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 谈 “诗 的 韵 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 谈 “诗 的 韵 味”


黑龙江/重阳JM


   古人云:诗有“四味”,即:情味、意味、兴味、韵味。显然,前两项属内容范畴,后两项属形式范畴。这样,就把诗的“韵味”归结于来自声律音韵之美与意韵情味之美。这当然是完美之言!“韵”作为诗的美学概念,早已被古人释为“同声相应”。(刘勰《人心雕龙》)。魏晋时,“韵”已被用于品评人物的气质风度。陶渊明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这“韵”指的即是人的气质风度。晋以后,“韵味”更被苏轼、黄庭坚等人升格为诗的审美趣味的高层次用语,特指“妙在笔墨之外”的一种审美创造,或者表现超凡脱俗之人生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所以范温《潜溪诗话》概括说:“韵者,美之极。”可见,诗界对“韵味”的理解,已由表及里,逐渐深化。“韵”是诗至高的神韵气质追求,唯有“美之极”的诗方能得之。“韵”虽非独指诗的声律之美,但必“兼”而有之。因此,诗必以声律形式之美为前题,融神韵气质于其中。唯神韵气质之内涵,无声律形式之表达,则亦不成诗。诗首先应成形,若无形,则无诗。正如人若只有气质而无人形,岂不是怪物!
    例言之,蔡培国《野餐》云:“不在乎吃什么美味/只是/嚼一嚼阳光。”(1994年7月号《星星》)。虽诗的意味十足,气质风度非凡,但因无韵律形式之表达,所以不成诗。正如当代新诗中一些“入妙的以散文美见长的”自由体诗,若无韵律形式之美表达之,则必不成诗!
    中国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中国诗歌有其独具的定义、诗性、结构和章法,它是国语大法的一部分。节奏和韵律是中国诗的独特标志,是这个样子的是中国诗,不是这个样子的就不是中国诗。“韵”是中华民族诗歌的根,是中华民族诗歌的魂,是中华民族诗歌的独特性。“韵律之美”是统领中国诗歌“一切之美”的美中之美!
   2006.05.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4 12:3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