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也需要诗人的悲悯情怀
陈陟云如是说: 把 诗人气质与法官角色融合一起,可以在冰冷的法律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温暖的关系。 生活的匆忙,总是让我们选择疏忽和粗鄙,而放弃了深刻和美丽。 文/记者廖银洁、刘艺明 “于我而言,活着的全部理由就是爱和责任。倘若失去了爱,责任就是唯一。倘若到了连责任也无足轻重之时,生命也就再没有任何意义了。”“像鹰一样俯瞰,却无鹰的翅膀”、“把风月无边的剪影,贴在玻璃上……”倘若只读其文字,这一句句诗歌或如诗的言语,足以让你勾勒出一个十足的“ 文艺青年”形象;但一听到作者的名字和头衔,就开始让人矛盾,因为他是陈陟云,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2月27日,佛山首届诗歌节开幕式暨陈陟云 诗歌鉴赏夜活动举行,活动结束后,陈陟云接受了本报采访,畅谈他对“双重身份”的感悟。 诗歌节创办初衷: 为佛山培养诗歌队伍 上周,佛山首届诗歌节开幕式暨陈陟云诗歌鉴赏夜活动采用舞台剧的形式,演绎《前世今生》、《 梦呓》等经典篇章,同时,首届骆一禾诗歌颁奖典礼授予杨键、吕约两位诗人,据悉,该奖项将永久落户佛山。 陈陟云是骆一禾诗歌奖的发起者之一。对于为什么要创立这样一个奖,陈陟云说,这其实只是一次机缘巧合。他和骆一禾、海子都是同时代诗人,他觉得骆一禾与海子在诗歌的造诣上其实不相伯仲,但是因为海子的光芒太大,一直遮盖了骆一禾的诗歌。“前些时间,我去宁波接受《 十月》文学奖的颁奖时,和大家聊起这件事情,最终都希望借着发起一个奖项,来纪念这位诗人。” “我希望可以培养佛山的诗歌写作队伍,形成好的诗歌写作的氛围,用好的观念引导优秀诗人的成长。”陈陟云表示,他同时希望借着这个奖,让佛山能够培养起更多优秀的诗人。 从2008年到任中院,陈陟云便被贴上“诗人院长”的标签,而今到中院4年了,诗人与法官、院长的角色到底有没有冲突?他说:“我认为,法官这个角色,需要公正、勇敢、还需要仁慈,这是一种 悲悯情怀,就是说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当然,法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办事,不能感情用事。而这其中的悲悯情怀,就是诗人的一种本性,所以这两种角色,是有互补的。把诗人气质与之融合一起,可以在冰冷的法律和人民群众之间建立温暖的关系。” 他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人生的思考,对我的写作有一定的作用,当然太严谨的思维,可能影响诗性的跳跃。 诗人兼批评家荣光启这样解读他的角色冲突:“他懂得法律的职能和疆界,他作为一个人,不可能只按法律生活,他有深切的生命和生存的命题需要思考,他有更深远的生命目标需要追求,我想这也许是他作为一个法官与别的法官不同的地方。” 2010年4月3日凌晨,陈陟云织了第一条“围脖”:“足球界的黑,其实是整个社会黑的缩影。”截至2012年3月2日,他共发微博421条。不过,大部分都是关于诗歌,关于生活的感悟。如果要数他关于工作感悟的,在微博上“炒”得最热的,还要数去年9月28日,陈陟云就某报纸《司法公开作秀,司法公正蒙尘》一文,提出的声明:“只要我还当佛山中院院长一天,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绝不会为作秀而为!” 记者留意到,此后他的微博内容都是关于诗歌或者生活点滴感悟的。比如最近的下雨天,又勾起了他的畅想:“今天起得早,在楼下地面小转一圈。令人着迷的晨色!细雨的迷离,微寒中的清新,寂静中的鸟语,无不让人心旷神怡。平时只有匆匆走地下车库,哪有机会领略这迷人的景色?生活的匆忙,总是让我们选择疏忽和粗鄙,而放弃了深刻和美丽。” 现实生活: 不强求儿子喜欢诗 都说诗歌是充满想象色彩的,陈陟云那酣畅而温暖的诗世界,似乎总印证着自己在苦苦寻觅的、最纯粹的痴想。陈陟云说,自己经常会在忙碌的奔走中,突然找到灵感而作诗,诗中寄托自己的遐想。 但是,他在工作时或者放空自己时,有时也会“管住”自己不去找灵感。“诗人是比较敏感的,思路也比较广,想的东西层次更多,有时候如果一开始想,整个晚上都会睡不着,所以如果第二天要工作,我不会让自己有思考的时间。”他说。 诗歌总给予他美好的寄托,但现实中,他的儿子却经常持有反对意见。“我的儿子今年17岁,他不反对我诗人的身份,同时他也不太喜欢写诗,这我也不强求。他虽然不写诗,但是文字风格也会受到我的影响。不过,儿子看到的一些诗人,他觉得这些人有些怪异,希望我不跟他们交流。”陈陟云也在微博上坦言,自己作为父亲,只有一半及格,一半是不及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