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丽* I4 k3 L, {9 Z! _
奎奎( q$ c Q6 t, l* p* h: p1 D5 H
% F' ]; B5 e) @! z/ m ?
昆仑山的绿色地毯上# [9 I3 F6 s5 u s0 T* Q) c/ B
飘起了袅袅炊烟 ( v }: Z5 j' L
草场上最美的花朵——小古丽
/ Q( g% e1 f& x* ~ ], v; U, i1 H 赶着羊群回家
/ n5 I* a1 g5 C
9 y# T; t. I: ]: A. `6 [) T 母亲站在地窝子边守望8 h7 N. a! Y3 I7 {8 _) {
她看见了小古丽
; ]; u9 q& c- g& M4 f2 |) B" @ 看见了羊群
# l- e" d- `! f# I' O, Q& I7 t: { 仿佛看见了过去的自己
! C, ]$ b( l# C- y* V% n
0 T( d0 N- N: i. I 小古丽和四五户牧民" z9 H7 M e& s L
年复一年织着五彩锦缎
, y/ t2 v1 e9 Q" {* e' L 锦缎里有青草 羊群- c+ ?- |4 M9 g# M8 X8 j T. ^9 _
还有雪峰、炊烟……
1 w' I8 |; C2 d$ A( d6 B) T. o" E
/ ~, W2 W- L9 }4 U7 c 山下住着城里人
0 f' {3 m+ K$ {* H. n 小古丽和牧民
; W" U% G) n, u+ @; E1 e7 [# r2 Z 玩不转城里人的算盘
; C, ?/ V2 ]6 e+ k$ | 这是两重天. X! x% o$ j" k% w
牧民住在彩云端2 B+ N$ ~0 c* X- F% U
1 N# X4 g' a. Q' x2 j* T+ a——我现在所看到这个的版本,应该是已经修改打磨过许多遍的了吧。我读来,感觉有点平铺直叙,有点平淡了——可能还是手法上的问题吧,感觉诗里面应有的冲突没有激发出来的样子。这首诗的主题应该是歌颂新疆地区独有的地理优势、民俗民风的,如果想要展现广阔美丽的地理环境,加上展现独特的民俗、淳朴的民风,就应尽力将诗中的意象打造成具有典型特征的新疆风情,并且明确一个目的:诗眼在哪里?也就是说诗的主旨在什么地方?前面的铺垫是为最后的诗眼服务的,尽量围绕一个主旨来写,会事半功倍。这是我的一点见解,供参考。
( s. G, Z. g& B# v) J握手问好奎奎,新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