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2-4-20 21:40 编辑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篇好文章,一种别样的谐趣的写作;象晚清和民国交界时期的语言在描述,在述说;很有趣,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玩味的东西,他本质上不承载任何功利的目的,其功用是人类强加给文学的,使文学背负着承重的包袱。到是志纲兄的读书心得读后受益,我在2011、2、22也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随笔,发此共勉:
『选择性读书的乐趣』
1、近日设计工作太忙,怠慢了博客;我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忙于生活的活计,当那伙计与诗歌及诗意的氛围的距离越远的时候,那么在意识中对诗及诗性的感觉也就越远;有时心无枷跘,但总觉噎哽在喉,有东西卡着发不出声来;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诗歌及散文作为人的精神上的高级需求,必定是在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之上时才得以有为之实现的必要条件。
2、好在,心之随想,无往而不致的智性的潜在心理,强迫我在不经意间,象饥饿三日而饥不择食地拿起一本书就读,任其翻至不论那一页,见文字就读;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读《别处的意义:欧美当代诗人12家》;其中菲利普.拉金的“别处的意义”我并没有体会到别处有什么意义?还有伊丽莎白.詹宁斯、保罗.穆墩、格雷厄姆等;读他们的诗歌,虽然没有读到想象中的哲理、深奥的事件,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这与读国内的当代诗歌形成鲜明的对比;首首寓意明确,文字平易近人;没有拒普通读者于千里之外的嫌疑;
3、拿起的第二本书是:德国诗人格奥尔格诗选,读后深感欧洲的诗歌的力度之作是在德国的想法,格奥尔格的艺术追求、思想境界和精神生活,贴近生活而又熟练凌驾于生活之上而显卓越不凡的大家风范。贝恩把他和荷尔德林、尼采等德国大家相提并论,是对他的肯定。
4、读《后垮掉时代诗选》,则别有另一番景象,如庞德《地铁站里》,这样写道:“出现在人群里这一张张面孔/湿的黑树枝上的一片片花瓣。”诗中描写一个男人在傍晚中的幻觉和怅然若失的思绪,具有典型的后现代人们生活与物质世界的虚幻与失落。
5、当读到《尼采: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如有一种精神上的明晰的质感,“一切写作之物,我只喜爱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写成。用你的心血写作吧:你将知道心血便是精神”,尼采的这句话,值得那些整天泡在网络里、官刊、民刊上忙碌的魂灵,梦想着精彩的一笔而忘乎所以的朋友们深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