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王小妮《徐敬亚睡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王小妮《徐敬亚睡了》


    诗歌的表现方式有许多种:比如含蓄,比如动人,比如直截了当。《徐敬亚睡了》这首诗歌属于最后一种,直截了当,是沉淀的一次徐徐推进,整首诗歌相对干净,洗练,剔除了许多的旁枝末节。

    首先我们看这首诗的题目《徐敬亚睡了》,徐敬亚睡了,是真睡,还是假睡,是一种真实的睡意,还是诗者的祈愿,抑或这两者之间兼而有之,所阐发的意愿,还是什么揭露诗者的心理层面的某种情愫,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现在来看看诗歌的第一节。“在台风登陆前/徐敬亚这家伙睡着了。哦,徐敬亚是真睡,而且是在台风登陆之前睡的,这里诗歌的背景就间接点出了:台风。这里以诗者的角度来说,和他们的关系来说,这口吻亲密,而且轻松活波,间接说明这对夫妻相处融洽,传达了诗者的爱意。“现在徐变得比一匹布还安静/比一个少年还单纯。/那条睡成了人形的布袋/看起来装不了什么东西。”这里表达的是“徐”的睡态,活灵活现,布和布袋的比喻切入使文本变得有点妙想,充斥着语言的灵性与智慧。这里依旧轻松,活泼,诙谐的表达出“徐”在诗者眼中的景象:比一个少年还单纯,看起来装不了什么东西。这里可以看出“徐”的睡态:安详,作者眼中,天真无邪。“狂风四起的下午/棕榈拔着长发发怒/我到处奔跑关窗关门/天总是不情愿彻底垂下来。”这里是诗歌的第三节,传达的意思使诗歌的背景有了具象:某个下午的台风。也传达了台风来时的景象:风四起,棕榈拔着长发发怒,以及我对台风来时的状态:到处奔跑着关窗;这里“天总是不情愿彻底垂下来,”是神来之笔,水到渠成,回味无穷,反复思考,总觉得含蓄中给人所思。“徐真的睡了/疯子们湿淋淋撞门/找不到和他较力的对手。”在这里又用“徐真的睡了”反复强调作者表达主旨,有较强的粘合力,情感色彩。“疯子们湿淋淋撞门/找不到和他较力的对手。”“徐”睡了,呵呵在此有必要强调一下,作者用“徐”称呼自己的爱人,依旧有轻松,甜而不腻的效果,我在这称是因为文本的简练需要,也是以此延续作者的一种诙谐。“徐”睡了,疯子们湿淋淋撞门,是作者的一种臆想,是作者对“徐”在意的一种潜在担忧,因而,有疯子们“找不到和他较力的对手”的猜测,是潜在的一种关心。“一张普通木板/就轻松地托举起一个人。/我隔着雨看他在房中稳稳地腾云。”这里作者以独特的语言视觉使诗歌表达的效果传神。“一张普通木板/就轻松地托举起一个人。”多么富有诗意的表达,睿智的表达。“我隔着雨看他在房中稳稳地腾云。”这里作者以主观之意看见“徐”仿佛在腾云,稳稳的。言外之意是,作者在梦之外,现实中,也在稳稳的腾云,也是诗者对“徐”的了解,和骄傲,其之意是相信“徐”不管身处何方,都能完好地处理生活中得某些“荆棘。”如果他一直睡着/南海上就不生成台风了。/如果他一直不睡/这世上的人该多么累。这里是第五节,这里“如果他一直睡着/南海上就不生成台风了。”也是一种作者站在“徐”的睡态的一种思考,是说“徐”睡着了,感知不到台风,这里我所说的是具体的台风。这里的语言用地机智,巧妙;如果再以后面的承接来看,这里面又表达着作者的一种情感,希望“徐”能平稳的生活,感知不到台风,生活上的,还是现状的;如果他一直不睡/这世上的人该多么累。这里隐隐约约牵涉到“徐的一种私人生活状态”。“最难弄的是人这件东西。”这是全诗的最后一节,这里的阐释,使作者的心理概貌呈现矛盾之势。这里所展现的依旧是一种爱意。

    纵观这首诗《徐敬亚睡了》,是诗者对某个下午台风来临时对“徐”的观察,和主观活动的臆想,是情感的一次释放。该首诗直截了当,语言尤为突出,平中见奇,切入点极好,诙谐中传神。

                                                                           ----作于2012年3月21日星期三 12时35分。


附:原文

徐敬亚睡了

     文/王小妮

在台风登陆前
徐敬亚这家伙睡着了。

现在徐变得比一匹布还安静
比一个少年还单纯。
那条睡成了人形的布袋
看起来装不了什么东西。

狂风四起的下午
棕榈拔着长发发怒
我到处奔跑关窗关门
天总是不情愿彻底垂下来。

徐真的睡了
疯子们湿淋淋撞门
找不到和他较力的对手。

一张普通木板
就轻松地托举起一个人。
我隔着雨看他在房中稳稳地腾云。

如果他一直睡着
南海上就不生成台风了。
如果他一直不睡
这世上的人该多么累。

最难弄的是人这件东西。

                 2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3-21 15:0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3-21 21:36 | 只看该作者
属于文本细读,句读体验。支持。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3-21 22:20 | 只看该作者
唐词可以说是逐字逐句来解析,分析很透彻,也有一定的根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侧面来分析,得到不同美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3-21 23:4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3:34 | 只看该作者
严家威 发表于 2012-3-21 15:08
学习了

呵呵,太客气了,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3:36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3-21 21:36
属于文本细读,句读体验。支持。 呵呵

呵呵,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样的解读,我思故我在,我比较强调自己在场的局外人。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3-23 13:1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唐词的好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3-26 17:02 | 只看该作者
该首诗直截了当,语言尤为突出,平中见奇,切入点极好,诙谐中传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5 18: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