树,它一下子让我们的脑海里有了树的轮廓,这个是很厉害的。这个树的形象伴随终篇。并且让我们有了朴素的印象。 一切围绕着树来展开,不搞其它的,例如人物的活动。那么这诗怎么能不空灵呢? 不要否认一首成功的诗也有色香味,这很正常,与其它文体都是相通的,其它文体有的东西,诗歌也都应有,诗歌不应特别。 另外,诗歌多表现一些空灵的东西,何尝不也是一种美,诚如诗歌要写得神秘一点,这都是诗歌百花园中的一种美! 嘿嘿,就怕你写不出来。 我不怕月亮回家(外一首)
立原依依
你举左手,水具有左手的属性 我不举手,手也不弯曲 绿袖子亦然见性 风吹着,让雨回到了酒壶里 但,我没有煮酒论英雄 你抡起浑圆的世界 我只能反穿衣,照照镜子 你们说这样好不好,插入青山 具有广袤的精神 唤他小儿名,呼我荷花魂 我不怕月亮回家时 随手在水边捞起青山的靴子 吃了一惊,不知何时,这立原依依的诗竞又向前跨了一步。诸位怎知,抒情诗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声情并茂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声是情声,情是激情。从听觉上讲来,有了那么一种尖利的成份,而这种尖利的成份,似乎又与初出茅庐和不成熟有瓜葛。从视觉和嗅觉上讲来,抒情诗似乎又与浑身有刺和情感不节制有关系。 那么,写诗经年的抒情诗诗人会不会有变化?会的,她们会渐渐厌倦这种色厉内荏的长期紧张状态,转而追求非放纵的情感关系,这个时侯,理性也多了一点,通篇呈现的是理性多于感性。味觉上也感到有些“老于世故”即圆熟的味道。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宋x,她的诗现在在追求一种国际味道,视野放的很开,句词之间的词义转换得很是“激烈”。但完全放弃抒情性是不可能的,只是有那么一点影子。 下面该讲一下立原依依了,立原依依的诗已经初露端倪。说明立原依依的悟性很高。君不知有人写一辈子抒情诗,现在仍是这个路子。我还是那句话--过去说的,现在让宋x再回到抒情的路上,打死宋x也不会干。 有转变的女诗人也不多,我就不再一一例举了。总之,就中国的抒情诗诗人多。 实际这上面看似没有过多的讲立原依依,实际都是在讲立原依依。对于立源依依,我们衷心地给予期待,争取早日把自己的作品打到国际上去。 当我慢慢老去 今天,在一张小报上看到一名护士写的一首小诗,题目是:当我慢慢老去,躺在病床上。
当我慢慢老去,躺在病床上
看着宛如天仙的你
终于明白
原来天使就在这里
当我慢慢老去,躺在病床上
想着曾经年轻如你
无限感激
天使从未离开这里
. . . . . . 大音希声,那么大美呢?大美若简。君不见有些民歌,旋律简单,循环重复。但就是有一种言说不尽的开阔美。或者叫畅亮感也行。越是简单的,越是美到极致。这首诗也是,这首诗就有循环重复,只不过是变相重复,但毕竟是重复。好多曲子就是翻来覆去的重复。而这首诗就暗合了这种简单。 这首诗的变相重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虽然从韵调上看好像是重复,但不敢细致分析。其实也不用分析,欣赏者马上感到这两个重复的意义不同。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奇妙的感觉,即感官上韵调是相同的,这是一个大。而词义的不同,则是一个小。大中含有小,但小也在我们心中留下一道印象。 正是有区别,才说这是一种变相重复。但整首诗中的旋律美,还是由这种重复引起的。 《我是黑夜的孩子》
◎白衣初雪
我是黑夜的孩子
月光是我的衣裳
星子是我的眼眸
窗外蟋蟀的歌唱是我温暖的嗓音
我是黑夜的孩子
轻轻落在城市屋檐上的孩子
所有的清风都向我吹
所有的烟火都为我绽放
我是黑夜的孩子
最小最小的孩子
赤着小脚丫
踩着月光的孩子
尘世里
只有我爱的人能够看见我
走过小小的窗子
蜡烛一样的孩子
灯火一样的孩子
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我是个鬼魅
只有我爱的人知道我是个孩子
一个三十七岁就死去的孩子
在诗歌里活了过来
在她年轻的芬芳的唇里活了过来的孩子
并像婴儿一样在尘世里哇哇大哭 终难否认,女子细细的诉说、不紧不慢的诉说、轻轻的诉说,是那样自然的形成一种情调,浸淫你的心,攫住你。而最终,你不由自主的有些吃惊的承认,这种情调,也有那样的威力。甚而你感到,这种“轻轻的”,比某些大喊大叫,更有威力。对人心的浸润,也更长久。 女子的心思是细腻的,也是伤感的。 另外你觉得,这得力于“我是黑夜的孩子”这句话不断的重复,这恰象咏叹调,一唱三叹。轻轻地弹击你的心。而更重要的,这句重复就像全诗诗旨中的灵魂,全诗都在围绕这一灵魂在转,一切以这一句灵魂为中心,这不得不说这也算是诗中的另一大特色。 这个女子,是一个有着伤感气质的女 深 陷 ◎ 管 一 那个在巷口处打着雨伞静立的男人 他似乎深陷某种环节。 匆匆赶回家的人 轻易不会回头 他们是一群驱赶时光的人。 ……很久了 他终于把自己贴在了电线杆上。 一双目光最终收了回来 在逃离了驱壳片刻之后
究其实是写风景的。 目前这类诗也成一种景观,时不时凸显出来,我有心作一探索。 怎样彰显诗性?诗性与生动能划等号否? 还是兀自不论吧。从叙事说起-- 实际这首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一个打着雨伞静立的男人,身旁有急着回家的人在流动。 这很好,调剂了画面,越发显得此人的深陷。 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结尾的倒叙句。 因为我还是为其它文体中的常用手法,而在诗中如此运用,感到惊诧莫名。 因为,这种倒叙的运用,归根结底是一种打开谜底的运用。 不但使诗收尾收得十分紧凑,和圆满。而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使诗生动。 而纵观全诗,它的每一部位都是由生动组成的。这一点,可能与讲究韵感也有一定关系。 难道这首诗就全都是生动,那么它的诗性呢? 想到这我大吃一惊! ◎ 傅蛰 奶奶,如果我再 答应你一次, 把棉线穿过缝衣针孔,你会不会就活过来了。 小院很安静,就我们娘孙俩。 阳光半落着,风把晾绳上的粗布单 都吹斜了。我愿 再看一次,你把棉线头舔尖,舔细,把针在白发上再抿那么一下。 奶奶,如果我再帮你一次, 把棉线穿过针孔,你会不会 就活过来了。就算是光线,我也愿意。 爷爷放羊去了。 一会儿天黑,你还会要我 去河滩给他送羊皮坎肩, 我会小跑着去的。 真真见鬼,同样是心灵独语,惟傅蛰能没有细节想象细节,没有情节想象情节。这和常见的抒情诗多么不同啊。 喊了两年,我忽然明白。那常见的抒情诗,写的不过是情愫。但也可以利用主观意识和心灵感应啊!而傅诗人这首,则完全是有生活的表现啊!用的不是情节就是细节。 差别竟这么大。难道这次的心灵独语就因为是个小孩吗? 第一次看傅蛰写这样的诗,竟写得如此含情脉脉,英姿俊秀。 傅蛰是个这样的诗人,感觉,傅蛰的心思--时时、处处,总在想着如何和别人不同,如何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如何处事别致一点。他,好象是羞于和大众化雷同,如若有雷同,他的心便惶恐着,时刻感到不安。然而,如若他写出的东西比较鹤立鸡群和另类,他便会有一丝慰藉浮上心头,觉得过瘾,便会感觉畅快。 总之,仅从这一点上讲来,傅蛰也是一个有才华和不满足于自己的诗人!所以说对于傅蛰以后要出的成绩,我们都不能过于觉得奇怪。 但不觉得奇怪也是假话,例如对这首诗。 傅蛰的诗风在新浪网上有三个诗人可以对比,一个是闻小泾,一个是女诗人纯子,他们有相同之处。 说实话,我对他们的诗风并不看好,觉得生硬、干巴。他们并不追求语言单行的意义,机敏、谐趣、灵光他们都不追求,他们追求的是故事整体的哲理和意蕴。 但若感诧异的是,新浪网也有那么多读者喜欢他们。 于是继续观察他们,当他们写出风格迥异的诗时,例如那次对闻小泾,我心里就惊愕与赞叹互存,那其实就是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 对这首傅蛰写的诗,我同样是惊愕与感叹的感觉,他怎么能写出这种诗?! 这首诗全然没有那种语言被强行隔断,一句话分成几节、干巴生硬的感觉,一丝丝也没有。 只这个心灵独语全部是情节和细节,就令人大开眼界,且是从一个孩子嘴里说出! 《三点醒来》
七月某七
白炽灯卸下幻觉,关掉了稠白往事
物色,在酶促里,打醒车厢的柔和
姑娘,姑娘。
我要如何去警惕
即将冲入凌晨的火车
期待,某种意识 在忐忑里,先找到匹配的依附 鸣笛声唤醒漆黑,在黑暗里伏下 我要挣脱这副身体 对着裸露的月亮,起舞,起舞。 车窗外的老房子啊 早在一场出生里,被卷入了硝烟四起的胡同 让我卸下装备,钻出被捆绑的身体 它们在我失眠的夜里,为寻找出路,已经同归于尽。 毋庸置疑,七月某七的诗仍属于一种心灵独语,甚至是一种叙事。只不过这种叙事,以心灵独语这种形式向外散发。 心灵独语的魅力在于,它侃侃而谈,震颤空气,似在拨击心弦。它能消弥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让读者进入它心里,以求得一致性,和统一。 但在这些动情的后面,七月某七又人为的为你设置阅读障碍。或者就是她的才情使然。你想,当七月某七用大白话写出此诗时,读者明白是明白了,但也就没有了七月某七的这种媚惑性。那就是另外一个七月某七了。 感觉,七月某七是用人的抽象思维,描述事物,或者就是用她的主观意识,扭曲、变相、变形、错觉、潜意识、超验、等等描述事物。 还有一点,似乎在事物里,能提前看到事物的暗物质,或者发展后的必然景象,给予揭露。有一种令人讶然的超前性。这一点很象那个男诗人魔头贝贝,总是把谜面与谜底并列,然后把谜底露给你看。 总之七月某七的这种才情是天生的,是七月某七值得自炫的财富。 缺陷就是写的时间长了,未免单调。 夜(第十五)
夜
---给一个女人 我的母亲,总是喜欢在夜间捶洗衣物 在夜间,给我说她母亲的故事 母亲有一根圆木槌,和一把木刷 年轻的时候喜欢与人结伴,扛一只木桶 去大溪边,蹲一个下午,洗一个下午 他们一家七口,死了一个弟弟,母亲的任务 就是把一家人的衣物,洗清白 把一家人的命运,也洗清白 洗完衣物,母亲也会对着溪水面 清洗自己的下体,清洗长至青春时的贞操 那个时候,她的母亲还是一名农家妇女 还会为了生下太多的小孩,不知道如何养活而愁苦 她的母亲,一个喜欢穿红色短裤的女人 孕育了我的母亲,并让我的母亲 又孕育出了一个女人深入骨髓的悲哀 在诗人堆里厮混,在诗海中打旋,真的,无人写过这样的诗句让我看。 她的母亲,一个喜欢穿红色短裤的女人 孕育了我的母亲,并让我的母亲 又孕育出了一个女人深入骨髓的悲哀 太隐密,是那种世代之所以往下传袭的隐密,它存在于我们的深层意识里,让我们错愕、叹息、以至于让我们感到渺小,小到尘芥。 所以当它大白于天下时,它还是令我们轰鸣、诧愕、及至震撼。就像我们已知的结果,它说出来了,还是让我们始料不及。 另外,我对诗的尾句也赞叹不已,它是往下的传输、却变为一句双关语,十分巧妙。但在我们的思绪中,仿佛仍是上面句义的延伸。及至梗醒过来,才发觉它讲的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双关语,我不得不赞赏它的影射功效。和上述一起,这是给我的两个回合震颤! 父亲和他的玉米
◎吉林张晓英
玉米下种的时候 正赶上天旱 一锄头深的干土 父亲急的恨不得把天捅个窟窿 可他还是一埯儿一埯儿的刨深坑 两粒三粒的下种 厚埋 他说:老天饿不死勤快人 半个月后 下了一场透雨 玉米苗噌噌的往外钻 看着这些小苗 父亲乐了 “六月连雨吃饱饭” 父亲顶着雨趟着露水 走进没腰深的玉米地 “咔吧咔吧”的掰着水杈 等刚直起腰弹弹烟灰的功夫 秋天又到了 父亲从一块玉米地到另一块玉米地 俨然是一位将军 而父亲的玉米 棒棒都是他骄傲的士兵 无法讲清神奇的双关语对人的印象该有多么深刻:等刚直起腰弹弹烟灰的功夫/秋天又到了。只觉得,这一承上启下,物换星移,星移斗转,有一种神秘的味儿,刹那间闪亮我们的心空,让人惊诧莫名,莫可名状。 探究清楚,我知道这是诗人独特的心智,在诗中的展示。诗中只要有一处,足矣。因为超过一处,我怕它的震撼力喧宾夺主,而影响整首诗的艺术性分布,即局部影响整体。 诗歌中,情感得有节制,亮点也得有节制。
五只手套
◎ 张作梗 五只手套扔在风中。 五只手套沾满黄泥,扔在风中,刚好不能被风吹走。 五只手套,三只灰白,两只乌黑;它们 扔在风中,像五只被拔光羽毛 在尘土中扑腾的鸟儿。—— 五只手套,扔在风中,因沾满 黄泥而不能借助风势挪动,挤靠在一起取暖。 五只手套,两只姓王,两只姓李,还有 一只姓陈。——只因陈姓氏是个独臂者。 五只手套被分别抽走手指,扔在风中,像是手的遗腹子。 五只沾满黄泥的手套,扔在风中,多次在 风中欠起身,像是要向这嘈杂、 冷漠的钢筋水泥生活致敬。 这又是一次反抒情,即拿为人服务或使用的“工具”抒发感情,极尽复沓之能事,多层次、多角度,让人朦朦胧胧中感知主人公们的影子--这可以说是这类诗中特有的别致之美,影影绰绰的,不求纤毫毕现。不求全攻全守,只求大约就可。 有句话讲的好,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参与它的过程,而不是只求结果。那么这种写作手法,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反常之道,和由此形成的形式。 这种把万物之灵的人晾在一边,极尽折射之美。尤其值得我们青睐 拣土豆的女孩 ◎ 嶙 峋 她的胃需要一个土豆,像青蛙需要一声翠色 只要一个小小土豆,布满芽眼 像她那样灰白,她就会笑起来 残存的土豆离开她的脚步,往土地深处移动 她在土地表层,被饥饿暴露无遗 她越走越缓慢,越走越轻盈 像一片羊蹄叶或 一篇社论鲜红的题目 一个孩子需要一个土豆来扶稳她的脊椎 她的蜻蜓 远方万家灯火,远方是祖国的核心 土豆微不足道,一个孩子的胃微不足道 她站在空空土地,忘了弯下腰 而残存的土豆继续往土地深处移动 继续往安全的深处移动 没见过这写法,这写法是新鲜的.即人与土豆的对决中,把土豆也拟人化。一般的写法都比较单纯,写人就写人,拟人化就拟人化,没见过合二为一的。这就造成了一种效果,即土豆的参与感,和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愈发和人过不去,对着干。从而加深了小女孩对它(土豆)的渴望值。 同时它予我们的艺术感觉是什么呢?是一种神性的缥渺感,可能与它的虚拟性有关,因为是虚的,所以看起来很缥渺。再个还有一种“非常浪漫”的感觉,这个感觉是针对作者的,觉得作者非常浪漫-- 可好像又不能这样冠名,因为事实是非常残酷的,总之,想不起来恰当的词汇来为作者这个手法命名。 感觉,诗人们越来越不老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