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拆“枪”》看佳作与想到、做到的间距
张无为
写出佳作是所有作者的夙愿,没错。何为佳作?怎样实现?这却是问题。我想,佳作的基本特质表现有三:就写作契机而言,其创作与发表均无时间规约与制限;就内容而言,佳作有两个基本向度,一是题材、蕴含的原创性,二是基于前人的升华;就手法而言,虽无定则,但必须混化圆融,将意图写足。如果更概括地讲,就是弥合佳作与想到、佳作与做到以及想到与做到之间距离。如此,佳作很可能指向经典。王明韵的诗《拆“枪”》在题材的独特与蕴含的经营等方面,不仅验证了生活之树长青并不断发展延续,更应该启迪诗歌追求者感受到抵达佳作的路径。不妨展开。 一
“想到”在这里特指能否寻觅到契合达情会意的材料,即艾略特所说的寻找到客观对应物。当然,在获得的过程中,对应物与作者的心绪是在互动中通过灵感促成的。
第一,情感淤积,寻求释放,即有感而发,这是文艺创作的前提。但是初学者大多流于空泛地直抒胸臆,或者“有一说一”地直陈其事,这应该是新手上路的基本表达,此时,材料只是契机或处在主客之间呈未自觉的混沌状态。进一步,作者开始借助于某些形象或意象尤其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去苦心孤诣地调节、理顺。不过此时,除了说不定盲打误撞地写出佳作或具有佳作坯子之外,基本上与之无缘。而理想的目标才可能抵达“想到”高度,其前提即题材创新,而想创新,又必须基于对已有题材与蕴含的超越。
如:《拆“枪”》从反战视角切入,表达的蕴含即弃绝一切战争,维护人类和平,才会共享真爱。应该说,反战视野是战争文学话语的新发展。因为人类历史有记载以来,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理解战争是最初、最主要的文艺事实。开始多表现英雄情结,即嘉许战神,贬抑懦夫;后逐渐才发展到认同正义讨伐而揭露滥杀无辜的层次。于此,暴力、血腥、生命等等,与智慧、兵法一起,都是引人入胜、热血沸腾的必要审美元素。期间,无论是英雄末路令人慨叹,还是穷兵黩武令人添忧,都只是微不足道的杂音;而如张养浩的《山坡羊》对战争殃及平民,言说出难能可贵的无奈,杨慎的《临江仙》是隐逸圈外把酒笑谈的另类表达,无不处在边边角角,但可以视为反战诗的雏形。至于反战的作品成为自觉,肯定是人文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逻辑跟进(如电影反战片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而如中国现代诗,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是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混杂表达,反战倾向于80年代出现依然被斥责为反动。反观《拆“枪”》显然超越了历史上的诸类层次而自觉地在较高层面定位的,由此我们能够认可其蕴含所建立的新基点——现代的反战主题,显示出历史的高度。
第二,《拆“枪”》的反战策略如果没的说,其文本的具体构成则借助于儿童游戏思维的框架,并融入了成人化的细考深究。应该说作者的构思是有个案性的,即选择了他人并不在意或常常忽略的材料,这也属于“想到”之义。全诗的缘起是由“远处”的枪声使“我”决定放弃与女孩的约会,而在书房尝试拆卸一支“枪”则是基本脉络,拆枪游戏也由此一一展开。依据此逻辑,实现反战意图肯定能够水到渠成。
枪显然是链接战争、死亡、悲哀的重要符号。以拆枪行为表达厌恶战争、祈求和平安定也显然符合情感逻辑,其本身就是反战的象征。尽管这样似乎简单如儿童推理,但文学的成功表达,并非完全取决于以什么心理,而更在于是否恰切。《哈利波特》的儿童心理不仅可以风靡世界,而且对成人同样留有深刻的解读空间。北岛也有一首《和平》,就两句:“那支老枪生根发芽/成了残废者的拐杖。”怎么样?同样精炼无比,所以,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创作意图与材料(即意象)的恰切,想到这一步就可能写出佳作。当然不排除两者间有令人出乎意外的契合之杰作且屡见不鲜,那主要是有意以逆向思维突破前人的成功举动,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及其后的等象征主义诗歌,其个人化的象征本体与象征体之间的关系常常令人惊异,而如海子《五月的麦地》、杨黎《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张纸牌》等为意图而撷取的材料显然都不是按常规出牌,却是令人叫绝的经典。
二
关于“做到”。如果说“想到”还有几分闯大运的成分,以题材优势出名的作家也比比皆是。但仅仅有题材优势并非真正意义的“做到”,“做到”更指那些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而且能够将其优势发展到最大值的作品,这就进一步考验作者的创作底蕴与工力了。当然,底蕴、工力综合表现在各个方面,就诗歌而言,主要包括意象的熔铸、结构的设定(有外在更有内在)、语言的诗化程度及风格的呈现等等。
《拆“枪”》的突出特征是围绕枪建构诗歌意象。枪的功能、效果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枪部件的作用及其与生命的关联或辐射,枪的字形与文化、理想的因缘与可能等等,由此形成“枪”的情感氛围与知识谱系,这样才使全诗形成可感觉、可琢磨的艺术化文本,避免了抽象的抒情或无着落的议论。意象的成功经营往往能够调节情感的下限程度与效果,同时即使在叙述的框架中,还可以弥合表达方式的单一,更重要的是,意象能指的潜在多向性会为阅读提供更丰富的感受空间,使文本具有多解的韵味。
全诗对这个氛围与谱系分六个层次展开。首层言说的是拆枪的必要性;层次暗示了化解仇恨的手段;其三,为拆“枪”不能赴约正是为了所爱,由此表达了代价的必要付出;其四是喻指战争、仇恨等遗留物如何进行良性转化;其五是表达与憧憬没有战争的年代,爱情美妙,和平美好;最后由“枪”字希冀,到处是和平的森林与殷实的粮仓,后代永远与枪无关。以上六个层次不但紧扣“枪”意象展开,而且将与主题相关的要素基本写足,个我的故事与人类的理想有机统一,就使得蕴含丰富饱满而丝丝入扣,就不至于滑入空泛的铺陈。
该文本在的语言诗化程度也比较高,如:“枪声似乎离我很远,我的善良、脆弱却一一倒在/了血泊之中”、“我还必须卸下,深藏在“安全”之下的/一道道保险,我知道,这些保险/必须一一拆除,它们所能保障的/只是以生命为靶子/以死亡为靶心”、“我要冲出去/让准星之下、射程之内的人卧倒”、“用弹壳、弹片/和它们曾经呼啸而过的声音……做一只/会飞翔的、咕咕叫的鸽子”……诸如此类,并没用诡异的言语、炫耀的辞藻,但不失诗性,它们融入中和的语境里,无可挑剔。
本诗体现出作者惯常的风格,即传统的人文理念、普世性人间之爱与对社会问题的观照、介入,传统诗歌表达手法与现代戏谑元素的交融以及以联想为主的基本展开方式的综合。文本似乎谈不上先锋性,但其中的游戏成分却与后现代有关。严肃的反战与拆枪的轻易,的确构成了特有的戏谑,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诗的理念向良,憧憬美好,但是否有画饼充饥之嫌倒可以考虑,不过,谁都清楚,不用说拆枪,即使核武器全部销毁也难免战争的烟云。尽管如此,人类的夙愿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生活中,如烧某国旗或足踏某画像,甚至巫术中咒符咒法常常是见怪不怪的,但在艺术中与此毕竟有别,而且古今中外从未中断过诗人、作家一代接一代赤子般的执著。随着现代人终极目标的确认与科技的新发展,反战文学包括诗歌还会出现新的变化。
此外,想象在近十几年来,已经成为简单的方式,其习以为常的模式,容易使人审美疲劳或影响阅读快感,但就此没办法看怪异,只能拼实力。王明韵并非先锋诗人,而应属于实力派。
至于,人类还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战争游戏,最大限度地保障生命,减少无辜死亡,艺术家有责任依托其感觉、直觉的超前特质,成为启示。
2012年2月9日初稿 2012年2月10日9:44:43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