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在的灵魂中寻找生命的同一眼泉水
——读胡永刚组诗《父亲节,献给父亲的诗》
宫白云
1
胡永刚是位严肃智性的诗人,对佛理与禅性都有着深厚的理解与感悟,善于从细微的瞬间感受生命,在寻求精神解脱与人性的表现中潜流着深沉的情感与弹力的感性,思想的凝重、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形成了他厚实、高远、至真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总有一种特异的气质与明锐的视野,不仅具有岩石的质感,还有湖海的深邃,境界高远,对生命的理解自然质朴,贵在表现精神内质而传其神,而且擅用古典的诗境语言,使诗味浓郁,并长于用朴素的意象传达深刻的意味,在自我觉醒的境界上,探索外在世界的本象与内在精神的变貌,在对生命的观照和复杂心象的梳理上不同俗常。美国诗人费诺罗萨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不可能只靠总结,靠堆砌句子来展示自然的财富。诗的思维靠的是暗示,靠将最多限度的意义放进一个短语,这个短语从内部受孕,充电,发光。”胡永刚的诗正是对这段话的很好阐释。这样的特征从他写给父亲的这组诗中就能特别能够体现。
胡永刚这组诗由八首诗组成,分别是《暮年之光》《风烛》《灯影里的雪花》《天堂口》《父亲》《暮霭中的找寻》《在火车上》《一个孤独的人》。我读它们的时候搜寻着记忆中曾读到过的关于亲情类的诗歌模式,试图与它们对应一下,然而我发现一无所获。胡永刚的这些诗歌和任何亲情诗歌模式都没有关系,它独立在那里,如此沉重,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想起了格雷厄姆格林小说《恋情的终结》衬页上引用的莱昂布洛依的一句话:“人的心里有着尚不存在的地方,痛苦会进入这些地方,以使它们能够存在。”而胡永刚的这组诗恰恰让我抚摸到了那些痛苦的“进入”,它们在时光的累积里越来越深。“有什么办法能让你醒来?/一匹寂静的野马穿过沉睡的高原/任凭远处传来弥撒声/无论悲伤与否,每天都有那么多/孤独的灵魂落在黑夜的苍穹/像白雪落在大理石上”(《一个孤独的人》)。“现在,那空旷的大地变成了外省/你成了我永不抵达的家书——/我们在这里听雨,喝酒/翻捡旧日子里那些细瓷之光”(《天堂口》)。
当生命失去了它鲜活的肌肤和血液,化为一缕烟尘和一捧泥土,在活着的人心中,痛苦便成了唯一与亡灵相逢的载体。“你那样地燃烧直至太阳失眠,在炎热中消瘦/直至你远走他乡,剩下嶙峋的时光/那慢慢关闭的光芒里,空余我一个人的泪珠”(《暮霭中的找寻》)。
亲情的失去总是让人撕心裂肺,那个给你生命、养你、爱你的人不在了,而活着的人仍旧不得不活下去,在记忆里、在怀念中去搜寻那些过去生活的影子与痕迹。“当世界在摇晃中静止/我在观望中听到幽暗森林的回声/这使我相信我看见的是一个视觉的梦:/墙上烟色的礼帽,桌上喝剩的水杯/床沿斜靠的手杖,窗台上散落的白色药片”(《天堂口》)。点点滴滴的“那时”就这样也一同失去,再也回不来了,这就是依然活着的人的痛苦所在。“幽暗的角落里,你闪了闪/像无边宇宙中的星光/和我看见时,抖颤的内心/从什么时候起,我渴望做你的灯芯/——我爱过那飘摇的生活?/那个拨亮我的人,像尘土一样落寞”(《风烛》)。“钟声和唱诵延绵不绝/黑暗把世界还给了我们”(《在火车上》)。
2
对“父亲”本身承载的生命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感受,而反映在胡永刚这组诗中,不仅仅是难以名状的悲伤、痛苦、孤独和怀念,还有生命意识里的自我救赎,这种救赎最终通过对生命的重新寻找与灵魂的意识合流,达到一种精神的张力。而这样的寻找让他明白人世间真正的爱不是爱情,是亲情,而最深沉的爱是男人之间的,也就是父与子之间的,懂得与慈悲。是无言的凝视,它是能量中的能量,甚至可能还是能量的核心。当这样的亲情不能再鲜活地拥有和分享时,生命就进入了漫长的痛苦时间,永无结束。胡永刚的这组诗把这种最难表达的情感状态呈现得让人心痛不已,尤其是那种生者对死者的灵魂寻找,已经不是个我意义的寻找,而是每个失去亲人者的寻找。如这组诗其中的一首《暮年之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你变得少言寡语,坐在路口
看着一个个从长途班车上下来的人。
那时候,我带着大提琴的披肩
开始流亡,大提琴诉说着悲愁的炊烟
吟唱故乡梦里的亚麻布。
在这之前,我们像两块沉默的石头
面对自己的黑色木念珠
不断重复着爱,却从不说出
也许,我们生来就是木质的
为了更好地献身于火焰
我们在火的自我训练中看见了灰烬。
看见暂时的旧旅馆里受难的秘密
我确信,在撒满黄金和莲花的路上
光明在黑暗中等待着我们的手。
为了看清黑暗,我们置身其中
庄重地祷告。远处的背景那么虚幻
你手掌含露的叶子清晰可见
你不再以父亲的名义
而是以星星的方式发出邀请信
星汉将带走所有准备回家的人
——《暮年之光》
呈现在这首诗中的是漫长岁月中一对父子相互间静水流深般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的镜头非常缓慢,造成一种追忆的流长,仿佛在这种慢慢中可以拾回那已经流逝掉的时光。在这里,诗人所使用的意象相当的朴素而智慧,如“大提琴、炊烟、亚麻布、石头、黑色木念珠、黄金和莲花、含露的叶子、星星”,诗人利用这些意象本身将情感或意味潜藏其中,让悲痛之心与悲伤之情不是直裸裸地呈现,而是时光中的低回,看后自觉更能从悲痛中得到一种力量。“我们像两块沉默的石头/面对自己的黑色木念珠/不断重复着爱,却从不说出”。沉默的表象下隐藏着强烈的爱,在诉说的同时让生命的本质自我裸裎。“你不再以父亲的名义/而是以星星的方式发出邀请信/星汉将带走所有准备回家的人”。当诗人深入到父亲的生命之中后,发现他自己有了和父亲同样的心灵深度。
3
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说过这样一段话:“诗歌的职能最终只有一种作用:深深地沁入我们的精神圣殿——那里有灵魂最彻底的隐情和孤独——帮助我们实现在内心深处揭示人生本质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胡永刚这些诗歌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怀念与追忆,而是更深层次的对生命的探寻与心灵的拯救。如他的一首《灯影里的雪花》:
是什么让你变得如此迟缓
镰刀月光弯弓之腰
风吹草低也看不见
星星的穗头垂挂在塔顶
窗前挑灯之手,推转石磨之手
在夜深人静的月光里
递给了我
林间窸窣的砍柴声
歇脚的石头,头顶的风雨
隐藏在云团里的终点线——
突然复活了,在回家的途中。
当我懂得了孤寂
和恐惧,我想看清你
是什么让你完好地保存着
青苔的低语,南山的野菊
但这似乎是奢望的
没有人知道,你长久面对苍山远影
沉默寡言的后面,咽回去的是
经久不息的玻璃棉
——《灯影里的雪花》
诗中没有一句灯影的字眼,也没有雪花,但给人的感觉是:那盏灯影就浮在眼前,许多许多思绪雪花一样静静地开着……而“我”在时光的千重帏幕间往来穿行,去思索爱,思索生,思索死。这里的“你”和“我”是彼此重叠交错的,一些影像虽然看起来不是足够清晰,但奇怪的是,“你”的气息还是真切地在“我”的时光中流转,让“我”时时感觉到“你”的存在。这种独特的心象转换的手法,使“我”始终处在时间与空间的核心,向四面八方伸展着触手。诗人似乎想要以这样的方式来与父亲的生命同在,或者说根本就是在一起,从未分离,“窗前挑灯之手,推转石磨之手/在夜深人静的月光里/递给了我”;不经意间,诗人实现了与父亲灵魂的重合。并通过这样的重合,在自己的生命中延续父亲的生命与爱。“隐藏在云团里的终点线——/突然复活了,在回家的途中。”记忆让死回到了生,而现实又让生回到了死,“你”日夜地守望着“青苔的低语,南山的野菊”,“长久面对苍山远影”,在这片苍凉中,除了“我”还有谁会懂那深切的孤寂?“沉默寡言的后面,咽回去的是/经久不息的玻璃棉”,“玻璃棉”可以吸纳很强的声音,而“沉默寡言“喻示着无声,用“玻璃棉”来吸纳无声的“沉默寡言”,而且还“经久不息”,这样的语言组合不觉中产生出一种张力和震撼效果,特别一个“咽”字,让多少无声的痛楚布满肺腑。
4
亲情在每个人眼里,都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它不是空洞的概念,生也好死也好,它都是永远的根脉与慰籍。没有生的欢乐就不会有死的痛苦。在所有人类的情感中唯有亲情可以穿越生死,不会因死亡而停止,甚至会更加地深重深切。这从胡永刚的这组诗就可以感受,他不仅对这样的生死之情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体验,还把这份爱布满在生命的每个细胞之中。让我们来看他的这首《父亲》:
我与你未及深究的贫困的村庄
被满树老鸦啼叫得凌乱不堪
风刮起屋顶的雪越过漆黑灶台的青瓷碗
我无处可逃,眼看你黑色的前额
要回到积雪下面。我在佛灯前焚香化表
四方诸神急急如律,穿过鲜花和石头
与我肺腑间广阔的沧海联在一起
很久以后,你在一面铜镜前
目睹我心里的雪,堆成一本书的序言
你的颜面由青转黄,你的钟摆迟缓无力
而风永不停歇,将你从树枝上吹落下来。
孩子们追着蝴蝶,看见你,又跑过去
很快趟过春天的河流。他们不知道
你的手在风中,抚摸着一个奔跑的天堂
那久远的和未知的寂静,又一次呼唤我
当天光诞生,大地蒙霜,我走近你
走近雪原青茬和屋脊上的干草
你没有迎向我。病榻之上
昔日威武的汉子,天知道盼望了多久
那庄严的、摇摇欲坠的白头
我们不再提起浪尖上的锋芒
蹄窝里的血花,深埋在齐腰间的苦水
我轻轻地拥着你,像拥着一个孩子
那孤独的山岗,那躺倒的独轮车
——《父亲》
这首诗的情感曲线是平缓的,看不到巨浪波涛,但却时时感到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那些亲情的所在、记忆、回味、体验伴随着诗人与父亲的生命时光,父亲的所有渗入到诗人全部的生命存在之中。“青瓷碗、铜镜、天堂、独轮车”这些意象更多地暗示着诗人与父亲的内在联系。他打破了线性结构的叙述方式,使用了散点交织的结构手法,让时间与空间形成不同呼应,在历经无尽的辗转后,内心中对父亲深厚的情感已不露痕迹地化为了对生命、生死的思索。这样的诗,有一种既苍凉又无所凭籍的悲伤,逝者与生者的灵魂冲破死与生的界限,重新建立起精神上的联系,让生命血肉胶结:“我们不再提起浪尖上的锋芒/窝里的血花,深埋在齐腰间的苦水/轻轻地拥着你,像拥着一个孩子/孤独的山岗,那躺倒的独轮车”。诗人终于在痛苦的煎熬中找到了生与死的循环通道,在灵魂的指引下,寻得无量生命的水原地。
总的来说,胡永刚这组《献给父亲的诗》无论从艺术手法、价值取向上和情感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上都称得上是绝佳。他的这组诗不是为了“抒情”而一味的“抒情”,而是打破了传统的诗美价值观,让自己内心深处对父亲的那些深厚滚热的情感理性的转化。诗中的意象不是表象的一些堆砌,而是自然而然的情感与生命认识的融合,让诗意天然的呈现,发散出一种静穆的力量。他在情感与艺术的交错中寻求平衡,让每一首诗都辐射出浑厚的情感和艺术的张力,在自己复杂错综的情绪与思想的交汇之中,确立起生命形象与诗歌价值。更为重要的是,那种血液上的呼唤,随心赋形无不恰当,生死契阔无不感人至深。表达了诗人以最深处的情感、细胞、骨髓去撼动茫茫生死的意绪、痛苦、孤怀以及悲凉心境,并以灵魂的方式承载着这一切之后的愿景,在诗性的无尽转化中寻求灵魂的契合。这些诗在一起的意义并不是一次次的简单哀悼、追忆与怀念,而是在永在的灵魂中寻找生命的同一眼泉水。
2013-8-28于辽宁丹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