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度诗歌大事回顾——南方日报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年度诗歌大事回顾——南方日报版2012-01-10


--------------------------------------------------------------------------------



 诗歌的时代面貌正在翻转,而2011年便在这个翻转过程中。

  太多个“诗坛十大事件”的榜单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但有几点我们不可忽视也不可逃避。“诗歌”这样一个曾经“贵族式”的文学场域,正扩展它的边界。无论由内而外的普及还是至外向内的跨越,诗歌在2011年,无疑被更多人关注着。

  诗坛事件此起彼伏,无论是培养孩子诗心的“小学生诗歌节”,流转10多年重归诗歌界的诺贝尔文学奖,还是从论坛转移至微博的“世纪诗典”,或是周云蓬成功实现他的“诗”与“歌”的跨界,这些事件的背后都代表着未来诗歌发展趋势:普及、主流、新媒体和跨界。

  培养诗心从孩子开始

  关键词:普及

  代表事件:小学生诗歌节

  不知从何时开始,诗人似乎变成一个略带贬义的词汇,仿佛这只是一群文艺青年圈子里的游戏。对于诗歌,普通人抱着看客的心理,或是捧得太高,仿佛对诗歌就该供奉神坛,敬而远之;或是贬得太低,将诗歌看作是无病呻吟的典型病症。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主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广东省作协承办的小学生诗歌节出现在今年许多诗坛十大事件的榜单中,其实是对于诗歌普及尝试的一种肯定,消弭家长、孩子对于诗歌或敬而远之或避之不及的“恐惧”。从小学生诗歌节开办之初,就不断有人有此疑问:小学生写的诗能好到哪里去?事实证明,在这届小学生诗歌节收集到的2万多首作品中,确实不乏令贾樟柯、郎朗、汪国真等文化名人震惊的优秀之作,小学生恣意磅礴的想象力和精准纯净的语言早已超越大人们的想象。

  然而,找到这些有天分的小诗人只能算是小学生诗歌节的“附加值”,与一般的诗歌评奖不同,这个活动并非意在挖掘诗坛后辈力量,甚至奖项的评选说到底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鼓励。在小学生诗歌节举办之初,主办者们提出的口号就是:“我们负责培养诗心,而非培养诗人”,正如著名诗人舒婷给小学生诗歌节的题词:“萌发诗苗,志在未来”,释放未经污染的想象力,建立好文字的标准,这是大人们应该为孩子做到的,也是应该为孩子做到的。

  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说,小学生诗歌节可看作是一场美育的社会试验。两千年前,孔子提出:“不学诗,无以言”,作为汉语最精炼的语言形式,诗歌的作用不仅在于教会孩子何为诗,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何为美。诗意是美,诗律是美,诗句是美,诗心也是美,在孩子尚未失去对语言天生的敏感之时让他们充分享受语言之美,并发自内心地接受这种纯粹的美,这便是向美的历程出发踏出的坚实脚步。

  中国诗人比小说家“玩得更自在”

  关键词:主流

  代表事件: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6日下午7点,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而另一位呼声很高的候选者则是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诺贝尔文学奖在小说家们手中流转十多年后,这个世界瞩目的文学奖终于又将目光投向了诗歌与诗人。

  放在中国文坛来看,诗歌或许很难称得上主流,甚至只能是孤芳自赏的“阳春白雪”;但如果放在世界文坛的维度去看中国当代诗歌,诗人们则颇具自信。诗人伊沙说,诗歌在去体制化和去商业化这两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距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也相对较小,所以,中国的诗人比小说家或别的作家们玩得更自在、更自足,玩得更有名堂、更有价值。

  网络成为诗歌的原生现场

  关键词:新媒体

  代表事件:网易特邀诗人伊沙以微博开设《新世纪诗典》

  进入21世纪的头十年,中国诗歌的第一现场已经转移到了诗歌论坛,网络的崛起力挺了诗歌审美意识形态的更新,一些未名诗人们纷纷登台亮相,也带来了一场众声喧哗的盛宴。

  在当前这样一个“微”时代,先锋诗人伊沙在网易微博开设的诗评选“新世纪诗典”专栏,这无疑是中国诗坛近年来最值得重视的“风吹草动”,因为微博这一新兴媒介形式正被诗人们所熟悉,他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评论”与“转发”的对话和互动之中。

  “诗”和“歌”的“碰撞”

  关键词:跨界

  代表事件:周云蓬因情歌获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当代诗评家吕进曾这样给诗下定义:“诗是歌唱生活的最高语言艺术,它通常是诗人感情的直写。”在2011年,“诗人”这个称谓有了更广阔的外延,同样“诗歌”也与民谣、摇滚等当代艺术实现“跨界”。

  “音乐不在空中,它在泥土里,在蚂蚁的隔壁,在蜗牛的对门。”这是属于周云蓬的浪漫。“没有窗亮着灯,没有人在途中。我们的木床唱起歌儿,说幸福它走了。”这是属于周云蓬的情歌,也是他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诗歌奖作品。作为跨界“诗”和“歌”两届的风云人物,他正通过自己一些新的创作方式将诗和歌的血缘关系重新修复起来。

  “在‘诗歌’已经变成了一项稍微带些贵族性、时尚性和高端性小众活动的当代文化语境中,”诗词“和”歌赋“相结合的艺术活动或许成为一种可行的尝试。”在周云蓬眼中,每种艺术方式都有自己的功能性,民谣就是让诗意重新回归到生活里。不仅是民谣,戏剧、摇滚、美术等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正在与诗歌“联姻”,当这些诗人、艺术家以及流行文化的创造者们勇敢“跨界”时,意味着另一种诗歌普及活动的展开。



作者:吴敏 蒲荔子  编辑:NS  来源:南方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10 19: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9:28 | 只看该作者
青鸟 发表于 2012-1-10 19:11
学习了!关注!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19 07: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3:53 | 只看该作者
碧青 发表于 2012-1-19 07:52
学习!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2 15:0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