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乐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海,我的祖宗海》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7:37 | 只看该作者
踏雪 发表于 2012-4-29 10:23
爱国的诗作,学习,感悟!

我猜想5月19日开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发表于 2012-5-9 17:59 | 只看该作者
不是猜想,是空想。我们打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0:15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5-9 17:59
不是猜想,是空想。我们打赌!

看了今天晚上的焦点访谈了吗?火药味很浓啊!这一次中国不可能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发表于 2012-5-9 21:07 | 只看该作者
我要和你唱反调,现在正创造发明,弄得不对的地方,你千万不要生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12-5-9 21:18 | 只看该作者
打不起来的。
猫一出现,老鼠就不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1:22 | 只看该作者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5-9 21:18
打不起来的。
猫一出现,老鼠就不见了。

今晚的焦点访谈看了吗?火药味很足。黄岩岛小菜一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冰 于 2012-5-9 23:15 编辑

                                                      一首非同寻常意义的诗

                                                     _______简析乐冰诗作《南海,我的祖宗海》

                                                                                   作者:纪开芹
   
        乐冰这首诗是有现实背景的。在南海问题成为最敏感话题的今天,这首诗的存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黄岩岛问题已经成了全中国老百姓关心的焦点问题。捍卫中国领土完整不可分割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责任。可,现在“渔村的上空/突起乌云/像一个变脸的无赖/想把渔民的春天/掳走”。阴霾笼罩了整个渔村,在蓝天和大海之间,它们肆虐地滚动,企图将黄岩岛撕成碎片,一片一片的瓜分了。

    每当傍晚
    遥远的海面灯火一片
    那是我的亲人
    打渔归来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份温馨而浓郁的生活图景。海洋,船只,渔网,温暖的家,是每一个渔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律动。他们的生活离不开那裹着桅杆的帆船。虽然它们已经老去,破败的帆像一面旗帜张扬在猎猎海风中。虽然“我的爷爷葬身鱼腹”,可是,许多人被南海养育着,在南海的怀抱中长大。宗庙祠堂里供着他们祖先的遗训和他们对南海的敬畏。他们的记忆中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出海,多少次感受强烈的海浪冲击着身心。辽阔深远的大海将他们少年的梦想包容。他们喜欢大海,喜欢渔船,喜欢像圣地亚哥一样凭着一个人的力量徒手征服大海,让浪花柔顺地亲吻脚踝,让海风轻柔地抚摸那古铜色的脸庞。
在这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的渔村里,做一个勇敢的水手,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做一个能够捍卫祖国领土尊严的强者。可是现在变了。一个变了脸的无赖想要夺走黄岩岛的春天,这怎能不让诗人担忧和愤慨?写到这里,我的内心忽然升起一种崇高和壮美。
     我以为,一首成功的诗作,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参考乐冰创作谈《〈南海,我的祖宗海〉一诗的诞生》。他说:“在南海黄岩岛捕鱼的中国渔船几乎都来自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而几十年来争端对峙不断的南海正是潭门渔民赖以为生的地方……在目前南海危机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宣誓主权。南海是中国的领海,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丢失……这种时政类的诗不好写。写不好就成了标语、口号。而我又不喜欢宏大叙事。我只能从细小处入手,把自己也容纳进去,这样便于表达感情,作品也容易打动人。”
      乐冰的选择是正确的。从小处落笔,从平淡中见新奇。这些点点滴滴都映照出他对祖国的深沉之爱。南海,给了诗人以精神的源泉。诗人与国家,人民息息相通的血脉关系促使他涌起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感。
“我的祖先日日夜夜在南海耕耘
像我家门后
一亩三分田了如指掌”
       诗人以沉雄朴真的笔触描绘了南海边甜美的和乐景象。他只字不提这个时代,没有气愤填膺,豪言壮语。但从他对南海的深情描绘中,已经将炽烈的赤子之心寓于其中了。这温情的呼唤反而更具有感染力。读罢全诗,我们不难被诗人所营造的温和境界所打动。也很容易为抒情者那浓郁悲凉的感情潮流所裹挟。我一直认为,诗歌是情感的寄托。凡郁结于心,必然要发而为外。只有真正对南海怀有亲人般质朴的爱,才能激发每一个读者内心里最柔软的共鸣。整首诗没有大起大落,在缓缓的叙述中,我们只能感叹,人类文明的理性之光在贪婪和野心中泯灭了,暗淡了。一切自由和光明以及美好都因为人类的鼓噪和喧嚣而失去恬静的容颜。
      瑞典思想家阿米尔曾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那么,乐冰笔下的南海无疑是一个世界,一个外在现实和内心感受相契合的世界。无限温暖又无限悲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2:30 | 只看该作者
素手 发表于 2012-5-6 17:46
保护南海
保护家园
抢走的迟早要还回来

请问您说哪人?可以告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12-5-9 22:38 | 只看该作者
 简析乐冰诗作:《南海,我的祖宗海》
  
  读过乐冰很多诗。从他进入中国诗歌流派网开始,便注意他的诗歌了。乐冰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激进诗人,一个热情诗人,一个敢说敢做,敢爱敢恨,大大咧咧的诗人。乐冰诗歌不拘小节,重视诗歌带来的畅通无阻猛烈宣泄的快感。感情上非常强烈,像烈火一样炽热。所以,他的诗表现出的狂热能最大限度的感染读者。
  但,这首却例外,它让我窥见乐冰狂飙式的激情之外,沉郁顿挫的情感。这首诗是有现实背景的。在南海问题成为最敏感话题的今天,这首诗的存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央视新闻一直在关注南海黄岩岛问题,黄岩岛问题已经成了全中国老百姓关心的焦点问题。捍卫中国领土完整不可分割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责任。菲律宾政府无权干预黄岩岛的一切行动。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黄岩岛,南海走进千家万户,被我们呵护着,敬重着。可,现在“渔村的上空/突起乌云/像一个变脸的无赖/想把渔民的春天/掳走”。阴霾笼罩了整个渔村,在蓝天和大海之间,它们肆虐地滚动,企图将黄岩岛撕成碎片,一片一片的瓜分了。
  
  每当傍晚
  遥远的海面灯火一片
  那是我的亲人
  打渔归来
  南海,我们的祖宗海,那儿的暖流是热闹的。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份温馨而浓郁的生活图景。海洋,船只,渔网,温暖的家,是每一个渔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律动。他们的生活离不开那裹着桅杆的帆船。虽然它们已经老去,破败的帆像一面旗帜张扬在猎猎海风中。虽然“我的爷爷葬身鱼腹”,可是,许多人被南海养育着,在南海的怀抱中长大。宗庙祠堂里供着他们祖先的遗训和他们对南海的敬畏。他们的记忆中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出海,多少次感受强烈的海浪冲击着身心。辽阔深远的大海将他们少年的梦想包容。他们喜欢大海,喜欢渔船,喜欢像圣地亚哥一样凭着一个人的力量徒手征服大海,让浪花柔顺地亲吻脚踝,让海风轻柔地抚摸那古铜色的脸庞。
  那时候的海像情人一样,温顺而多情,使他们常常忘记大海的怒吼和狂躁,把身心沐浴在无边的渺远中。于是,他们的理想也像手中的罗盘一样,更加明晰地指引着追寻的方向。黄岩岛的渔民们,他们是大海的儿子,生命中流淌着的是不屈的血液。像祖上一样,在这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的渔村里,做一个勇敢的水手,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做一个能够捍卫祖国领土尊严的强者。可是现在变了。一个变了脸的无赖想要夺走黄岩岛的春天,这怎能不让诗人担忧和愤慨?乐冰越是写南海纯净平凡的生活图景,越是激起读者内心的涟漪。何谓悲剧?“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乐冰不写战争,不写豪夺。只是用深情的笔调叙写黄岩岛人安静淳朴的生活。
  写到这里,我的内心忽然升起一种崇高和壮美。心中迸发出强烈的感情火花来。我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不,其实比愚公移山还要感人的故事。那些温情的画面如今虽然已支离破碎,在南海终会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期待着。
  以上,是从内容上对乐冰诗作进行简单解析。
  我以为,一首成功的诗作,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参考乐冰创作谈《〈南海,我的祖宗海〉一诗的诞生》。他说:“在南海黄岩岛捕鱼的中国渔船几乎都来自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而几十年来争端对峙不断的南海正是潭门渔民赖以为生的地方……在目前南海危机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宣誓主权。南海是中国的领海,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丢失……这种时政类的诗不好写。写不好就成了标语、口号。而我又不喜欢宏大叙事。我只能从细小处入手,把自己也容纳进去,这样便于表达感情,作品也容易打动人。”
  乐冰的选择是正确的。从小处落笔,从平淡中见新奇。这些点点滴滴都映照出他对祖国的深沉之爱。南海,给了诗人以精神的源泉。诗人与国家,人民息息相通的血脉关系促使他涌起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感。
  “我的祖先日日夜夜在南海耕耘
  就像我家门后
  一亩三分田了如指掌”
  诗人以沉雄朴真的笔触描绘了南海边甜美的和乐景象。他只字不提这个时代,没有气愤填膺,豪言壮语。但从他对南海的深情描绘中,已经将炽烈的赤子之心寓于其中了。这温情的呼唤反而更具有感染力。读罢全诗,我们不难被诗人所营造的温和境界所打动。也很容易为抒情者那浓郁悲凉的感情潮流所裹挟。我一直认为,诗歌是情感的寄托。凡郁结于心,必然要发而为外。只有真正对南海怀有亲人般质朴的爱,才能激发每一个读者内心里最柔软的共鸣。整首诗没有大起大落,在缓缓的叙述中,我们只能感叹,人类文明的理性之光在贪婪和野心中泯灭了,暗淡了。一切自由和光明以及美好都因为人类的鼓噪和喧嚣而失去恬静的容颜。
  瑞典思想家阿米尔曾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那么,乐冰笔下的南海无疑是一个世界,一个外在现实和内心感受相契合的世界。无限温暖又无限悲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发表于 2012-5-9 22:40 | 只看该作者
哦?晚上好冰冰,我上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23 10:1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