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智文 于 2013-8-1 14:13 编辑
写作,应当成为关注民生、以人为本、人文深切关怀的写作,应当成为道德沉沦时代坚守道德高地的写作,应当成为人类和社会真正良心的写作,应当成为坚守人类本真价值的理性光辉的写作。它站在真实、具体和感性的大地上,讴歌正义,书写人类的不幸、灾难、奋斗和期望,既有正视阴暗的哀鸣,又有呼唤光明的高蹈,既强调批判现实主义,更强调真实的历史洞察力、深刻的当在见证力和强烈的未来感觉力。
所以说: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始终开放的、动态的、不断丰富和更新的、与时代同脉动的、不断适应并适度超前于社会现实发展变化的概念,我期望,串起它的主线,就是我们的文艺复兴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无论是停滞、曲折还是飞跃,它都应当始终如一融入这个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进程。在中华民族充满无限想象力和存在无限可能性的时代,它理所当然为文化发展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摇旗呐喊,理所当然在一些学者所期望的中华三千年大格局中付出思考和努力,所以,从这样的角度看,这样的写作是一种有无限可能的写作。 作为我们为之奋斗的诗歌,我想也应该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