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解释就是对诗歌本体的解析和追问
——解读沈天鸿《海的解释》
黄土层
沈天鸿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他是中国现当代少有的形成自己完备诗学理论的探索型加学者型才子。所以,我们解读他的这首《海的解释》多少有些“关公门前耍大刀鲁班门前弄板斧”之嫌。个体体悟性的差异或许可以弥补诗评千篇一律的平庸,而免于无效。正是念及这一点,才敢斗胆写出这么一段,对自己学习体会的安慰和对肆意放言的壮胆。自从接触现代诗以来,我一直思考古典诗歌的传统资源、现代西方诗歌技巧和方法以及成型中的中国当下现代诗歌的实验和实践。此三者的合理拆解、疏松、吸纳和重组,必定关系到中国现代诗的发展命运。那么,何人可以担当起这个重任呢?在中国这样的人不多,沈天鸿为其一。有沈著《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为证,令人击节。在既有的学理基础上承继、颠覆、求索、修葺和整合,形成一个理论体系,还得继续往前赶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被人称为“在即将崩溃的悬崖上保持危险的平衡”。
苍耳先生曾经评述说“沈天鸿是在深入研究八十年代以来现代诗创作经验和文本形式的基础上,对现代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诗的形式和技巧——作了系统而精辟的阐述。他不仅注重区分和鉴别古典诗技巧与现代诗技巧的质的分野,而且对受到盲目崇拜的西方诗学技巧理论(如结构、反讽等)进行了独到的反思与修正,从而解开因纠缠不清而悬置已久的理论死结,……成为中国理论诗学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成果之一。”事实上,他也的确形成了自己的诗学理论。其核心是“依据现代诗形式和意义不可分离、形式意味着意义这一特质,从形式开始,将意义作为作品形式结构的功能之一来研究。这样才可能从诗学上打通困扰诗界的意义与形式的“脱节”这一本体性难题”。“1988年沈天鸿提出的“反抒情或思考”这一“现代诗截然区别于前此一切诗歌亦即广义的古典诗歌的特质”。抓住了“技巧即思想,思想即技巧”这个“纲”,便可以把握诗人一系列现代诗文本的内在灵魂。”
而在沈天鸿诗论随笔《诗歌的三个问题》里,他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本体总是被遮蔽,并且它本质上也是不可见的。但使它在具体事物中被呈现被揭示,在沉默中通过沉默而言说,正是诗歌这一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诗歌能够对不确定性加以确定的根源所在、方式所在、本质所在”。“作为诗人,必得先承认有“本体”,然后才能有对于本体的“诗意的追问”,有本体性反思”。
有了这样的阅读背景,我们再来看这首《海的解释》。
这首诗歌既有感悟式也有思辨式的诗学技巧,将海,这个既具象又有些抽象的自然物的本体打开了,在此有海的本体论,有人的本体论,也有诗歌本体论的追问。首先,题目叫《海的解释》,而不叫《海》。并且开首就将诗人的主体性放了进去,“我”是讲述者又是阐释者,这样就注定不是海的独白,而是诗人对海的解读和解释,同时在文本上实践着对诗歌本质的探求。其中有主观臆断,也有自然呈现。但通首读完,其思想和技巧是不分的,海、人、诗在“思”的考察点上是不分的,只有诗歌才是目的,其他都是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许多人看见风景,而我/看见海”
第一节将“我”与“许多人”的视角分开,将“海”与“风景”分开,凸显我和海的不落凡俗,并几乎对等的主体性。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很好地表达了海就是海,不是背景,不是点缀,不是风景的一部分。并且“我看见海”,我也不是许多人里的一人,而是特立的自己。即便如此,诗人也没有狂妄到把自己就马上比拟为海。而是有所区别。
“它与我想象的
不完全一样,它不适合做梦
也不适合弹奏
它呼啸着退去又复来”
海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人几乎无法比拟。人敢拿海做梦,简直比梦想还梦想。也即海的浩瀚和无垠,是人不可以随便梦想的,不合适。大海时刻处在喧嚣之中,它有波浪翻涌的琴键,但不适合弹奏也不必弹奏。大海本身就是旋律和音乐,它的浩淼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它的韵律感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海洋潮起潮落,人只能望洋兴叹。“我”看到海,走近海,也在一步步了解着海。
“没有人饮用海水——
它里面有盐,气味像血
但滋味是苦的
它自说自话
就像它哪儿也不去
它只说给自己听,仿佛
自身就是目的
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
成为海的必需元素
那些正在游泳的人
也仅仅是泡在海里”
再次证明海是一个自足的系统。自此我们看到诗人没有用“意象”甚至“语言”,而是用完全叙述性语句,对海立传。海中的盐我们取不出,对于海水我们也加不进去自己,海一直呆在海的地方,自身就是目的。沈天鸿发现的海,就是这样一个海:自足,浩瀚,逍遥,无所依傍。但这只是说海吗?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大道存焉的精神之下,海、人、诗歌的精神贯通。
“相对于海
一个人什么也不保存
这就是我们
饥馑与渴望的原因”
这一节的意思大约是说,大海保存了很多,所以成其大,被叫作海。而人不能如此保存和吸纳,因此常常处在“饥馑与渴望”的状态。这有些陌生的“海”是“本体”,是“存在”。 它“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只有这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形而上的空间(未成“形”之物只有“空间”),才产生并释放“诗意””。它折磨着我们也吸引着我们,去探究。
“很少人懂得这一点
我幸运地是其中之一”
这两句起初阅读的时候,觉得不是诗。即便在散文里也不是受欢迎的。倒像是自我鉴定里或在招聘履历表里的自我吹嘘。一首诗的表意应讲究含蓄蕴藉,不是如此直露的表白吧?对中国现代诗歌具有深度研究的沈天鸿先生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带着这一疑惑,再读了几遍这首《海的解释》,才发现自有玄机。开头说“海不适合梦想,也不适合弹奏”,“ 没有人饮用海水”“没有谁能把自己加入进去/成为海的必需元素”,人与海的距离逐渐加大,到自卑的地步。但终于有人发现了海的本体是“对什么也能保存”,这个秘密是谁发现的?当然是诗人自己了。这里有一种不打算自抑的自豪感,需要好好抒情一下子的。但是诗人讲究的“冷抒情”,于是就成了这样的一个表述了。可见,“非诗”竟是最好的冷抒情。
“海没有赝品。”
这不仅是说海的容量上的不可复制性,更在于说海的精神气质上的不可复制性。海就是海。谁也不能冒充海,哪怕海枯石烂。
这首诗是在解释海吗?是的。无一句无一节无一份情感不是在说着海。但又不是。无一句无一节无一份情感不是在说着人。说着那个自说自话自己就是目的的人的秉性。但不止如此。无一句无一节无一份情感不是在说着道,即那个折磨着一辈辈现代中国人去探索的现代诗歌。“技巧即思想,思想即技巧”。我们无法分开哪一句是技巧,哪一句是思想。它们一而二二而一地被诗人编织在诗歌这件丝织品里。沈天鸿先生一向反感于后现代诗歌主义者的“反本体”(包括哲学的本体和人的本体)和失去“所指”的“能指”的游戏和狂欢以及“诗歌止于语言”的偏狭诗学观念。而用《海的解释》这首诗一次性全方位地驳斥了后现代们在诗歌路上的歧路进入和迷途沉醉。
苍耳先生在《在即将崩溃的悬崖上保持危险的平衡----沈天鸿与现代汉诗艺术》一文里说“如果说白话新诗运动是在语体上偏离古典,那么“沉钟”、“新月”等诗派则是在语质上回归汉诗传统;如果说李金发、穆旦更多的是在语型上探寻欧式,那么戴望舒、痖弦则倾向于从语韵上挖掘母语的潜质;如果说朦胧诗意味着现代意识对一个民族的启蒙,那么第三代诗歌则延续着现代诗人对汉语精髓的渴求与炼丹。冥冥之中,仿佛有一个神圣的约定,几代中国诗人都奔赴在领受与镕炼汉诗母语内在光芒的召唤之途。”沈天鸿正是这样的诗人兼理论家。
这样的论述是精辟的。具体到这首《海的解释》,海的解释就是对诗歌的本体的解析和追问。它是借用海这个物象,在阐述中国现代诗歌的艰苦探索之路。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海被选中,通向诗歌。
备注:本文参考文章有:
1、 苍耳《在即将崩溃的悬崖上保持危险的平衡----沈天鸿与现代汉诗艺术》
2、 沈天鸿《诗歌的三个问题》
特此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