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 于 2013-5-4 18:38 编辑
秋天,我会疲倦
马永波
天空像塑料布盖着草地
泉水靠在石块上休息
尘土淡漠地落在草丛
那些田间的麦捆
还在沉思
含着浓浓的阳光
我将到达那里
一道土坎,是我们休息的地方
苇草折断了
粘在夕阳上面
秋天,我会疲倦
马的眼睛也变得乌黄
它忍住了
站在热热的草里
许多事这时就会想起
想起春天那场风
夏天那场雨
蝙蝠花的影子
一直在飞
想起不久将有一场大雪
覆盖这块麦田
乌鸦在车辙后滑冰
就在那里留下花纹
那时,我们将有一座小房子
看雪花静静地落
像冻伤的麦穗,不发一言
这样的时光仿佛已千年
循着呼吸会找到嘴唇
远处黑黑的灌木
留住了我们的心
很大像浆果
像梦,在那里开始
像梦,在那里开始
再没有等待
也没有疲倦
我将升起炉火
让它燃着
为几代后来的人
1986年
《秋天,我会疲倦》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86年。作者说,“有感而发”是那时的诗歌理念。作者的“客观化写作”诗学命题的提出,是在1998年。马永波将汉语诗歌分为激情型和智慧型写作。这首肯定不属于相对“早期”的那种后期的“智慧型”作品,是不是“激情型”,我们也暂可不必去界定。我只就我对诗歌文本规范的局限把握,以个人的诗歌美学局限经验去读作品,去发现这一首的我所认为的思想意蕴及其表达表现手法。
作者在《客观化写作:复调 散点透视 伪叙述》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有过这样的叙述:以往我们认为的诗意事物就是有“意味”的,隐喻的(隐喻个人情操或时代的道德状况),象征的。如“玫瑰”、“麦子”、“蓝月亮”之类。......这导致了汉诗普遍的失血与苍白,几乎丧失了对当下生存的复杂经验的处理能力。如果我的说法能够成立,那么恰恰是这些呈非本真状态的事物反而最没诗意。这无疑改变了“诗意”的内涵。事物本身无所谓诗意与非诗意,只要你能抓住它本身,它便是诗意的。要触及当代生存现实,这种“去蔽”仍是必需的。
《秋天,我会疲倦》“触及当代生存现实”这一点是肯定的,这是这首诗歌的思想根基。至于如何考量“诗意”和定位这首诗歌的“诗意”美,这要看于下的解读。诗写和作者后来的提法是相悖的,就是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正是传统(以往)的象喻诗写模式而不是别的;可见在诗歌完全的“去蔽”和不“去蔽”似乎也可能是个神话而已。
诗写模式取决于思维模式或者就是思维模式本身。作者关于“思维模式”,在《客观化写作:复调 散点透视 伪叙述》中有这样的表述:单一透视法形成了所谓深度,它导向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如本质与现象的辩证模式,潜与显的弗洛依德模式,内与外的阐释模式,真实与不真实的存在模式,能指与所指的符号模式等等。对这些主观的固执的思维模式的消除,除了上述的散点透视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技术──伪叙述。
我们暂且搁置作者后来的“思维模式”提法。就《秋天,我会疲倦》谈到“传统(以往)的象喻诗写模式”,可以追根溯源到我们民族的 “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它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诗歌是以四季四时建立意象的思维逻辑结构的。“秋天,我会疲倦”。为什么呢?可能的前提之一,“秋天”的前面:“许多事这时就会想起/想起春天那场风/夏天那场雨”;之二就是“想起不久将有一场大雪/覆盖这块麦田/乌鸦在车辙后滑冰/就在那里/留下花纹”。诗歌中的“春风——夏雨——秋疲倦——冬雪”都是作为意象被运用的,这样就把对自然四时的理解上升到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人生是苦难的,社会是寒冷的,“那时,我们将有一座小房子/看雪花静静地落/像冻伤的麦穗,不发一言”。“这样的时光仿佛已千年”!在寒冷和黑暗中,人们总是无尽头的梦想和期待,于是:“在那里开始/再没有等待/也没有疲倦/我将升起炉火/让它燃着”“为几代后来的人!”诗歌的思想意蕴凸现无遗。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因为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生存智慧,要求人“时行时止”,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周易*系辞》)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系辞》)诗歌第一节对“秋天,我会困倦”的描写中,也密集了大量的意象。“天空像塑料布盖着草地”,修辞上是比喻,喻体喻指都有很强的暗示意味,所以构成暗示意象。“塑料布”所“盖”,示意澄澈透明高远的天空不复存在,这其实是人的生存境遇的总的喻指暗示。“泉水靠在石块上休息/尘土淡漠地落在草丛/那些田间的麦捆/还在沉思/含着浓浓的阳光”,这几句通统拟人。下一句具体到人到“我”,“我将到达那里/一道土坎,是我们休息的地方”,和后边的描写意象形成对比,生成了生之颓败和无奈的意味,“苇草折断了/粘在夕阳上面”,所以“秋天,我会疲倦”,从而丧失了继续行走的意志,这样“马的眼睛也变得乌黄/它忍住了/站在热热的草里”。读了这些,我们觉得这种传统的诗写也是蛮美蛮有意味的。
作者后来反传统的“客观化写作”,“往往具有多重的时间感与空间感,多重性的错位叙述”,(汤养宗,著名诗人)“总是试图在诗歌中追求一种不可能的使命:传播某种不能言传的东西,解释某种无法解释的存在。”(徐志伟,文学批评家,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博士后)“这一次并没有应者云集,”(台湾·黄粱,著名诗人,评论家,编辑,艺术策展人)以至于“暂时遮蔽是每一个先行者必然的命运”。......假使“他的诗和理论最终会证明他是中国诗歌传承中金链子里不可忽缺的一环!”(赵泽汀, 著名诗人)也还是值得其本人和诗坛所有的人去反思的,反思诗人和诗评家的世界观、诗歌美学观、诗写模式以及到简单的诗歌写作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