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汤胜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周综合推荐见77楼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3-7-11 19:50 | 只看该作者

采煤工老张

老张回宿舍
没有洗澡
随便吃点东西就上了床
工友提醒
他说天天下井
洗了也白洗
说完扭头
望了一眼窗外
始终不见半点星光

作者:诗魔

推荐理由:本来我是在看篮球比赛,暂停时随手刷新了一下论坛。第一眼看到题目以为又是泡沫,结果顺着读下来却被感动到了。我不知道作者和煤矿到底有不有关系,但他刻画的采煤工形象确实出现在了我眼前。这无疑是一首关注生活的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7-12 13:48 | 只看该作者
《诗人》

我分明听见
那梦游人口口声声说
“我要周游世界”
可刚出门便跑了回来
还自言自语道:
“车费和面包放在哪了?”
我立马停下那半截子诗
喊道:“唉!
你以为你是诗人呢!”

作者:诺曹
推荐理由:诗人是贫穷的也是富有的。富有在丰富的想象力,就像我可以坐在办公室想象自己在四处旅游。贫穷在很多理想渴望而不可及。这首小诗通过几句对话清晰的勾勒出了一个诗人的状态,是不错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7-12 15:35 | 只看该作者
《地铁口》

——林国鹏

地铁口的人真的很多
多得理所当然
我还发现——
有钱人也不少

一群遮遮掩掩的商贩
卖的东西其实并不神秘
他们拿着成本二块半的东西
卖给顾客十几块

利润真的很丰厚
他们依然很穷

发表于 2013-7-1214:45:51 |  90后栏目


这是第一次推荐自己的诗。有人问我什么样的诗,才是一首好诗?其实无论诗的关怀、怜悯、良知还是一首诗的道德,都要有所担当,因为这是诗歌的一种精神!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的一句宣传语可以概括:艺术点亮生命,情感温暖人心。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它告诉我们,任何艺术的表现,都要有对时代生活、百姓疾苦和普通人命运的密切关注,对最底层人生存境遇的密切关注,对人的心灵的密切关注,对民族灵魂的密切关注。
这首诗以写一群为了生活到处奔波的商贩,深刻并直接地刻画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读来令人深思。在经济飞跃发展的今天,还有很多人处于贫困交加之中。诗中第一节写到:地铁口的人真的很多/多得理所当然/我还发现/有钱人也不少
寥寥几行,就把当前的社会贫富差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接着笔锋一转——
一群遮遮掩掩的商贩/卖的东西其实并不神秘/他们拿着成本二块半的东西/卖给顾客十几块。诗中很自然的过渡到,他们谋生的手段。其实很多人,如果他们每一天都能卖出几十套东西,他们就可以维持生活。所以作者自然的过渡到:利润真的很丰厚/他们依然很穷。如此强烈的对比,引发深思!有时候,往往只有这样的诗歌才能感染人、感动人、启迪人,才能让大众获得精神的相通和情感的共鸣。当然,这一首。自身也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进行诗歌的美学追求。如果诗歌脱离了美学追求,诗歌的艺术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也削弱了诗歌精神的真正意义。所以,诗歌精神是诗人的一种责任,诗人必须做到诗歌的艺术尊严、美学主张与人性关怀浑然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7-12 16:01 | 只看该作者
《植物的名字》

文/林国鹏

它是从山下跑来的一种植物
具体的名字。我听过三遍
一次是70岁的老伯伯亲口告诉我的
第二次是在课本上学过
第三次,是我亲自为它命名的

对它的来历。很多人深信不疑
对它的名字
一直存在争议

推荐理由:林国鹏的很多诗都很接地气,从他的诗里我总能看到对生活本体的思考。扎实的语言功底也让他能把生活经验带入诗歌当中,给读者眼前一亮的句子。个人一点小意见,我觉得他的缺陷在于缺乏对“本质”的思考。所谓本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命名活动。林国鹏的语言到位而且精准,但缺乏新的命名。我觉得这首诗在作者的诗歌中呈现出了某种特殊性。
诗意很多时候源于神秘的,不确定的,或者多维度的东西,写作和阅读的快感很多时候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重新拿捏和定义。
对“物”的命名是一种更为具体的命名活动。命名本身就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情,具体到这首诗里,来自爷爷、课本、以及诗人自己对一种植物的不同命名形成了很强的张力,看似简单的关系其内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可能性。而“争议”一句有效地将这种张力升华和扩大了,另人回味无穷。用生活化的语言抵达诗的神秘性是难得的事情。在这首诗里,我也看到了诗人自身可能性的扩大以及思想和感官的延伸,我愿意说这是一种诗人自身对诗意的有效排放~
当然,在这里我冒昧推荐林国鹏这首诗,也是想说说我阅读和写作的一种观点。简评或有不当之处,欢迎作者本人和各位朋友斧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16:26 | 只看该作者
旗木宛如 发表于 2013-7-11 19:50
采煤工老张

老张回宿舍

这首诗的结尾似是而非,不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16:29 | 只看该作者
林国鹏 发表于 2013-7-12 15:35
《地铁口》——林国鹏

地铁口的人真的很多

这首关注底层生活,有深入思考。暂时留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16:30 | 只看该作者
禾必 发表于 2013-7-12 16:01
《植物的名字》

文/林国鹏

一次是70岁的老伯伯亲口告诉我的
第二次是在课本上学过
第三次,是我亲自为它命名的
——分别叫什么?有什么外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7-12 16:56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7-12 16:30
一次是70岁的老伯伯亲口告诉我的
第二次是在课本上学过
第三次,是我亲自为它命名的

自始至终我们都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我觉得作者如果真说出名字,那这首诗的空间就逼仄了许多。作为读者当然可以用狗尾草,向日葵,车前子等植物进行脑补了。比如狗尾草,老伯伯会说叫狗尾巴花,也可能叫毛秞等,书上会说是狗尾草,而亲自的命名是一种重新定义了,可能会给他起个暗绒花之类的名字吧(我脑补的)。其实这三者指向同一事物,但它们之间互有矛盾。尤其是“我亲自为它命名”,如果他以诗人的角度去命名,那么这中间就涉及到诗、诗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了。
“分别叫什么”,我觉得也无须像我这样探个究竟。有句话叫诗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言下之意领会它的力量和美感是第一要务了。我们无法命名的事物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17:17 | 只看该作者
禾必 发表于 2013-7-12 16:56
自始至终我们都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我觉得作者如果真说出名字,那这首诗的空间就逼仄了许多。作为读者 ...

诗歌在虚与实之间,要找好平衡点,很重要。这首诗,不会给人留下多少印象的,主要是留白太多。诗歌读者可不是猜谜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7-12 17:27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7-12 17:17
诗歌在虚与实之间,要找好平衡点,很重要。这首诗,不会给人留下多少印象的,主要是留白太多。诗歌读者可 ...

可能我在这方面的理解有所不同。诗本身就可以涉指到我们无法确知的领域。这首诗的可能对一些读者过多,同时也可能对一些读者太少,对我来说正好~。简评不仅是判断,同时也是为一首诗提供一种阅读的方式和可能。批评不仅仅是对诗歌的定位,也是对诗歌的探寻和丰富~我是这么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2 05:2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