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五谷之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毕业—诗歌》五谷系列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13-8-11 14:37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并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发表于 2013-8-11 14:51 | 只看该作者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8-11 00:05
哈哈,姐说的是,喝一杯。

日本语:加油(音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13-8-11 15:40 | 只看该作者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8-11 09:55
哈哈,王磊兄弟这话说的,祝福毕业了的学长们,我还得再浸两年。

恩恩,是啊,我明年就毕业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13-8-11 16:41 | 只看该作者
觉得一首比一首有味!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13-8-11 16:52 | 只看该作者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8-10 10:07
多谢西玉老哥的支持,五谷存谢。

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13-8-11 16:52 | 只看该作者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8-10 10:07
多谢西玉老哥的支持,五谷存谢。

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发表于 2013-8-11 16:52 | 只看该作者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8-10 10:07
多谢西玉老哥的支持,五谷存谢。

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13-8-11 16:53 | 只看该作者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8-10 10:07
多谢西玉老哥的支持,五谷存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13-8-11 17:18 | 只看该作者
五谷说,“最近被说语言独立性退步了。感觉自己浮躁了就什么也写不出来。”

此前我遇到几种“写不出来”的情况。1是成名很久的诗人。2是优秀诗人,---因为他自己的一段创造高峰、写了很多好诗,被认作为是优秀诗人;过了这段时间,就写不出好的,就象是只绕地球的流星,然后永不回头了,或是“有永不回头的可能性”---他们很怕这个可能性。3是正是转型、升级的诗人。他从传统诗写作转向当前的先锋新诗写作,讲求一种思维飞行的快感。他有时行,写上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又不行了。4还有写口水诗或自动疯狂诗、写到厌倦的诗人们。
……呃我还不知道五谷是哪种?
五谷的“不被认可”和“写不出”有关系吗?我认识的一个画家,他特别喜爱鼓励,他把他的绘画成就归为“一直被鼓励、从不间断”(呃其实他得过一场大病、据说这对他蜕变有重大推动)。
我所知的人性是,1)是的,每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有所不同,2)而成就与基本功的扎实,首先来自于一种“不间断的前进、努力”。3)所以,如果五谷是一种“要鼓励来作为不断前进之动力”的,同时他的目标就是“不间断地写诗,不间断地前进”,那么我们给他不断的表扬与鼓励。4)如果他的目标是“写出好诗”,这就不是“不断给予鼓励,然后不断地努力和写作”、就一定会通往“写出的诗就是好诗”。我所知的那个画家,虽然只爱听好话、这让他很高兴、不停地画下去,但是他的画“好不好”,他不索取这种认可的。好象他在这方面还是很淡定、很甘于寂寞的。我访谈时,他直言“这种画有多少人能叫好呢”。换言之,鼓励认可这些事物,在他那里、是分两种用途的:一种是用作为“让我高兴,然后我不断前进。我这个人,就是爱听好话!听了特别有动力去前进!”另一种是用作为艺术质量的评判标准。这个、他甘于寂寞。
如果我给了鼓励、给五谷,他把它们用作“什么用途”呢?
如果是第一种,我很乐意给;如果是第二种,给不了认可的、那就不能给(因为要坚持艺术质量线的标准,大家都有饭吃呵呵)。如果不给第二种,……会怎样?五谷在“得到认可VS写不写得出”方面有联系吗?呵呵,其实给第一种认可也简单的,我常常说,“多写!”“继续!”但五谷这次问得很认真,好象是第二种:不是写不出诗,而是因为写不出“被人叫好”的诗、连写下去的动力都有点消失了~
……………………是这样吗?那可真是个难题。
那个爱听好话的画家,他一生不断绘画,但动力从不来自“被人叫好”,叫好他虽然高兴,但画下去的动力并不是这个。他也收获很多不叫好,现实的“卖不出”(约等于不叫好),这些也不能阻碍他喜爱绘画。一切艺术家到了此处,都要问问自己:没人叫好,你还写吗?还爱写吗?被人批评你还写吗?你的目标是“甚至不被认可的诗写作”,还是“诗歌的声誉”?为什么而写?
其实“为诗歌的声誉”而写作,也是诗歌写作;有人还特别的拗口:我喜爱声誉,我只喜爱“通过诗歌这一途径得来的声誉”,有钱也有声誉、但我不要这个。………………我觉得都无妨,都是诗歌写作,都可能出好作品、好诗人;但是它们的动力强度是不同的。
完全不管别人如何评判、自顾自不断写下去的诗人,经得住9级地震,能在更艰苦条件下得到“有时间长度的写作坚持”;而写下去的动力较小、限制较多的,写作坚持“抗得住的地震强度弱一些”。上述的画家,他其实是第一种人,虽然他爱听好话。
有人说,“嗯燕窝,我不仅是写作坚持的问题,听别人的评判、能促进我诗歌的进步嘛。也许听到对的意见,我诗歌就写得好了;而写得好的诗歌,又使我想写下去……这不就良性循环了?”
真不幸,诗歌里就是没这一条真理:听了意见就能写好。
其他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地受这一条道理影响,偏偏诗歌最不。几乎是个空白哈哈。这是真的。哪怕写小说什么,都提提意见、是有用的。诗歌就没有这个玩艺。你不能说,“这个人物刻画得不够饱满、细节不够——”我的天,这不是写小说,这些意见对小说、真能补锅;对诗歌,你多些细节有屁用?还是没有诗意。“太不诗了——”人们会说。“没感觉它象诗嘛。”
诗歌是没有办法“针对具体诗作品”给意见的。没用。不能帮助你下次、或再经过10次努力,就写出好诗了。诗歌中“给予写作意见”也是有的,但不针对具体诗作品,而是看完五谷你的一些作品后,对你说,“你要多读,热爱读好诗;而且不要迷恋书店里的经典,喏,我给你这些网络链接,你去读这些—— 然后继续不断地写。也许吧,可能会有变化。”
对了,就这种方向性的意见。
它是有用的。我有个诗人朋友,二十年前写诗、搞诗社,后来经商了。二十年前有一天,读到我们这批网络诗人的人,或是一批被认为是网络作品的好诗(包括陈先发),他激动得很,诗思维突然从另一方向被打开了,然后开始不断地写,进入他的第二次诗歌春天。
就是思维固结了。

他为什么而激动呢?
是一种随意飞行的诗思维,他记述:1)早晨走出门口,走过楼道,见到红色的消防栓,感到我的血液正在流过这些管道,轰隆隆,流经一个城市。它经过生锈的龙头,经过鼠虫成群的下水道,经过一个浸泡槐花的水盆,感受到一只手的温度…………2)我向上望、发现我的座钟坏了。然后我想起、人生中仿佛有三个座钟,一个座钟在医院里,我正拿着手术刀、不停盯着时间,第二个座钟在电梯里,我正登上十八楼,第三个座钟在无人楼道中、寂静行走,无人知晓…… 我本来是把三个座钟的时间对齐的。结果走着走着,它们各有各的时间,各有快慢,我生活的匀速运动变成了非匀速运动……
他现在头脑中充满了这些奇丽的电影片段。深邃的人生哲学。
只差把它们写成好诗。他也写了,但没有写得特别好,“有点浪费,”他觉得、这些奇思妙想能成为更好的诗作品。

看,他是一个典型的“因为读别人诗,这些诗给了他一些意见,但不是针对具体作品的、而是诗歌的写作方向发展方向,然后他豁然开朗。”同时他明显感到自己诗思维的进步,但它们仍然没有变成“很优秀的作品”,他也自知这个,
他没有问我,“燕窝我怎么把这些奇异诗思、变成好作品呢?”那我会瞠目结舌,---想像都奇丽到这地步、还写不出好作品,难道要我捉着你的手来写吗?我代替你来写?
他也知道这个。他反正就是不断写下去,直到它们中出现“足够好的作品”。他也有个特点:特别爱权威,爱“被称为好诗”的;我劝他多读的那些诗,他多半也没做;但他好歹还留个出入口,他爱读我的诗,我的诗是那些“他应当多读的作品”的一部分,也是当初让他激动的源泉之一。但他把心分了两瓣:一瓣继续爱权威与经典,另一瓣爱“当初让他激动起来的诗人与作品”。尽管前者压根不让他激动。呵呵。
我劝他多读的那些作品,一是它们在“让他激动起来的新思维”这一方向上,二是它们才包含了这一方向的细微技术。他需要去研究它们的,读着读着,研究着,下次他把奇丽想像喷发出来时、就晓得使用这些技术来结构句子(哪怕一开始、先是模仿它们)。而不是当前状况:想像足够奇丽了,还是没写出“足够好的诗”(指“他自认为足够好的诗”。其实有不少人称赞他了,因为人们认得出这些想像嘛,是很有趣的)

我刚开始写诗时,和他第二次诗春天的经历是一样的:遇到一种新思维,觉得“这东西太TMD好玩啦,太有趣了。”朝思暮想、就是做同样的事。既没有考虑“它符不符合好诗标准”,也从不是为“写出好诗”去写作的,就是打心底里喜爱这个事(以自我标准,它当然是“好”的;但这种强度的情绪,已经不是:为了“好”而去,而是奔着喜爱与迷恋而去做这个事)。拼命拼命地读这类诗,因为很专注,又不停地实践,结果这些“渗透诗里的技术”不知觉地吃了进去、就成为了“能写这种诗”的诗人。
我是回头来、喜爱经典诗的。包括外国经典诗,都是会写诗后、才读的。
所以,不要让标准妨碍你了。
我们是以“极高的爆发力:超强度的喜爱/迷恋/追逐”去包围写作门槛的。并且它持续了一个时间长度,从写得不好到写得好。上述这个诗人的第二个春天,也是这种情况。这种超强的追逐与迷恋,很好。比较有趣的,我当初没有他这个脱节:诗思维VS诗作品…还脱节了。哈哈我当时是一举做好了二者,没有他这么明显的分节情况。
每个人的习诗历程都挺有趣。
“如果诗歌,找不到对它的迷恋与喜爱时,(即‘不想写了’)就不写了。”我喜爱的诗人-桥说。我很认同。不是所有事情都这样,但对诗歌,我是这样的。在诗写作上,别人的认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还想不想写、有多想写。”

这个问题只能回答到这里了。
你看,你的提问其实不简单,包括了三个问题:1是“写不出来”,2是怎么写出好诗?3是诗歌评判的问题。

关于诗歌评判,还要说几句话。
有人说,“是否多阅读、多写诗,就行了?诗歌评论诗歌评判这东西,至少对诗人是不必要的?”
答,也是也不是。
我认识三种诗人、他们对“诗歌评判”的态度分别是:第1种,是五谷这种。他们很看重“人们对自己具体某一首诗”的评判。第2种,完全不管别人怎么评判。第3种,是我这种。我推荐我这一种呵呵:1)我是看评判的,关注评判。2)但我内心里有一个评判体系。是它要生长,它不断接受“外界对各种诗的评判,也有对我自己的诗的评判;自己也跑去评判”,然后评判眼光越来越高;内部的这一评判体系长得越来越强壮。它长得很好,会对“诗写作的生长”有一个间接影响。我也是大量阅读各种评判文章、评语的。3)你看有两种评判:一种是落实在自己具体作品的质量评判;另一种是“让评论落实在自己内部的评判体系”上、锻炼自己的评判眼光、评判能力。我从不计较第一种的,别人评判我的某一具体作品,是好是坏,都不打紧,我不受它影响。但我不拒绝评判能力的生长。
要知道,很多诗人很介意“落于自己某一具体作品的评判”,但只介意“自己得到的是表扬还是批评”;这评判就在他们外部流过,是不浇灌他们的“内心评判系统”的。我可能不同意别人说“好”说“坏”(主要还是不同意别人说“坏”哈哈),在我内部的评判体系里、和它激烈作战一番,但我是有评判体系的、并且浇灌它的。我注意到,那些完全不管别人怎么评判的好诗人们……会成长得慢一些哈哈。因为你内部的评判体系长得好,对诗写作体系要发生一定影响的。
尤其是长远来看,影响会加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9:0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我觉得我正是那种转型、升级的诗人。也正是从传统诗写作转向当前的先锋新诗写作,讲求一种思维飞行的快感。有时行,写上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又不行了。我是从象征开始入门,学习诗歌也差不多快一年多了,正是从国外的经典诗歌学起再转入国内,说实话我起初正是那种“要鼓励来作为不断前进之动力”的,但我的的目标一样是“不间断地写诗,不间断地前进”。我倒不会因为别人的看不好或者不认定而放弃诗歌,对于诗歌来说我喜欢的是她的纯粹,诗歌是语言的王冠,而我们追去语言的极限运动,这样说或许太过宽泛,但我就是喜欢语言所带给我的快感与魅力。我也爱参详别人对于我诗歌的意见,但有时候太过急于求成总爱让人家落在具体篇目上来说,很多时候别人的意见我也喜闻乐见,但同时我也有自己内在的评判标准,诗歌大的方向我自己也一直在摸索。但不管怎么说,我是一个想写出好诗歌的人,也是甘于寂寞人,我相信我会坚持的。多谢燕窝宝贵的经验和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0 23:3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