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关怀的审美观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叶斌 于 2013-2-18 22:00 编辑

                                                                    人文关怀的审美观照                                                                          ——简评郭志理散文诗集《心乐播春》
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在社会阅读潮流呈网状辐射的情势下,缪斯女神似乎显得过于孤独与沉寂,诗歌的滋养敌不过物欲的诱惑,诗坛的神圣让位于地摊文学的庸俗,诗人的高雅追求转化为生计所迫的浮躁与无奈——“读诗的人是写诗的人”一度成为文学艺术界调侃自嘲的话题。然而,在曾经产生过《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的五千年文明古国里,在荆楚历史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诗歌的精灵仍在倔强自由地飞翔,诗歌的幼苗仍在执著悄然地生长,重建诗歌尊严已成为世纪之交文坛的必要与必然态势。于是,在曾经诞生过屈宋雄风的兰台山上,终于在文化的某种沉沦中,又昂起了诗歌的青铜头颅——我市青年诗人、市一中教师郭志理新作散文诗集《心乐播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无疑,它给我市文艺苑圃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心乐播春》全书分为“壮鼓、悲号、抨管、悟弦”四辑计89篇文章,它以散文的形式、诗化的语言,对历史人物、名胜古迹、自然风物等赋予了形象的描述和智性的阐释,在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与反思中释放出人文关怀的光芒,体现了作者独到的文化感悟力与表达力。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是诗中的“特种部队”。它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但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心乐播春》一书就其书名来理解,似乎是在咏唱心灵之乐曲的诗坛里播撒春风化雨般的智慧的甘霖。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捧心膜拜而去,献上朝圣者殷红的歌声”。而在解读和辨析其文本内容时,我以为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意象的情境中寄寓人文关怀的理念。“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审美范畴。它包括抽象的主观的“意”与具体的客观的“象”两个方面,“是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融汇与具体表现”(李元洛《诗美学》)。情境原指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契机,而诗的情境则是抒情主体内心活动的外观,它使诗人的矛盾心理得以客观化。如《仰望国旗》一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觉和超凡的联想,将“五颗晶星”幻化为“眼睛”,并由此营造出“血液”、“钟声”、“音乐”、“春雷”、“江河”、“田野”、“鸽子”、“雁阵”、“凤凰”、“啄木鸟”等意象叠加的艺术气氛,在视听和谐的弦乐中,完成 了人文关怀的张扬与精神理念的确立:“让钢性的旗杆浇铸我们的脊梁,让鲜血渲染的金星长成我们的心脏。”还有《南湖水》、《河床》、《龟鹤池》、《失水之鹅》等在意象积累中推出情境,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与呐喊。《海子河肉市场》则对人们无端虐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的野蛮行为,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愤懑与抗议。《仝百万》则对贪官的腐败行为和丑恶的灵魂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与鞭挞。《大亨与裸女》对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典型描述深化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性思考等等。总之,作者以艺术直觉和瞬间体验,将现实生活中的东西通过高速联想和幻想加以捕捉、浓缩、概括、提炼和剪辑组合,以新的感知方式把握世界的本质,从而充分地表现人的复杂情感,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复杂情状,凝集和升华生活溶解在作者心中的秘密。这种可贵的人文关怀情结通过作者大量的意象表述而向读者巧妙地传达了一种引人思索或警醒的理念。
   
     在诗化的意境中追求审美价值的实现。意境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使读者通过想像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是情与景、意与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在《黄昏雨》一文中,作者以“天女散花”、“嫦娥翩舞的绫纱”为喻体,高歌“以雨的形式抖落一天云霞”的瑰丽绚烂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审美意蕴的暗示与象征,同时也是一种畅达明快亮丽心情的流露与表达,从而在诗情画意中礼赞了“黄昏雨”的及时、圣洁、珍贵与可爱。在《岸与船》一文中,作者借助于“风吹柳絮的乐声”、“鲤鱼的舞蹈”、“河螺的号角”、“鹳鹤盘桓”等寓意欢快明媚的意象来反衬“船”艰辛抵海的曲折和搏击,而“船打上了海浩瀚壮丽的印章”,则昭示了一种人生历程百折不挠的信念与希望的追求。最后,作者以岸——母亲、船——儿子的隐喻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富有张力的象征情境或载体,从而也使读者在阅读文字符号到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朦胧美的质感及艺术美的享受。另外还有《瀑布与泉水》、《大树和小草》、《小溪》、《想像洞箫》、《兰台山》和《泰坦尼克号》等文,都是作者对审美对象的独特感知与细腻把握,给人以回味无穷的诗化的魅力。   
      
        在理性的心境中渗透历史责任的感悟。如果说这本散文诗集是以朦胧诗的形式为外壳包涵哲理的内核,那么这个内核就是“悟”的精髓——即对传统的反省,对历史的思辨,对人物的评析,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批判,对人生的警策等。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没有悟便没有创造,没有创造便没有进步。”“我永无休止地磨砺悟性,开拓悟的领地”,从而使悟的“庄稼的每一颗粒都使你食之有味,有所裨益”于是,在《布鲁诺》中,你可以悟出宗教迷信的“雾障”在新世纪里迷惑人心灵的痛苦及“启动响震大地的引”的欣喜;在《清除尘垢》中,你可以悟出当“尘世的网鼓满空间”时,“于他的心底萌生一枚新芽”,且“登上时间隧道向远方汲取圣水”的执著信念与人文理想;在《楼兰》中,你可以悟出“与一块灵石悲壮对话”的无奈及盼望,“枯木发芽、灵性的复活,绽放出久违的花蕾”的祝愿;在《吴用》中,你可以悟出做“一只风筝,牵引你的绳线在他人手中”的悲哀及农民义军“功败垂成”的绝症所在;在《王昭君》中,你可以悟出“净洁而灵性的芳”毅然出塞和戎的“美的永恒”;在《杨玉环》中,你可以悟出天生丽质酿成的美酒,却使帝王“酒后失重的头颅”,“撞出大唐帝国的裂缝”的教训;在《给水之家》中,你可以悟出“清甜之水”成为愈合我们诸多伤口的良药”的渴望,等等。总之,作者在诗文中从具体感知的事物或形象入手,注入了个人的感情选择与理性判断,并在象征体的外套上打上了一种世界观的印记,使理性内核隐现于一片意象丛中,吸引人们沉思的目光。从中,我们分明可以读出作者的历史责任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社会人文精神的思考。
   
    在语言风格上,作者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跳跃式意象群体。以电影蒙太奇的方法,采取暗示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段,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激发人们的想像力来填补大幅度跳跃留下的空白,从而达到了艺术焦点集中、言约意丰、尽幅波澜之效果。二是似人化的夸张手法。将直觉感知、感受情绪意象化,形成主体意象,主要靠拟人化来实现,这在诗文中比比皆是。而夸张的技巧则显示出作者超凡的想像力和诗人气质。如在《我睡觉的地方》中,“仰起嘴巴,天在讲演;垂下手臂,黄土地伸血管。舒一下懒腰,山岭在加长;打了个喷嚏,霓虹在伸延”等,这种非逻辑性流动转换、剪接、错位,使人如在梦一般的气氛中,有着超现实的荒诞色彩,这样便在建构诗的空间里弥漫着古代东方原始迷信的神力、自然力,飞扬着东方原始性格的力和美,展现了人类漫长的生命进程。三是通感中的移情技巧。作者借鉴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手法,在感觉上相互沟通和转换,词语上相互挪借和指代,以及实象和虚化的互相渗透,从而产生突破拘泥、翻空呈奇之审美功能。因此,诗句的含量骤然增大,诗的联想扩展了诗歌疆域,进而组成和谐的语言新秩序,使诗歌语言获得前所未有的弹性美和韵味美。

        诗评家赵国泰说:“一首诗不能给人一个敏锐的新质点,势必遭到我们视觉的放逐。”郭志理的散文诗大都以朦胧含蓄美见长,并具有特定的审美效应。但是,在诗的感知方式与表达技巧上,由于偏重于潜意识的内心感觉世界,因而造成了晦涩难懂的语言障碍,堵塞了读者理解领悟的信息交流通道,从而也多少减弱了诗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为尽量减少这种遗憾,应在诗歌创作中做到内容上深刻与流畅的统一,语言上创新与通俗的统一,使诗歌的作者与读者队伍不断扩大。我们期待着作者奉献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新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2-20 10:28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新书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8:13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2-20 10:28
祝贺新书出版!

谢谢版主的关注!欢迎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6 20:4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