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河里流淌着的是真善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河里流淌着的是真善美
——读博友冰山诗文集《流淌的金河》有感

                              
          赵勇鹏


       我平生的爱好不多,不喜唱歌跳舞,不喜打牌玩游戏,除了创作和上网发帖子外,就是看报读书了。书架里案头上,有一本又一本书等着我去研读。
       前几天,浙江博客网上的博友冰山给我寄来了一本他新近汇编的个人诗文集《流淌的金河》,我粗粗一翻感觉不错,于是就放下手头还没有读完的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赠言辞典》,以先睹为快的心情,集中精力读起了博友冰山惠寄的这本书。
       冰山的真实姓名是杨和金,曾取笔名“金河”。十多年来,他利用空隙时间写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也曾经在地方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不少的作品。他把自己写下的文字看作是生活磨砺心灵的颗粒,还真形象和贴切。
       他在序言中这样写道:“每个人都是一条河。……很多年以前,当金河迈向军营的那天起,他就以观察入微的视角和豁达开朗的心境开始他的河流之旅。……不知疲倦,但问清流。”我一篇一篇读着他的散文随笔,一首一首读着他的诗歌,还真感受到了他那跳动着脉搏。  
       上集选编了他的百余篇散文随笔。开篇《半支红烛》记叙了一位身带残疾的姑娘在夜色中点亮半支红烛给来到小山村安营扎寨的战士们照明搭建帐篷的感人故事,真实、典型的细节描写,生动刻画了残疾姑娘的纯朴美好形象,让人久久难忘。中篇《我很幸运》开门见山,一下子就让人感觉他真的很幸运,有一个美丽聪慧又贤惠的好妻子,一个愿意用自己平凡的一生支撑整个家庭的好女人。尾篇《向往白鹭岛》用纪实的笔法写出了家乡太公山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美好景象,吸引着读者也渴望能早日去他的家乡风景胜地太公山一览风光。
       下集诗歌卷中的四十多首诗歌,宛如一阵阵清风,让处于炎炎夏日中的我心里格外凉爽。其中一首《草坪偶见》充分体现出了他的捕捉力:上午去草坪/见了几只小麻雀/自在的觅食/可我并没有发现有吃的东西//麻雀得意地觅着食/还不时地抬头看看我/好象不认识/其实我观察已久//我呼它/它听到了/只是不想理睬/我默默地注视它/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守护着//也许没听懂我的语言/可没什么啊/只要你能快乐/小精灵//它也叫了/声音好尖好脆/这回是我无奈了/我不知它在对我说些什么//不知是谁/抛来一颗石子/无事生非/麻雀受到惊吓/飞了//飞在蓝天/躲进了云里/是否/也藏在了/我的心里
       整首诗歌起承转合十分到位,没有华丽虚饰的语言,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使人感到不做作,给人一种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感。略有遗憾的是这首《草坪偶见》与后面的《小小精灵》一诗重复了,除了标题不同,诗句诗行全部相同,这有待下次重新印刷时加以更正。
       总之,这本240多页的诗文集《流淌的金河》给我留下的整体印象是:金河里流淌着的不是水,是真是善是美,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冰山博友的心血和智慧。它从此也将流淌在我心里……



评论者通讯地址:杭州市长生路58号西湖国贸418室
邮政编码:310006
手机号码:13857903689
电子邮箱:zyp571002@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15:38 | 只看该作者
转重庆毛大成感吟:

真善美呀清又纯
——读赵勇鹏《金河里流淌着的是真善美》感吟

                   毛大成


今晨我心特兴奋,喜读大鹏评书文。
恳切亲切真感人,真善美呀清又纯。

冰山潜力我知晓,近年常常时有闻;
曾经小心评说过,表冷里热真精神。

如今更加知实情,让我佩服大提升;
革命军人美精神,确实自然征服人。

如今渴望看金河,沐浴洗心做新人。
学习诗人永青春,真正做成毛竹人。

冰山金河真善美,日夜流淌清又清;
清风吹拂清醒我,高唱军曲向前进。

奇志绿叶开心唱,精学冰山精求精;
效法榜样真善美,大江奔腾向光明。

心学冰山真精神,毛竹青枝更清新;
榜样力量带动我,奋飞银河九天行!

2013,8,14于重庆。

通联地址:400060  重庆南岸学府路37号
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综合楼B-27—6毛大成
邮编: 电话    15002371747
电子信箱: 857567923@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7 07:4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