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钥匙》这首诗作为名篇首先因该肯定,而且在当代诗歌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是历史形成的必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当这首诗创作发表的时候,我还处在懵懂的少年,会背诵的大约是《鹅鹅鹅》、《静夜思》,而对于中国当时的倾轧围猎其汹涌之势一片茫然。上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有一幅图,上面有两个人,下面一行字:你办事我放心。这时候是一九七八。
及至到一九八七年,我开始了较大范围的阅读,王同禹著的《大地的投影》大约发表在一九八四年,而我是在八八年才读到,在这本书里我对文革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来从维熙、张贤亮相继发表的《远去的白帆》、《白云飘落天幕》、《雪落黄河静无声》、《土牢情话》、《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才给予我“文革”这个特定词语较为全面的认知,但是,这并不能全面反应中国这块土地上那些正直善良的人们在五十年代“三反五反”以及“肃清”运动之后所经历的精神炼狱。这一段历史也许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也可能会成为永远的秘密。以上这些精神上的准备和阅读的经验对于我开始读《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这样一首诗歌无疑是有本质上的帮助的。
之所以写下上面的文字,是因为我想说明:不了解当时的历史现实,就不足以呈现《钥匙》这首诗的深远背景。因而当这首诗遭遇80后乃至90后受到撞击其实也不足为怪。
《钥匙》这首诗开篇就是“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这样一句呼喊,这是诗人对人群的呼喊、对命运的呼喊,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呼喊。在诗中,诗人充分地表露了对生命和自由的尊重和渴盼,叙述了内心的迷茫和困顿以及对于未来的期翼。在艺术手法上,在今天来看没有什么。但是在当时,在现代诗歌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断裂之后,政治语言对文化生命的洗礼几乎泯灭了语言的自我繁殖之后,《钥匙》无疑是一颗火种,它照亮了词语的暗夜,在人的内心构建了文化的新追求和新使命。
“钥匙”作为一个“符码”(方文竹先生语),其生命力是历久不衰的。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丢失了的,
我都在认真思考。”
诗歌的结尾给了诗歌隽永的色彩和外延,这也是《钥匙》现实意义的终极体验。“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只要是认真读了这一句的,再对这首诗发出诟病的信号无疑是愚蠢的。试问,谁不在丢失呢?谁没有丢失呢?谁认真思考了呢?
把这样一首诗歌放在当今去重新领悟,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现实性和历史性叠加的课题。在物化的当下,对于生存的奋斗和生活的比拼显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占据大部分的百分比,但是对于人性的考量和社会结构的细节处理及平衡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有思想意趣的人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素材。公义、良知、恭俭还有恐惧(怕)在很大层面上濒临消亡,经不得考验,很像树上秋后仅存的黄叶,经不得风雨。然而这只是事物的表象,真正严酷的是就在我写下这样的文字时,我的内心的“善”“真”还残留了几分?当自身利益和道德发生矛盾时,我的脚步会向哪一边迈?在这样的意义上思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可能更具现实意义,更能残酷的逼近每个人内里的本真,只有认识到,看得清,才存在着找回钥匙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