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村官诗人李龙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08: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3-4-12 08:28 编辑

村官诗人李龙炳
2013-04-12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   

  4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成都青白江区龙王镇,走进村官李龙炳那“一亩三分地”,感受到诗人别样的情怀。在3月19日表彰的四川省首届十大青年诗人中,村官李龙炳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一是10位获奖者中他年龄最大;二是他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2010年被《诗刊》和《星星》评选为“中国十大农民诗人”之一;三是已出版了两本诗歌专辑。

  一半是诗一半是酒缸

  在龙王镇裕康街有一个普通店铺,几个大酒缸是店里全部家当。尚未靠近,浓烈的酒香已扑面而来。一位男子接过顾客递来的塑料桶,开缸盖、扯酒提、装酒、收钱找补,熟练而热情地做着生意。如果说他与其他生意人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身上特有的儒雅气质和眼镜后面那双审视世界的眼睛,他就是李龙炳。
  这里既是李龙炳维持生计的店铺也是和父母、妻儿共同生活的幸福家园。楼房底层是卖酒的店面,楼上是卧室和他的书房。那间宽大的书房就是李龙炳的诗的世界。4个书柜里全是与诗有关的书籍。这里保持着诗人内心的纯洁和宁静。楼房后面是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院坝,果树花草,郁郁葱葱,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小面积的蔬菜庄稼和树枝上欢唱的鸟儿,构成了一幅田园美景图。这是田园诗人特有的创作环境,这里通向世界,通向宇宙,通向诗人独特的空间。穿过院坝是酿酒的作坊。在这里,李龙炳同工人一起劳动,在酿酒过程中,感受思想与现实的摩擦,沉淀在对生活的感悟中。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李龙炳创作出了诸如《一百吨大米》、《龙王乡》、《奇迹》等一大批优秀而影响较大的诗歌来。诗人的“一亩三分地”不仅仅是指这个前店后厂式的酒作坊,而是包括“龙王乡”在内的整个他热爱的大地。

  写诗就是竹篮打水

  李龙炳告诉记者,写诗就是竹篮打水,竹篮里盛满了梦幻和创作过程的美,对于诗人而言,个人的梦比历史更真实。今年44岁的李龙炳是在龙王中学上的初中,也许天生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当他从初中语文课本里接触到古诗词时,就对这种简洁明快而富有内涵的语言形式所吸引,便爱上了诗。1984年初中毕业后回到红树村务农,每当干完农活,总会独自坐在果树下,凝望天空,听着鸟叫,任凭思绪漫天飞舞。夜深人静时,就会在灯下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尝试着写下属于自己的诗句。他从不向人张扬自己的诗,他觉得写诗是自己的隐私,是自己内心的需要。他认为,一个诗人只能对自己内心负责,爱诗必须甚于爱诗带来的东西。
  在亲人和邻居的眼里,李龙炳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承担着农村小伙子应尽的责任。他恪守“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坚守着这块能给他创作灵感的土地。每当写出满意的诗歌来,他便向全国各地的诗歌报刊投稿。对于寄出的诗稿石沉大海并不在意,还是该写就写,该投就投。他深知,写诗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也许是最美最好的一部分,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1989年5月的一天中午,李龙炳打工下班途经村上“幺店子”时,店老板叫住了他:“龙炳,有你一封信。”李龙炳拿过大叔递上的牛皮纸信封一看,是安徽《诗歌报》寄来的。他没有当场拆开,平静地装进衣兜。回家便迫不及待地躲进自己小屋把信拆开,他的诗歌《柔情似水》见报了。见到自己的诗歌变成铅字,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脸上充满笑容。
  同年10月,诗歌《娓娓道来》在《星星》发表并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星星诗歌大奖赛三等奖,这首诗后来还被选入《中国星星四十年诗选》和《建国50周年四川文学作品选(诗歌卷)》。后来他意识到,发表和获奖只是写作附带的东西,并不能改变诗歌本来的属性,一个严肃的诗人必须坚持诗歌的纯粹性。他用诗句表达写诗的意义:“我写诗就是要让童年重现镜中,落花再回枝头/向世界倾诉我的相思之苦,向果实下达甜蜜的命令/让语言的手去捕捉巨兽,摘下星星/对现实说不,其实是为了说爱/我写诗就是要让诗性成为人性的精华……”

  增强与现实的磨擦感

  在李龙炳的世界观里,生活远比写诗更重要。他说:“诗歌不应该承载过多的东西,只有不断给诗歌减负,你的语言才能飞起来。”从1989年开始,他讴歌农村、赞美生活的诗歌陆续在《星星》、《诗刊》、《中国诗歌》等众多纯文学刊物上发表。他依然默默在乡下生活,结婚生子。1999年,而立之年的他担当起对家庭的责任,开起了酒作坊。与此同时,他的长诗《一百吨大米》诞生了。这首对人生和农村的思考,对土地倾注强烈感情的诗歌是一个现代农民和土地以及时代牢牢拥抱在一起的见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农村和农民的深情:“我带上我的村庄的一百吨大米进攻世界,进攻世界的意义/进攻就是照耀。一百吨大米自身意义的真实,同时/又超越着世界的真实……在自身的珍重中,请原谅一个农民的心灵……”这首气势磅礴的长诗一经问世就引起广泛关注,被收录在《1999中国诗歌年鉴》中,并获得成都市20年诗歌奖和成都市第五届金芙蓉文学奖等诸多荣誉。

  我将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扇崭新的窗口

  李龙炳说,诗人不应该被贴上标签。《一百吨大米》算是他献给土地和父老乡亲的礼物和做出的一个交待,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分水岭,此后,他拓宽视野和思路,写出更加新锐更具现代意识更有探索意义的诗歌。为了增强与现实的磨擦感,2002年他应聘当了一名乡邮员,在送邮件和向代销店送酒的过程中,跑遍了龙王镇的每个角落,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积累生活经验。2005年,在一位诗友的鼎力支持下,他的第一本诗集《奇迹》正式出版发行了,他相信所有的奇迹都会在诗歌中发生,都会在生活中发生。2011年,李龙炳在诗友们的一再鼓动下,参加村委会主任选举并被选中。他将这一岗位作为与外界交流的窗口,获得更多与社会、与人沟通的机会。同年,他的第二部诗集《李龙炳的诗》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正是凭借这部诗集,他获得了第七届四川文学奖。他的第三部诗集《乌云的乌托邦》也将在今年出版。李龙炳告诉记者,他会永远写下去,他说:“我只能站在我的这片土地上,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又一扇崭新的窗口,见证着时光流转,云飞雪落。我所有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的宿命有关,都是对真理、正义、崇高、光明和美好无尽的向往。” 本报特约记者 邹世进 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3 12: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