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诗歌的“标准”问题 我觉得不管诗坛怎么败乱,诗歌文本终归是并没有失范过。诗歌怎么会没有统一的标准呢?就像人的道德行为怎么会没有规范呢?孔子的《论语》就是,你不去读当然就没有规范。诗歌的规范文本在大学中文系里边也几乎没有,但网络中,书店里边有啊,你可以读啊。至于你读不懂不得要领那是另外一回事。也还有一种情形,一些人在理论上似乎并不系统通晓诗歌的什么标准,却能写出好的诗歌来,就如西方早期有一位散文家,他终生写出来的美文只是在去世后才有人命名其为“散文”。 洪迪的《大诗歌理念和诗创造美学》里边的一句话:“诗歌是人用生成性语言审美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生存方式。”关于“生成性语言”,个人所有的诗歌点评所启发讲解的都无不是主要侧重这个问题。 “审美地”,洪迪在古典诗歌文论的“意、象、情、言、韵”这五美的基础上系统综合化概括为“诗歌四维美”。论述过程中,所涉及的个别重要的概念及诗歌文本文论的范畴有着其本人自己的界定,阅读的时候要仔细辨析。我们还常常看到甚至用于界定好诗标准的N美M美,这也都无关紧要,除了一些胡说八道以外,正确的理论会殊途同归。 洪迪诗歌思维(或四层)美的简单理解:
一 意蕴美(从意义到意味儿):要能用简短的文字在极深广的层面“有意味儿有趣味儿”的感悟揭示生命的本真和谛听人生生活的真理。道理越大越美!小道理不行,没道理就是废话诗。 二 情感美(中介与内驱力):包括冷抒情。有一些好诗,别人读了被感动痛哭流涕,而你读了无动于衷,这说明你没有读懂这样被语言技法遮蔽的“冷抒情”诗歌。诗的情感美是诗的灵魂,是“诗美创造的生命之水、原动力与内驱力”。
三 形象美(诗美时空的幻象):诗歌艺术不要直白的说教。诗所使用的多是具有象征意义和暗示意味的“意象”表达作者的情思。读者读的时候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再创造”,幻化出美丽可感的时空幻象——图画儿(可整体画面,多零星画面的碎片形象),与其所要表达的情思共同构成所谓的意境。有人夸张说,好的诗歌是可以演出的!有形象才能“及物”,避免“宏达叙述”。 四 形式美(生命律动的外化):诗歌可听,在如音乐般的优美的旋律中诱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诗歌的分行文字可视,便可从中创造出建筑美来。近年来有人又提出“语感写作”,很高难。
这几点也可谓是写好一首好的诗歌的基本要求和方向,是衡量诗美纯度的标杆。倒数下美不如上美;一美不如多美。全美方为上品。 关于“把握世界”,就是诗歌要了解自然、认识社会、感悟生命的本真、谛听生活的真理。这也就是诗歌的最高使命!诗歌要有思想意义,也就是诗歌的意蕴。诗歌的“意蕴美”是“诗歌的四维美”之首。诗歌的“意蕴美”才会令诗歌“凝重深刻”。而诗歌意蕴的深刻凝重是诗歌实现“潇洒大气”的关键和前提。至于诗歌“思维美”之间的关系,篇幅关系,从略。 归根结底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思维美”都要通过语言来实现。所以古文论讲“五美”:“意、象、情、言、韵”,有“言”在其中。语言修辞在诗歌的精神建构、文本建构、技巧建构中都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所以它可以说是凌驾在诗歌“思维美”之上的一个绝对的标准。钟嵘的二十四诗品,也多从诗歌的语言角度界定诗歌的风格,可以去研习借鉴。语言是形式问题,诗歌的优劣要看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情形。 关于洪迪的“生成性语言”问题,在这里再啰嗦几句。读诗和赏画儿听歌曲不一样,读诗就是“看语言”!“四美”也好“五美”也好,归根结底要通过语言来看,所以洪迪把“语言美”问题融进“四美”讲的同时,另外还用了很多章节谈语言语言技巧及与语言相关的问题。 “生成性语言”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诗歌语言对日常用语的“超越性”;二是诗歌字词句章的自组织状态和篇章整体的完美性;三是诗歌必须具有再创造性。没有“再创造”空间或再创造空间狭的小诗歌根本就不会是好诗,遇到这样的诗歌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去解读你的诗歌!因此很多朋友说我偏激,这很对!我不是非要你把诗歌写的谁都读不懂(我解读的多是这样的诗歌),我是想你不要总是写一些白开水!我不管你是管理员还是版主甚至有的还是名诗人,不管在哪一个论坛,你讨厌我我就鞋底抹油。多数情况下还是勉强被容忍着的情形。第“二”个问题好体会,字面上看还是进入阅读,一些诗歌头不像头尾不像尾中间措辞建行都乱七八糟的,怎么会是好诗呢? 关于语言的“超越性”问题,我们在点评诗歌的时候,举凡谈到的“手法”问题都是!首先是写诗要用“意象”;第二是要善于运用必要的修辞方法;第三很重要,诗歌的“语言”是非语言,要适当突破语法,学会语言变形术(这个个人发现一些中学生都会,而一些成名的诗人反倒怎么教也不会。这个东西可能和写手的先天素质有关。);第四点就是追求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等。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语言的“超越性”。 雨中的事物/文:刘华明
在西风的鼓噪下,雨水们相见甚欢
飞翔具有协调统一性,坠落是相互依附的理由
相聚和别离均无遗憾
枝头的鸟鸣是绿色的
需要反复悬挂,和雨声搭配出售
你要的浪漫在暮色里此消彼长
西边的彩虹刚好
一组龙挂像英雄出世
天上人间,断点传送的凉意需打包后寄往他处
闪电不会照亮一切,村庄的暗影里有花朵悄悄开放
白色是春天死亡的见证,红色是那朵玫瑰在雨中香消玉损
而彩虹不会此时出现,七色的桥面禁不住乌云的重负
燕子按照惯例穿堂入室,反扎罗裙的女人有出逃的迹象
露珠在麦子的头上来回翻滚
东去的流水继续着宏伟的篇章
一群孩子在村头打闹嬉戏
把我内心的波澜弄得风生水起 本来,一首诗歌的解读可以有多种适当的但却是不同的楔入角度。这里,我想到要就刘华明的这首《雨中的事物》重点说说诗语言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的第二条,洪迪是这样讲的:“适度突破原有语法,创造具有惊讶效果又可以被接受的语词排列组合方式,创造新的句式。”因为要完整的解读一首诗歌,其它反反复复谈过的内容也就只好在这里交叉一下,也可以看做是关于诗语言超越日常用语实现诗歌语言“超越性”的一个小总汇,更较为集中地谈一下关于诗歌的“语言生成性”问题。洪迪反反复复地强调说:“诗是人以生成性语言审美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成性语言”,用洪迪的话说就是具有“创造性的”诗性语言。“创造语言”,在解构破坏语言的同时重新组合创造新的语言,是诗歌赋予诗人的“特权”。没有语言的创造就没有诗歌。
诗语言对日常用语的超越性,洪迪做了较为细致的总结,诗语言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基本上总结为四条。
第一条: 尽可能地使用和创造意象,增强语词的隐喻.象征.暗示的功能。
阅读刘华明的诗歌,表面上尽是日月星辰,山川木石,风花雪月,鸟兽虫鱼。你在诗歌的表面上根本看不到他所要对你讲的道理。你必须仔细认真地玩味那些个物象所寄寓(隐喻象征暗示)的情思——意象,才能悟出其中的奥妙。这样就避免了直白。美,嚼透之后更感觉美。《雨中的事物》中的“雨”就不单纯是物,而是乡村“人们”的象征意象!这样讲这样解读有的读者可能感到很奇怪不理解,这就正体现出刘华明诗歌语言的创造性超越性。现成的语言就有“人潮如涌”“人山人海”等,诗歌用“雨水”象征世上的乡村的“人们”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们来看看第一段:
在西风的鼓噪下,雨水们相见甚欢
飞翔具有协调统一性,坠落是相互依附的理由
相聚和别离均无遗憾
“西风”通常是凄风,在这里是人生环境条件的暗示;而“坠落”是对人生的本质性的怎样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呢?!“飞翔”指人的一致性的活动。“相聚”“别离”则更是人的常有的现象和变故吧?我是这样理解的,当然不排除你有自己的理解,因为诗歌见仁见智,更何况当诗歌被“意象化”时,更可以有多层面多角度的视点和理解。照我的理解我们来看最后一段:
露珠在麦子的头上来回翻滚
东去的流水继续着宏伟的篇章
一群孩子在村头打闹嬉戏
把我内心的波澜弄得风生水起
“露珠”是“雨”水微小短暂的凝集,隐喻暗示个体的人生的短暂;东去的“流水”的“雨”水的汇合,则是生命的整体的永恒的滚滚涌流。“一群孩子”是新生命天真烂漫幼稚的开始,最为能点破题旨,说明“雨”就是“人”!而“把我内心的波澜弄得风生水起”还有更多的理由,那就是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讲的:社会生活中名与利的不幸和爱情家庭生活中的痛苦。
枝头的鸟鸣是绿色的
需要反复悬挂,和雨声搭配出售
你要的浪漫在暮色里此消彼长
西边的彩虹刚好
一组龙挂像英雄出世
天上人间,断点传送的凉意需打包后寄往他处
闪电不会照亮一切,村庄的暗影里有花朵悄悄开放
白色是春天死亡的见证,红色是那朵玫瑰在雨中香消玉损
而彩虹不会此时出现,七色的桥面禁不住乌云的重负
燕子按照惯例穿堂入室,反扎罗裙的女人有出逃的迹象
第三段,“雨中的事物”“鸟鸣”是借用“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说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名”,“雨声”是暗示追逐名誉过程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喧嚣”。“打包寄往他处”的是货物,是指的“利”,“凉意”是亏本的忧伤。“彩虹”是虚妄的希望。“龙挂”是摧毁希望的变故。
第四段“雨中事物”写个人的及家庭生活中爱情的不幸和家庭离散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洪迪关于诗语言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的第三个途径:“凭借联想. 想象与幻想,采用不同于抽象思维逻辑的意象思维逻辑,并使两者协同作用”。 当一首诗歌被阐释后,你发现诗歌所讲的这些个道理完全可以用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完成时,这样的诗歌就是意象逻辑和抽象逻辑协同作用得协调的结果。刘华明的诗歌,几乎首首都是这样的情形,实实在在是独具特点难能可贵!
洪迪关于诗语言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的第二条,是这样讲的:“适度突破原有语法,创造具有惊讶效果又可以被接受的语词排列组合方式,创造新的句式。”也就是所谓的“语言变形”。这在刘华明的诗歌中俯拾皆是。比如这两句“枝头的鸟鸣是绿色的/需要反复悬挂,和雨声搭配出售”,就非但是突破语法,而且先是“通感”后是“徉谬”。完全可以有理由说,刘华明的诗歌在诗歌语言的创造上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是轻易无法跨越的高栏。半生读诗,个人所见中,其创造性的高度独特及其终始如一的一贯性,绝无仅有!
洪迪关于诗语言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之四:“通过诗的整体结构,创造氛围,建造四维诗美时空,追求诗语言在蕴涵上的感悟启示性与层递衍生性,在形式上的音乐美与建筑美”。刘华明的诗歌我读过百首,粗点细评已近100首,关于这一点,有的说过许许多多。
洪迪的“四维诗美”即“意蕴美、形象美、情感美、形式美。”《雨中的事物》中以缤纷的意象,凝结成对人生对生活痛苦的认知和理解的意蕴,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其诗歌语言的字词句段篇的高度协调统一给读者带来的阅读快感,这些,不正是洪迪所谓的“四维美”的具体体现吗?毋庸置疑。还有比如应该熟练掌握的具体方法:以小见大、留白、佯谬、通感;语言的奇化(陌生化)如童话视角、夸张、虚拟、写幻觉错觉、荒唐荒诞、魔幻、远取譬;还有更高难的如诗美时空建构的时空互化、主体泛化、主客互化等。个人曾不耻浅陋冒昧整理成《诗歌原理举要10篇》,大多都以发在这个版面上,初入诗门者不妨一读,不客气的讲那是你的启蒙教材!不可多得! 总起来看诗歌语言技巧越高超越好,没有技巧就不会有好诗,诗歌就不会产生出“四美”“五美”,这就是标准!一美不美就脱离了诗歌美学的文本规范,失去了标准,就是文字垃圾。 原则上说,我是个外行,这些体会不是一两篇文字就能弄全弄系统的,但是大致也就是这些内容,否定这些你就是在抱残守缺!苦恼的是常常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几年下来看多数诗歌论坛“兵多将广”,我希望大家都还是谦虚一点,多交流,不要老子第一,哪一位都是活到老学到老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