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诗我只喜欢第一节“白云深处/竖起耳朵的树叶,聆听/天籁的鸟鸣。风是庭院之中/透明的事物/有淡淡的忧伤"。在读完这一节时,其实我是满心期待的,因为开头奠定的这么好的,充满着灵性的基调让我有想继续往下读的渴望,但是读完整首诗,这种原初产生的情绪已经没有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还是习惯那些忠实于事物本来的东西,我觉得我们身边的事物是不以我们的意志而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毫不相干的,而现在的诗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在事物中附加它们太多的情感,这让我感觉不真实。而且在这首诗的后几节中,充满着“判断式”的价值取向,如果能一直延续第一节的情绪,集中一点来写,那将会更出色。
第二首《八月》整体读起来有些乱,没有一个要特别表现的中心和场景,断句和标点有些不规范,用词还可以再准确精炼一些,它可以很平实但是是在经过你的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可以说,国鹏的这两首诗都隐含着淡淡的忧伤,在初读者看来,这样的分为会很清新、优雅,很容易让人有同感,但是这种情绪如果一直在诗作里延续下去,成为诗歌的主色调、主情感,那样诗歌就会僵化了,所以,这也是我的担忧,希望你能尽量摆脱那些小情绪、小伤感,从一个整体上去认识诗歌的“群”,也就是在最大可能上将个人经验转化为一代,而且是只代表我们这一代的精神。
李发荣
2013.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