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组章)
作者 琪轩
1、
湖水是一面镜子,在傍晚,倾斜着,倾泻着。
老屋的肩头挂起水囊,哗哗的流水声,唤回一匹跋涉的骆驼。
影子扶着矮墙,秸秆目不斜视。
秕谷和狗尾草,遭遇一生中最宝贵的对视。
一丈之外,天空被羽毛收藏。
一丈之内,月亮被故乡扶起。
风暴与洪水,喧哗与骚动,敛进灶台上的陶罐。
低钝的钟鸣,一泻千里的月光,煮炖一个温情脉脉的日子。
2、
月亮在你的瞳孔里打转儿,你在月光下参禅。
饥渴的,焦灼的,所有的念想,都埋伏在你的胃里。
老井,我是隔着距离汲水的人。
饮下你的光芒,你就是我夺眶而出的梦。
慌忙的夏天,来不及喊一声疼。
雷声、闪电、飓风,一道晶光闪闪的号令。
撤退。回归。为你磨薄黄昏,捡拾稻穗,修补粮仓。
背包已不堪重负,如同故乡年迈的山峰。
3、
八月的记忆,刻在木版画上。
精雕细琢。以土为床,以瓦为顶,以草为裳。
如何解构一截竹竿的风情,把鸟语花香,风调雨顺搬进中秋?
多风的季节,多雨的夜。不温不火的一窗月色。
灯盏开花,青瓷开片。
气韵在20摄氏度,上下浮动;水声在指尖游移。
《姑苏行》、《喜相逢》、《小放牛》……
深情悠扬,装满一个个日子的空壳。
4、
一杯奶酒,诱惑着漂泊的桨。
浑浊的岁月,越来越清晰,苦涩的记忆,越来越甘冽。
一声惊雷,引领孤雁,苏醒我和一张帆。
两朵浪花,在河的源头,不期而遇。
羊群与云朵,若即若离。
毡房前情定三生的石块,白发、炊烟,长长的风筝线。
打磨,缠绕——
生命中最温柔的部分:
祖母的传说,少年的一见钟情……
5、
那些长了翅膀的音符,从未停止飞翔。
月色、露水和蹄印,如约而至!
三月的春雨,不知疲倦的风。
梦里呼啸而来的雪,此起彼伏的蛙鸣。
一棵生长的树,不再虚构坚强。
乡愁,是一串木本的名字。
是一支随身携带的腰鼓,敲出隐隐作疼的声音。
2013-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