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潘建设诗友赏析骆宾王的《鹅》想到的 读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其实,古人不仅讲究源于生活的诗意,也非常尊崇形式美。在这短短的几句诗话中,可见其形式前后呼应、上下对称,字义对仗,语句对称。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词语精炼准确,意向亲切自然,这些都是我们民族诗文化的宝贵之处。放眼当今的现代诗句,有几个能把这些中国语言汉字和诗词文化的特点在寥寥几笔中体现的如此惟妙惟肖?! 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节奏感。长久以来,我们的先民通过文传、口授,把最能体现自己语言特色的“诗”流传了下来,这首诗应该算其中经典的一首。由于其朗朗上口、老少咸宜,首先在少年儿童中播下了民族文化优秀种子,打下了语言韵律的根基,体现了我们的祖先,让民族文化必然由此发扬光大的智慧和卓见。 现在,有些学者推崇白话加分行的方式为现代诗定调,为了避免不伦不类的浅白,故而刻意追求东扯西拉的“朦胧”意向,直接否定和漠视语言韵律在诗词中的千古特点,因此造成了伪现代诗的泛滥,为大众所嗤之以鼻。 诗是一种文化载体,抛弃千年的文化基础,推倒重来的所谓现代诗只能是空中楼阁不能长久。学古诗难、写古诗难,想超越更难,但我们的现代诗绝不能为了投机取巧回避它而另起炉灶。 传承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就形式而言,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在现代诗中体现出民族语言韵律的美,结构的美、对仗的美和语句精炼的美呢?! 巴山秋叶 2012年2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