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体改革,旗帜鲜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体改革,旗帜鲜明

       
湖北。愚人


    东风劲吹,车轮滚滚。党中央向我们发出了奔向二十一世纪的战斗号令。各行各业,按照中央部署,调整产业结构,修改实施方案,扎实稳妥地有序进行。重阳举旗的中华新韵,也与其它战线一样,诗体改革,正以燎原之势,烽火正旺,时机已到,机不可失,大刀阔斧,势在必行。
    我阅读了各地诗人的精美作品和引经据典的论文,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诗体改革,迫在眉捷。但是怎么改呢?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我是军人出身,几十年军旅生涯养成了直言快语,果断行事的性格。我斗胆综合了大家的见解,提出诗体改革的粗略方针:借用民歌,改革律诗,兼容词曲。
    民歌自然流畅,灵活清新。从中借鉴,吸取营养。相对讲,容易些;古典词曲,格式固定,优美动听,取其精华,兼容用之,也不太难。难就难在律诗,名声显赫,渊远流长。一提到改革律诗,好像在太岁头上动土。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以大无畏的精神,把一个破烂不堪的旧社会改造成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他有宏大的气魄,他有卓绝的预见,他指挥的战争都能取胜,他的预见几乎都能兑现。他不提倡青年人学律诗,并明确指出,从民歌中吸取养分,结合古诗,创造出一套读者喜欢的诗形来(非原句)。那就是说,对古典诗词要革命。怎么革呢?我主张从最易捆住诗人手脚的三条革起:取消平仄,活用对仗,放宽韵脚。
    取消平仄——不要平仄,句式灵活,可长可短,这里就可兼容词曲的句式。顺其自然,意境流畅。叙事、抒情均不受平仄的束缚,使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诗苑里任意驰骋,不再是“仄仄平平仄,耗尽诗家血,平平仄仄平,拴住读书人”了。
    活用对仗——对仗即对联,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千百年来,雅俗共赏,久用不衰。这一华夏瑰宝,一定要继承并发扬光大,在诗的创作中,可灵活运用,更显特色。
    放宽韵脚——律诗由于受严格的“框框”限制,除少数精品外,其多数显得僵硬,死搬硬套拼凑起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韵脚太严,非要在一个韵部里落脚不可,具有强烈的排外性。如同脚镣手铐把诗人捆绑在固定的模柱上,动弹不得,不得自由。
    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信息化,产业自动化,国防现代化,生活快节奏,你还在那里四平八稳地平平仄仄、之乎也者,岂不是迂腐?语言方面随同现代社会也极大的丰富了,过去没有的,现在多了,如电视机、电冰箱、电脑、互联网、手机等等;同时语言上还贯通了中西结合。如医院常见的X光、B超、CT等等。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古老死板的格律诗词,不适应高度发达的社会潮流,五言八句的固定模式,落伍了讯息万变,多姿多彩的生活时代。重阳新韵,承前启后,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艺术殿堂的宝藏,顺潮流而生,顺潮流而长,优生劣汰,取代陈腐也就顺理成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4-27 14:04 | 只看该作者
诗体改革,旗帜鲜明

        
湖北。愚人


    东风劲吹,车轮滚滚。党中央向我们发出了奔向二十一世纪的战斗号令。各行各业,按照中央部署,调整产业结构,修改实施方案,扎实稳妥地有序进行。重阳举旗的中华新韵,也与其它战线一样,诗体改革,正以燎原之势,烽火正旺,时机已到,机不可失,大刀阔斧,势在必行。
    我阅读了各地诗人的精美作品和引经据典的论文,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诗体改革,迫在眉捷。但是怎么改呢?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我是军人出身,几十年军旅生涯养成了直言快语,果断行事的性格。我斗胆综合了大家的见解,提出诗体改革的粗略方针:借用民歌,改革律诗,兼容词曲。
    民歌自然流畅,灵活清新。从中借鉴,吸取营养。相对讲,容易些;古典词曲,格式固定,优美动听,取其精华,兼容用之,也不太难。难就难在律诗,名声显赫,渊远流长。一提到改革律诗,好像在太岁头上动土。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以大无畏的精神,把一个破烂不堪的旧社会改造成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他有宏大的气魄,他有卓绝的预见,他指挥的战争都能取胜,他的预见几乎都能兑现。他不提倡青年人学律诗,并明确指出,从民歌中吸取养分,结合古诗,创造出一套读者喜欢的诗形来(非原句)。那就是说,对古典诗词要革命。怎么革呢?我主张从最易捆住诗人手脚的三条革起:取消平仄,活用对仗,放宽韵脚。
    取消平仄——不要平仄,句式灵活,可长可短,这里就可兼容词曲的句式。顺其自然,意境流畅。叙事、抒情均不受平仄的束缚,使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诗苑里任意驰骋,不再是“仄仄平平仄,耗尽诗家血,平平仄仄平,拴住读书人”了。
    活用对仗——对仗即对联,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千百年来,雅俗共赏,久用不衰。这一华夏瑰宝,一定要继承并发扬光大,在诗的创作中,可灵活运用,更显特色。
    放宽韵脚——律诗由于受严格的“框框”限制,除少数精品外,其多数显得僵硬,死搬硬套拼凑起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韵脚太严,非要在一个韵部里落脚不可,具有强烈的排外性。如同脚镣手铐把诗人捆绑在固定的模柱上,动弹不得,不得自由。
    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信息化,产业自动化,国防现代化,生活快节奏,你还在那里四平八稳地平平仄仄、之乎也者,岂不是迂腐?语言方面随同现代社会也极大的丰富了,过去没有的,现在多了,如电视机、电冰箱、电脑、互联网、手机等等;同时语言上还贯通了中西结合。如医院常见的X光、B超、CT等等。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古老死板的格律诗词,不适应高度发达的社会潮流,五言八句的固定模式,落伍了讯息万变,多姿多彩的生活时代。重阳新韵,承前启后,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艺术殿堂的宝藏,顺潮流而生,顺潮流而长,优生劣汰,取代陈腐也就顺理成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5 00:2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