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意中国红飞扬中国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意中国红飞扬中国风
从“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东成”看千年红木的文化表达
来源:中山日报 2013-02-16  


在诗人眼中,红木家具不仅是商品,也是文化。

红木案台上,众诗人灵感迸发,挥毫疾书。

    千年红木文化在时光的浸染之下,形成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诗人,走进“中国红木产业之都”——大涌镇,诗歌与红木的碰撞,再次擦出新的火花。
    千年红木文化在时光的浸染之下,形成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滋养着人们的心灵。经济的推力可以加速发展,而文化的感染力更像一只无形之手,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近年,“中国诗歌万里行”两次组织诗人走进“中国红木产业之都”——大涌镇,邂逅“中国红”,感受“中国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诗人,近日聚首大涌镇红木品牌企业“东成家具”,与千年文明展开对话,诗歌与红木的碰撞,再次擦出新的火花。
    ■红木里的诗意人生
    南国的冬天,温暖如春。在檀香万里、红艺千家的大涌镇,诗人的聚会更像一壶香醇浓烈的好酒,暖人肺腑、沁人心扉。
    1月29日上午,大涌镇东成红木家具展厅内热闹非凡,“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中山市客家商会”启动仪式在此举行。小桥流水、锦鲤穿梭、亭台楼阁、乐声悠扬,就连空气里也飘荡着红木的馨香。晓雪、叶延滨、祁人、杨克等近30位诗人犹如置身世外桃源,在鱼池边的红木案台上,忽然灵感迸发,挥毫疾书,留下了一幅幅翰墨精品。晓雪写道:“精彩绝伦 举世无双”,又赠企业主一句“爱在中山 美在东成”;衣惠春有感于客家文化,留下“惟德乐善”、“紫气东来”的作品;来自江西的诗人、书画家程维,更是勾勒一幅悠然自得乐享红木的画像……
    事实上,品一件红木家具,就如同欣赏一幅字画。欣赏字画要观其形、会其神、探其史、寻其源,而红木家具讲求材、型、艺、韵的有机结合,力与美的融合,简与繁的交替,同样给人带来无尽的思考与启示。
    广东省客家商会常务副会长、东成红木总经理张锡复认为,红木文化作为古今家具艺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代表了家具制作工艺的最高标准,并成就着一个个美丽的传奇。“红木家具具有材质珍稀、工艺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能够为精英人群带来高雅、精致、诗意的生活方式。”他说,红木家具在高品位、高质量的背后,透露出源远流长的中国风。
    ■文化镜像下的红木“新姿”
    红木家具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再运用独树一帜的方式体现出来,正是变有限的红木资源为无限的文化优势的关键所在。
    “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主任晓雪表示,红木与诗歌有很多互通以及相互启发的地方。通过红木家具这个载体,可以增添诗歌的内涵,令诗歌具有新的特点。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红木家具的文化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雕刻。红木家具的雕刻题材来源广泛,中国的诗词歌赋是其常见的题材之一,古典文化艺术的相互融合让红木家具的艺术魅力愈加深化。
    像东成红木家具,去年就突出红木家具文化艺术内涵为核心,祭出“新古典红木家具”旗帜。这是企业对中国文化艺术深入揣摩思考、进而重新诠释的艺术产物。而一直坚守的“顾客至上,信誉第一,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则蕴含一种着眼长远的企业修为。高远的目标、独辟蹊径的文化艺术诉求、精耕细作的不懈努力,构成了当下大涌红木企业追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表达方式。
    目前,大涌镇还在规划建设红木家具文化产业园,配套建设红木文化博物馆、红木文化长廊、红木家具文化中心,拟引进红木工艺品、青花陶瓷、刺绣、书画、茶具等具有中国古典艺术文化特征的产品集中销售,与红木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红木与诗一样可以“载道”“化人”
    古代常说“文以载道”,主要指诗词文章。而诗人们认为,红木家具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符号,同时还是艺术品,同样可以“载道”、“化人”。
    诗歌代表文学中的文学,更是文化的缩影。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认为,国家正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山也在建设文化强市,开展全民修身行动,而修身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化。
    他表示,诗歌在所有文学题材里面,与人的内心最贴近,学诗写诗,可以影响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进而提高人的修养,激发内动力。
    这样的观点得到了很多诗人的认同。晓雪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灵魂,而诗歌是灵魂的灵魂,集中反映文化的高度、文明的程度。他建议我市结合目前的文化强市建设、全民修身行动,从娃娃抓起,发扬中国诗教传统,让诗歌更广泛地走进课堂,寓德教于诗教。
    他同时表示,红木亦能“载道”。红木蕴含着千年的文化精髓,包括传统的儒释道文化,也包括福禄寿喜、梅兰竹菊等民间文化,都是可以让人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红木家具不只是一种商品,还是一种文化,一种有益的修身载体。应该让更多的人走近红木、认识红木、了解红木
■声音
用诗意生活方式打造理想之城
    从远古到现代,诗意地栖居,成为不少诗人和群众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诗人们建议,中山通过打造“诗歌之城”,进而建设 “幸福之城”、“理想之城”。
    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主任、诗人晓雪说:“诗歌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思想品位,铸造人的灵魂。”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诗人叶延滨说:“诗歌让人觉得安静、美好,爱诗的人幸福指数更加高。”而诗人祁人也表示,走过9年的诗歌万里行,踏足数十座城市,就是希望通过诗歌唤醒每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诗意地生活。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真的东西,不一定是善的,有很多善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有很多美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诗人的眼睛就是要去发现真善美,诗歌是完美和谐的统一。”祁人举例说,比如走进红木家具企业,琳琅满目的家具,在诗人的眼里,不仅是商品,还是由工人们用心雕琢而成的艺术品,诗人要从普通的劳作当中去发现诗意,发现美,同时将诗意生活传递出去。
    和过去不一样,诗歌已不仅仅拘囿于自我的情感体验和心灵低吟,开始介入并走向更广阔的生活。“诗歌万里行活动今后还将与各行各业全方位去对接,让文化更好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产业的发展中,用诗意生活方式打造人们所渴望的幸福城市、理想城市。”祁人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8 01:1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