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学习了!{:soso_e179:}读完有几点想法,希望老师可以指点一二:
一、关于本体、存在。法国先锋派作家,艺术家科克托说过“不要伸手拦车,你会在赢得了时间的同时,失去时间。”时间是感性的量化的存在,打车的人在“节省”了时间的同时,已经失去了他所“节省”的时间,这种存在只有在感受它的时候它才暂时性的存在,否则它就是“存在”的概念,而事实上重要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真正的存在无处不在又四处流动,当你试图接近,它就马上溜走,但同时它又有某种强大的在场能量,激发你去探讨它、经验它,迫使你做出各种意义上的实践,迫使你继续生活,从某种更高的意义上来说,存在和存在所带来的一切都部署在虚无的范畴里面。存在是一种经验和想象的混合,它不是具体的人、事、物,不是事物内部存在的某种物化的坚核,确切的说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关于存在的单纯意象,一个永远无法出现的非实体,或者说——它比虚无更少。 我们总是经常触碰到虚无,可是却很是感受到存在。因此我们或许要弄清一点,我们到底是该追问存在?还是追问一种存在感?当代诗歌如蒋浩的《说吧,成都》就尝试用琐屑的口语去抓住后者,而事实证明这是成功的,是充满诗意的,这种琐屑的诗意很多时候和对本体、存在本身的追问是不尽相同的。
二、关于语言。老师这里对于语言的思辨,其实和古人所谓“得意忘言”十分类似,而结构主义者则认为之所以可以得“意”并不一定是因为“意象、沉默在言说”(以个人愚见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神秘),正如“明月”这个意象背后是整个古典诗歌语言的底蕴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读诗得“意”,恰恰是因为语言在起作用,读者背后的语言体系和作者写作的语言体系产生了碰撞,“诗意”由此迸发。
三、关于操作和纯客观。诗歌当然不只是“游戏”,但是把“实验”和“游戏”混同,或许是人对于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诗观的重大误读,二十世纪哲学语言学转向后,人们认识到,以语言为代表的符号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也就是说,语言不是简单的工具,作为主客观之间的桥梁,主体认识的世界是符号尤其是语言加工过滤的世界。因此,改变我们的语言,其实就是改变我们加工过滤世界的方式,表现在文学里面,改变我们的文学语言,就是改变我们想象世界的方式。
个人的一点拙见,有浅薄之处,还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soso_e181:}{:soso_e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