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挚爱中国诗歌,就认真读一次(欢迎拍砖或转载)
王占斌
1、诗歌写的越多的人就越像诗人了吗?俗话说“夜明珠一颗,羊粪蛋一坡”,有多少诗人追求诗歌的数量,诗集一本接一本出,在简介上号称发表了数千首,但可惜的是尽是“羊粪蛋”,能够拾起来的没一颗。写的诗歌再多,最后只是个嘴上的阿拉伯数字。中国古代就有推敲诗人“贾岛”,再说2011年诺奖获奖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生不过写了不到200首诗歌而已,就是这个而已,我们却从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东西;
2、中国诗人总是缺乏自信,动不动就拿外国诗歌来说事。这就好比“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而外国诗人,大凡有成就的,或多或少都受到过中国唐诗的“哺乳”,而当下的中国诗人又有几人能静下心来捧读唐诗;
3、口语诗或者诗歌散文化最终会把中国新诗带到绝路。现在的刊物上,到处充斥的是一些被称作“诗”的分行的散文。要知道,从根本意义上,分行不是区别诗歌的标准,是诗的文本,不分行也是诗,不是诗的,即使分了行,也不是诗;
4、中国诗人很多都活在名利场上,不重视修身、修心。是主动找诗,而不是灵魂迫使诗歌找你。主动找诗,一开始就落入了一个“套套”,所以更多的人,一生追求的只是一个匠人,更多的人,追求了一生,连个匠人也不是;
5、能否让诗歌贯穿你的一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诗人的一个硬指标。有的人少年早慧,10几岁就崭露头角,发表作品,当时曾轰动一时,但真正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的,少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事实是,他们现在的诗歌依然还停留在学生时代的水平。任时光匆匆流过,唯有诗歌的水平不变。或者根本就和诗歌拜拜了,靠青春的冲动写诗是不长久的,昙花一现而已;
6、优秀的诗歌很多都是平淡的、没有技巧的,玩弄技巧的,最终会被技巧玩了,玩累、玩晕,最后玩歇菜;
7、最近总有诗歌抄袭事件发生,这暴露出诗歌界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最主要的是暴露出某些人对诗歌的不敬。对于抄袭者,我不愿意多说什么,有的人自己不珍惜贞洁,那就别怪别人往你身上吐口水。如果不怕身败名裂,你就可劲地抄。要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亵渎神灵的,必将亵渎自己。对于编发抄袭作品的编辑,我表示同情,诗歌编辑又不是可以知道一切的神,谁知道这些文本是原创还是抄袭。
8、现在的诗歌民刊多如牛毛,诗歌民刊的出现对诗歌来说是好事。对诗歌作者来说是好事,官方诗刊不发表,到民刊发表。千万不要小瞧诗歌民刊的编辑水平和推动力量,问题是,民刊是需要自己掏腰包的,一定要量力而行。最近听一位朋友说,某诗歌民刊办了个创刊号就不出了,原因很简单,后续资金没有了。还听一位朋友说,有一位民刊主编,自己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还一门心思办诗歌民刊。这就有些不像话了,我始终认为,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还醉心什么诗歌事业。要知道,在诗歌之外,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9、海子的诗歌在海子自杀后被追捧。而查阅中国精品文艺期刊库,总共有69条,以海子自杀前为界限,统计数据是自杀前4条,自杀后65条。这是多么悲哀的现实啊,海子200多首抒情诗作品,自杀前能够查阅到的只有4条,是海子不向官方刊物投稿吗?也许石沉大海,也许压根就没怎么像样投过稿,天知道。不过我们可以有个设想,假如海子依然活着(当然,他现在依然活着),估计到今天,我们在中国精品文艺期刊库输入“海子”两个字,查到的条目不会是69条,是多是少,聪明的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而那么多平庸的诗人,因为太平庸了,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我竟然查到了上百条,它们的所谓的口水“诗歌”作品像垃圾桶一样排列在一起,我有一种被奸污的感觉,让我说什么好呢?
10、伟大的诗人需要伟大的时代配合他闪亮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