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黑土地上(长篇散文诗——庄稼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0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戴永成 于 2013-8-9 13:21 编辑

黑土地上(长篇散文诗——庄稼章)

文/戴永成

庄稼章:庄稼之歌

          那些庄稼长成一茬又一茬黑土地上的粮食与精神,喂养村庄行走的男人、女人、肉体、灵魂、爱情与信仰,也喂养憨厚、善良、淳朴、干净与黑土人生。

                                                                                                     ——题记

    【黑土地上·麦子】

麦子,在黑土地上长成一个金色的海。金色的麦海,一望无垠。麦浪,澎湃着一种排山倒海的声音,跌宕着黑土地的沧桑岁月与历史。
村庄,是麦海的岸。麦粒,从春天的冰碴出发,走过拔节的花季,走向夏天灼热的成熟。麦芒眺望彼岸,渴望颗粒归仓,皈依村庄的家园。

狗尾巴草,是村娃在麦海里行走的小舟。草尖之上,有风。尾巴之下,有声。蝈蝈,藏在麦秆上,以绿色的鸣叫,诱惑狗尾巴草与水做的童年行走,童心在麦尖上奔跑成一朵浪花。
爷爷视麦为自己的命根子,总是以锄为橹,赶走麦海的狗尾巴草。
在站立村头的母亲眼里:狗尾巴草是自己生出的娃,是麦子的情人,是看麦娘。

麦子的骨髓,流着草色的血。麦子的灵魂,扎着农民的根。麦子,来自民间,是村庄的一种符号,是农民的一种象征。
麦子熟了的时候,喜欢让农民用镰刀收割自己,麦子懂得:那不是死亡,是灵魂皈依。镰刀与铁锤结合在一起,让麦子拥抱阳光。麦穗与齿轮结合在一起,让农民有了尊严。

麦子,是一种精神。麦子在镰刀下为农民舞蹈信仰,麦子用麦穗锋芒喂养祖国神圣。当麦子粉身碎骨变为面粉时,依然以一种清清白白的人生喂养那些村庄与城市里的灵魂。
麦子,一生亲近村庄、泥土、农民和石碾。麦子,塑造了泥土哲学与农民形象——
比草原湖宽阔的是麦海,比麦海宽阔的是湘音哲人孕育的农民胸怀。

    【黑土地上·水稻】

水稻的光芒,黑土地上的光芒,唐代渤海国的古典光芒,中国米王响水大米的光芒。
黑土地上的水稻,谷穗饱满,血肉丰满。在“塞北江南”和“鱼米之乡”上行走,在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上行走,在高高的兴安岭与乌苏里江畔行走,在故乡母亲的背影中行走。
水稻的精髓,锲于黑土地的骨髓。水稻的风采,聚于乡村女人的风骨。

一滴母性的水,穿过鞠躬大地的水稻。
稻穗之上,稻香飘过湖畔、村庄、黑土与田埂。稻穗之下,水稻以稻草方式,搂着灶火,放飞炊烟;以草鞋方式,行走高过田埂的人生。
在饥荒的年代,那根稻草是母亲救活日子的命根。

母亲,用水稻撰写女人。
一米粒,一颗母爱的心。母亲一生精打细算,收割颗粒归仓的心事与日子。
一株秧苗,一株水做的童年。母亲用乳汁喂饱童谣,然后用童谣喂养长大的秧苗。
母亲,一生守候这片黑土地的,只有两朵花:一朵是稻花,一朵是白发。

母亲弯下腰去,一种躬身的姿势,被日子弯成沉甸甸的水稻,任镰刀的牙齿品尝自己。
浸透女人汗水的稻香留下,稻草带走,投进灶膛燃烧自己,与炊烟一起死去。
在农事的挂历上,父亲的麦子与母亲的水稻,以根的方式扎在和土地上,让我怀念一生。
父亲用麦子收割信仰,母亲用水稻收割慈爱,我用庄稼收割诗歌。

    【黑土地上·高粱】

黑土地上的高粱,开不败北大荒悠悠往事。漫山遍野的高粱,在高粱穗上,燃烧着如火
如荼的沧桑。历史沉静着,那首《松花江上》的歌魂还醒着。
一株株高粱,站在黑土地上,以红色火焰的方式,站立成前仆后继的血,染红林海雪原深处的脚印、一江八女的故事与夜幕下的哈尔滨。

黑土地上的高粱,天生一种土得掉渣的倔脾气,地养一身厚重乡情的庄稼汉。喝三两荒原露,吃六片冒烟雪,沐九片故乡月光。饿不死冻不死红高粱,在风雨中把自己酿成一壶高粱酒,点燃大荒的太阳与马背上的女人,复活充满野性欲望的情歌,在高粱地里种下爱情。
这就是黑土地上的红高粱,这就是黑土地上的庄稼汉。

高过田埂的庄稼汉。站着,是高粱地长出的精神。倒下,是黑土地扎根的信仰。
搂着阳光就燃烧,点燃天不怕地不怕的生命活力。咀嚼月光就有爱,宁静被酒醉着被情歌叫醒的灵魂。
红高粱不红,庄稼汉不爱。庄稼汉不野,女人亦不爱。

风风火火的红高粱,红红火火的红高粱。
闯九州的红高粱,走南闯北依然一身黑土味儿。走四方的红高粱,一碗高粱红下肚便仗义出乡情。北方,北方,红高粱的北方,我的故乡,我一生一世眷恋的黑土地。
我是吃高粱米饭长大的孩子,我的情我的歌我的诗,都是红高粱喂养的中国红。

【黑土地上·大豆】

大豆,是黑土地上最朴素的声音。两片青青的豆瓣,含着春天的露珠,那是村嫂童年时的眼神,那是村嫂花季里水灵灵梦的呓语。
晨露中,青青的豆瓣用露珠种下青春的欲望,深入大豆的根部,萌发出草色的开花情歌,等待金豆子熟了的时候,被高过田埂的那个挥舞镰刀的倩影收割金灿的情话。

村嫂,最恋这片黑土地,每一把黑土,就像一粒豆瓣,都能攥出油来。
村嫂,用草色的血抚摸大豆,用汗珠子滚太阳的水润泽大豆,除了滴落在田埂上的汗珠,还有盐,还有梦。
金豆子熟透时的心情,以金灿灿的笑靥拔节村嫂骨髓的希望与柴米油盐酱醋的日子。

村嫂喜欢剪纸。村嫂,把青青的豆瓣放在剪刀上,就剪出自己的童年与村妹子的梦。
在剪纸上,村嫂用草色的血染红村庄那片朝霞,用炊烟放飞灶膛火焰点燃的眼神。
村嫂在剪纸中,用一把锄耕耘风雨,搂着金豆子入睡,在梦中咀嚼开花女人咔咔拔节的如月心事。

金豆子微笑的时候,庄稼院里都是金灿灿阳光的色彩。
金豆子,是村嫂。青青的眼神,醉过多少村庄汉子,豆香飘遍整个村庄,一直飘到黑土地远方。
金豆子的光芒,是村嫂阳光着土地、爱情与日子的光芒。金豆子的根连着村嫂的心。

【黑土地上·玉米】

在故乡黑土地田埂上,一株株玉米庄稼长成村庄的骨头与农人的灵魂。
玉米,一个“玉”字,藏着如玉纯净的人格。一个“棒子”的别名,藏着土得掉渣的故事。玉米,最亲近那些闯关东的人,那些人生命的脉管里流着草色的血与玉米的浆,那些人很看重玉米给予生命的重量。

在北大荒的那段岁月里,农人以清瘦的玉米秸敲打大地的骨头,喂养饥荒的村庄。
禾苗,长成玉米的童年,那是母亲种下的玉米。母亲用村头那口老井的水与干瘪乳房挤出的奶,浇灌玉米灌浆,然后,用窝窝头、大饼子、大碴粥喂养贫血的炊烟。
在母亲眼里:玉米,是一家人的命根子。

那些黑土地上一茬一茬的玉米,就像大漠胡杨,生而玉一千年,玉而粗一千年,粗而土一千年。三千年的玉米,五千年的历史,述说着中国北方女人的沧桑。
每一个玉米粮仓里,半仓装着的是悠悠岁月的往事,半仓装着的是闯关东人的乡情。
秋了,那些成熟的玉米一串串站在农家院的屋檐下,与红辣椒一起谈情说爱。

玉米,脱去世俗,变成了水做的玉米妹,行走成村庄另一道女人的风景。
玉米妹童年,是母亲用窝窝头喂大的。玉米妹的青春是母亲煮的大碴粥喂饱的。在玉米妹的心里:玉米和自己都是母亲的孩子,终有一天妹子也将变成村庄的母亲。
玉米与玉米妹在我的灵魂中行走,我的诗歌便有了“粗粮”味道与女人“土味”。

【黑土地上·谷子】

秋了,谷子熟透的心情鲜活着村庄的故事。
一株株谷穗,血肉丰满。在黑土地上掀起一层层谷浪,从田野漫过来,扩展着,延伸着,拍打着村庄清瘦的骨头与炊烟。
谷子笑起来的时候,一脸阳光,就像农人笑靥的容颜与熟透的心。

谷子熟了的时候,弯腰鞠躬的姿势,是一种感恩大地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谷子欢乐的时候,是在乡下。村庄,是谷子的根。草色的血,是谷子的血脉。农人的汗,是谷子生命的源泉。
有村庄的地方就有谷子。有谷子的地方就有农人。有农人的地方就有汗水与农事。

谷子,是有自己哲学与思想的。谷子的哲学,很古老。古时的人们相信神灵就在头顶。那时祭奠社神与稷神用谷子。谷子与社稷结缘,关系到江山的存亡。
从谷子救出草色的血,从社稷救出信仰的心。
关注草根的诗人很喜欢谷子。那句“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的唐诗是最亮的诗句。

亲近村庄的谷子,喜欢淳朴地活着。高过田埂的谷子,喜欢锄禾的农人。
谷子,也有梦。梦见谷子进城变成“小米”与“贡米”,梦的呓语都是卑微、土气与没见过大世面之类的语言。梦醒,谷子不愿进城,那里浮躁得让生命透不过气来。
谷子一生眷恋简单宁静的村庄,那才是属于自己的生命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8-9 08:31 | 只看该作者
好章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8-9 09:44 | 只看该作者
在风雨中把自己酿成一高粱壶酒,是否应为:在风雨中把自己酿成一壶高粱酒?

一组大气、厚重的组章,令人动容。支持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8-9 10:21 | 只看该作者
麦子的骨髓,流着草色的血。麦子的灵魂,扎着农民的根。麦子,来自民间,是村庄的一种符号,是农民的一种象征。
麦子熟了的时候,喜欢让农民用镰刀收割自己,麦子懂得:那不是死亡,是灵魂皈依。镰刀与铁锤结合在一起,让麦子拥抱阳光。麦穗与齿轮结合在一起,让农民有了尊严。

{:soso_e163:}{: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13: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朱荣兴编辑、胡有琪元老、叶枫文友的点评与指导。谢谢胡有琪元老指出的笔误。改了。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8-9 21:27 | 只看该作者
胡有琪 发表于 2013-8-9 09:44
在风雨中把自己酿成一高粱壶酒,是否应为:在风雨中把自己酿成一壶高粱酒?

一组大气、厚重的组章,令人 ...

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8-9 23:50 | 只看该作者
赏读、学习{: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8-9 23:50 | 只看该作者
赏读、学习{: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7: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白炳安编辑、招小波主持人的点评与指导。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8-10 17:11 | 只看该作者
这《黑土地上》组章,是用灵魂淬火而成的,大气、深蕴、哲思、厚重,回味无穷……
拜读学习,问候戴老师{:soso_e163:}{: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9 07:4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