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倡导新声韵是诗界革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0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倡导新声韵是诗界革命



四川•顾效荣



    在普通话相当普及的今天,对诗歌的用韵问题,倡导诗歌使用新声韵的主张,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这不仅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而且有的根本就不讲节奏和韵律。
    现就先从自由诗说起。让自由诗用韵,似乎是在要它的命。其实没有节奏和韵律的诗歌,才是最没有生命力的。
    有韵,是诗歌的主要特征,是区别于散文的显著标志,也是对诗歌最起码的要求。诗歌之有韵,是我们民族诗歌的主要特性,无韵则自然让人认为非诗。
    古人说:言之不足则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也。这就是说,当人们思想感情特别强烈、充沛而且集中时,用一般的语言就不容易表达,就必须使用诗歌的语言,即用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这样才可歌咏。文体有多种多样,而语言只有韵语和非韵语两种。诗歌之无韵,连节奏也不讲,就只能划到散文那一类去,最多算是分行的散文。
    诗人戴望舒不赞成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论而说“诗不能借重音乐”、“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这是一种不正确的主张,极易导致产生在量非诗,即梦呓的东西。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自由诗基本上属于梦呓,是一些诗人躺着作梦,坐着冥想产生出来的,他们非常醉心这种唯心主义的创作方法。
    毛泽东同志说:“新诗改革最难,至少需要五十年。”说这话的时间已经过去快四十年了,诗歌界应抓紧对自由诗进行改革。
   《诗刊》正在开展“新诗标准”的讨论,这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但愿不是流于形式。讨论时,最好中国人用中国人自己习惯的民族语言,尽量说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这样的讨论也许会好些。
    什么“标准:一条不断后移的地平线”!这是一句背对前进方向说的话,语意晦涩,象谜一样难猜。一是说标准离现实越来越远,二是说新诗离标准越来越远。论文中解释说:“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址’,也没有一个技艺上的稳定衡估指标”。这是不通的汉语,绕着弯子在否定标准的存在。作为标准,总是比较具体和相对稳定的。否则,编辑就无法确定稿件的取舍,文艺批评就无法开展。
   “无韵不成诗”,这是中国人民三千多年来所坚持的一条标准,一些自由诗人不按照这个标准写诗,甚至不遵守汉语语法规则,说什么“没有神秘,也就没有诗歌;没有晦涩难懂,也就没有身体。”这样实践的结果,自由诗也就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受到了社会的冷落,也感到了十分的荒凉。
    自由诗的改革任务很重。要想向着民族化的方向迈进,首先就应有节奏和韵律,这是诗歌起码的标准。神秘主义是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和语言习惯的极大亵渎,不改不行!   
    再说我们的民族诗歌,现在中华新韵倡导新声韵,得到很多人的赞同。诗词界也提出“新旧韵,双轨并行。”的声韵改革主张。但受到一些思想守旧、坚持“原汁原味说”的人的强烈反对。说什么“近些年,改革之声,甚嚣尘上”,“倡导新韵是对诗歌的一种误导”,说什么“近体律绝非常精致、完美,改什么,怎么改?平水韵非常科学,可使诗歌的声音和谐,具有唐诗、宋词的韵味”。这话象是住在“桃花源”里说的,不知时代已经发生了我么大的变化。近体律绝产生于唐代,至今一千三百多年;平水韵产生于南宋,在金代被定为官韵,元明清皆沿袭,至今七百多年。不用说别的,就汉语发生的很大变化而言,不少古汉语已只保存于典籍之中了;古代不少单音节词到了现代变成双音节了;大量新生词多是多音节的古代的入声到了现代被取消,一些词的读音也就发生了变化。
    在上述情况下,近体律绝适应时代就存在着很大困难,在用语上有着局限,很多新的词语不便采用,让近体律绝反映时代精神、风貌,就存在着很大局限和困难,因此,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
    至于平水韵,是建立在古代汉语基础之上的,到了现代,理所当然应进行改革。说它科学,是从古代言的角度来说的,是否真的科学并无理论依据。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角度来说,平水韵就更无法说什么科学了。古今不少词语音调已有了变化。
    推广汉语普通话,是大势所趋。新韵学,是诗歌改革的理论。开创“新韵”诗词体式,倡导新声韵,就是进行诗界革命,这是诗歌振兴的必由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6:17 | 只看该作者
渐行渐远 发表于 2013-6-2 14:50
梦里寻到梦外,总渴望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心可以在那里停靠与放逐。品一杯清茗,淡淡地享受苦楚后的甘甜;写 ...

身有病,心无恙。因为有医院赋于美好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9 02:0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