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间立场+先锋精神:刘涛访谈伊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伊沙:民间立场+先锋精神,我没见过比我做得更好的人
------------刘涛访谈伊沙





1、  有人说,诗坛因你而热闹,你认为这种热闹对诗人是好事还是相反?

伊沙:是的,前两天马非还在微博感叹:中国诗坛如果没有伊沙,不知该寂寞无趣成什么样子!但我知道:有不少人恨不得我一夜之间人间蒸发。所以,这是因人而异的事情。也许从整体上说,考虑到诗歌的边缘化受冷落的地位,因我而起的种种热闹或许是“好事”。希望我沉默的人是喜欢清静的人吗?我认为不是,他们是希望他们自己热闹而我沉默,微博时代暴露了这个秘密,这些人恨不得把自己24小时的生活全部直播给大家,什么都拿出来晒,唯独不见诗,却希望我这个是无诗不开口的人沉默。心静不静,自己最知,我认为我是中国诗歌界乃至整个文学界心最静的人之一,我出的活儿说明一切。

2、你心目中的“先锋”是个什么样子的?你的诗歌是先锋诗歌吗?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你诗歌中最可取之处是什么?

伊沙:没有固定的样子。文学发展的大趋势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中国比世界潮流落后,现在也总算气喘吁吁地追上了,与世界共同处于“后现代之后”这个时期。1980年代末,当中国现代诗已经露出一点“后现代”端倪(第三代的一部分)的时候,我出现了,在走向“后现代”的方向上,我比任何人都自觉,也玩得更狠,走得更远,因此被当做“中国后现代”的代表人物。新世纪以后,在“后现代之后”我又做了什么?写了长诗《唐》:在后现代语境下对传统的再造;写了《无题诗集》:在口语诗“所指”泛滥成灾中对“能指”的重新激活;开始写终生性超大组诗《梦》:创造了日常状态下超现实的无尽可能……写的东西摆在这里,我不得不说,自1988年迄今,我一直是中国现代诗的“急先锋”,什么是“先锋”?先锋就是永远冲在前头的人,永做新的增长点、扩张点,作品永远都含有较高的创新指数……我以为,极具个人性的创新是我诗歌中的最可取之处。

3、你给人们的感觉很高调,行动力超强,长达十余年每月贴诗,推荐每日一诗的“新世纪诗典”,并和夫人老G持续翻译外国诗人如布考斯基、阿赫玛托娃等人的诗,有人称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传奇,一个神迹”,你怎么看?

伊沙:我1983年开始写诗并发表,在经历过一个长达5年的预备役之后,从1988年6月迄今,年年有诗,一月无空……总共已写了4500首长短诗,这就是我最自然不过的节奏。《新世纪诗典》开办至今,也是一日无空地推荐了948首诗(11月7日),2011年10月迄今,我和妻子老G进入了一个疯狂翻译的“井喷期”,翻译了一百多位外国大师上千首长短诗作,在我自己看来,这很平常、很正常,因为我很专业、很职业、很敬业。

4、听说你是个从不讳言自己明确追求成功目标的诗人和作家,你所追求的成功和时下流行的成功学中的所谓成功是一个概念吗?

伊沙:当然不是。我所追求的成功在诗歌之内文学之内,当然也会一厢情愿地希望顺带获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但却屡屡碰壁难以如愿。说得具体一点吧,我今年47岁,已经出版了著、译、编60多本书,如果换个会混的,十个教授+一个院长(没准儿还能副校长)都当上了,所以,我是很多中国式人精儿、社会油子眼里的一大笑话,一个不可思议的无能的失败者。再说件具体事,我重译的泰戈尔很畅销,竟然在西外中文学院得不到年度成果奖,让我这个小伙伴惊得眼珠子都掉出来了!我想:如果是英文学院组织一帮教授重译,那可是大项目,可以拿到省上的课题费,还可以拖上个三五年。一句话:不会混,也不打算混。

5、在一篇访谈中我读到你说的这段话:“只要是我的诗友,一定是坐下来就聊诗,并且愿意拿出自己作品来读的人(这很关键);加上我又是一个愿与朋友分享资源的大方人(这也很关键);所以,就搞成了,搞大了,我有一种预感:长安诗歌节、《新世纪诗典》,会长盛不衰到我们今天无法预想的程度,我不讳言:这与我的心志和秉性相关。”从这段话我确乎
看到你“成功”和搞成搞大的“秘诀”,就是说你有慷慨的秉性,共享多赢的“成功”宝典?

伊沙:很久以前,我的老友沈奇调侃我,说用“三自一包”可以概括我这个人:“三自”好像是自恋、自大、自私;“一包”是包打天下。

6、“长安诗歌节”已经举办了120场?这个数字让我很吃惊,这个诗歌节意在“将诗歌长安的大唐气象还原到诗人当下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句话本身很有气魄,大唐气象是怎么还原到诗人当下的日常生活之中,能具体谈谈吗?

伊沙:又增加了三场,123场了(到11月7日)。一个盛世的气象固然宏大,但它日常的风景却一定平凡而又实在,那便是士大夫阶层对于诗歌出自本心的享受——我们试图回到这个层面上,也真正做到了,饭局是最外在的,它的内核在于拿出新作在同仁间交流,相互细读提出各自看法和意见,由于这些诗人本身的素质和修养,常常能够说出关乎现代诗大发展的诸多有益的见地,比一些大型研讨会上的官面发言有价值多了。真的是外表在玩,却是最积极地在建设。

7、 “在艺术上秉承永恒的民间立场”、“先锋到死”……是你说的吧?你觉得你完全履行了这个类似承诺的话?问心无愧?

伊沙:“在艺术上秉承永恒的民间立场”——是《中国新诗年鉴》的“宣言”; “先锋到死”——是沈浩波最早喊出的,曾经一度成为诗江湖论坛上的流行语。我这个人有一个大优点,我不爱发“宣言”喊“口号”,但凡是我经历过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我都不会浪费:民间立场+先锋精神,我没有见过比我做得更好的人,反而我看到当年有此立场和精神的好多诗人或者已经背弃、逃离,或者正行走在危险的边界,随时准备一步跨过去……绝大多数中国人逃不脱年少气盛造造反成名就做体面人到老就腐朽的窠臼,我考虑的是60岁的伊沙是否还像今天这么无畏?这么随心所欲?我对此充满好奇,所以今后13年一定很好玩。我47岁了,谢天谢地,智力还在提高,最近我领悟道:变了的人,他(她)原本就不是,或者很虚。咱们走着瞧,看看还会有多少叛徒涌现?

8、你给自己确立了一个宏大的目标“我是一个为全集写作的作家”长篇小说不能少,所以我一口气写了七部之多;譬如,长短诗歌一定多,应该达到数不胜数的程度;譬如,“说”的东西——也就是评论、言论应该在其中所占最少。我基本的思路是“少说多做”我十分欣赏你的“少说多做”。“执行力”这在商业或企业中人非常多见,但在文学艺术领域却比较少见,韩东曾说你和他都是文学界的“苦力”,你认为你是苦力还是天才?你的作品是汗水多还是灵感多?

伊沙:哦,你是有心人,我和韩东是新世纪长篇出得最多的诗人(我向他学习),我们都是5月出生的金牛座,属于很固执很有耐力的类型。不过,我的文学似乎和“苦”字不沾边,我自己从来没觉得“苦”过,如果觉得“苦”,我就不干了,譬如,我从来不写八股文式的所谓“学术论文”,我觉得抄来抄去还要把语言搞成机器人,真他妈的苦,所以我就不干了,于是就评不上教授。我现在所写的任何一个字,都是我最想写的,只有乐没有“苦”。我写诗非常——甚至可以说完全依赖灵感,我认为一个诗人在没有灵感的情况下硬写一首诗,是不道德的(我只在学生时代这么干过),好在我灵感多多。小说(尤其是长篇)光靠灵感哪里行?这时候就需要你说的“执行力”,执行又不是机械的,还要不断迸发小灵感,文学创作的任何体裁都不可缺少灵性的,包括“再创作”的翻译。我可以泄露一点秘密吧:只要一接触文字,我的脑子超灵。

9、 “在刚刚过去的诗歌论坛时代,在偏僻的甘肃一隅,盛传诗人伊沙雇用电脑抢手为自己发帖提贴以增加人气和话语权”——我所读到的关于你的传说,但我听说你为人十分热情好相处,但在微博上有时却极具攻击力,那些骂词和攻击性语言是不是“枪手”所为?

伊沙:造我谣的人“谣商”都很低,我更惊讶的是观众的智商。我不是潘洗尘说的“网上是魔鬼,网下是菩萨”,网上的“魔鬼”才是我的内心,才是一个更真实的伊沙。别的没啥好说的。

10、也有人狐疑于你是否通过《新世纪诗典》要建立自己的诗歌霸权?对此你平静地在微博写下八个字“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我很欣赏,你真的如此?

伊沙:这种狐疑很幼稚,为什么不说我是反抗诗歌霸权?在《新诗典(第一季)》书籍出版之前,中国有多少非常优秀的口语风格的诗人连一般年选、年鉴都上不了,被极少的像我这样的人给代表了,我通过我自己编的诗选,把代表权公正还给他们自己。《新诗典》目前就出版了这一本,常规的年选、年鉴多达五六种,再加上更多的平庸诗选、官方刊物,你说诗歌霸权掌握在谁的手上?

11、你在推《新诗典》的时候,有没有门派之见?有没有亲疏偏见?

伊沙:到今晚(11月7日),《新诗典》共推荐了948首诗,出自457位诗人之手,有心人可以盘点一下:21世纪所有活跃的各门各派是不是都有诗人入选?我在编《新诗典(第一季)》的前身《被一代》时曾向您发去了约稿函,您没有回音,那一次向“老川军”发去的一批约稿函,回音寥寥,貌似耍大牌——此次没有回音者,我事后不敢冒然推荐,这是一个现代文明人的常识,现在我郑重向您再次约稿:将自己最满意的新世纪作品10首发到我邮箱。至于有无“亲疏偏见”,我没有“偏见”,我有一个诗歌大内行的“正见”,所选作品便是最好的回答。至于“亲疏”,我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在同等水平之下,我肯定会偏重我的朋友——不过,我私人的朋友没有为《新诗典》建设做过贡献的诗人更得我青睐,《新诗典》不是天上掉下的一座大厦,他是由我和这些热心的诗人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我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盖房的是一批人,住房的是另一批人——再说,袖手旁观者真的就比盖房者写得好吗?我看到的事实似乎正好相反——此中有大道,欲说已忘言。

                                            2013年11月7日立冬于长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1-20 13:00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在江油见过伊沙一面,那时,大群的学生把他围住。


我写诗非常——甚至可以说完全依赖灵感,我认为一个诗人在没有灵感的情况下硬写一首诗,是不道德的{:soso_e1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15:01 | 只看该作者
刘光荣 发表于 2013-11-20 13:00
今年,在江油见过伊沙一面,那时,大群的学生把他围住。

是。谢谢来读~!
原来准备将这一句作为题目的:《伊沙:一个诗人没灵感硬写一首诗是不道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4 01:1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