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元明 于 2013-3-14 10:29 编辑 9 H. y6 d7 v; @: u/ s
金陵一片云 发表于 2013-3-13 13:11 ![]()
9 j- h( i! E6 J6 Y嗯,那么诗友想两首都是以“血”来命名呢,还是以外一首的形式?麻烦再编辑清楚。
6 k4 a) g+ k/ \- M8 V& K* O, R+ {+ _
另外,记 ... & f3 L) w j! u; h: @) t; z* }
% C' g) X- g; X' q$ p- F7 G9 H感谢云诗友多次关注与提醒。我想:这两首诗都以“血”命名,就不需要编辑了吧?如需编辑,请代劳一下。谢谢!另:遵命,写出“创作手记”如下:
0 z% ~/ {: i3 a+ D+ `9 W
$ }+ Q- F" a1 `8 k) c* ?' z《创作手记》:看见“宝石光”这张图,我的脑海里第一时间蹦出的是“留守儿童”四个字,接着是一群群的留守儿童。我想:这些价值不菲的宝石要是给留守儿童每人一颗,他们该是多么幸福啊!我是一名农村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我的心,2011年我以《留守儿童》为题,写下了一百首诗歌,虽然没有多大反响,但却是我的心血之作。2012年五月,我在郑州参加《诗话凭栏》举办的诗歌研讨会上做了《关注农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发言,引起了参会诗人的强烈共鸣。可以说,我的许多诗作里都有留守儿童的影子,“血”中更是饱含了对留守儿童的一片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