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幽林石子 于 2013-12-5 21:13 编辑
《素描人生》
——致中国诗歌流派网诗人招小波老师
(题记:听说招老师要出两本散文诗集,诗友们热烈和诗。粗糙的石子,在此献上散文诗一首,深深祝贺招老师,并希望他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再熬夜啦!)
你在羊城,一如内敛的明月,把光芒披在城市的背脊上,披肩唤醒了霓虹灯的眼。
这时,你正弯着腰身,把雨后的一道彩虹,织成你那样的弧度。看见青春总是集中在最初的地方,把梦抛向了相反的方向。
夜色中流泪的飞蛾,深深仰望。灯下宁静的背影,慢慢破译生命的真谛,笔尖的步履,没入了飘逸的诗行里。不曾述说痛,只把风雨郁积在胸口,阻挡了血液中霹雳来临时的那道闪电。
站在香港的屋檐下,每一种气味、声音与颜色,都被远来的风清洗过,悄悄留下诗的骨头,撑住周围叮当作响的风景。当一些穿越黑夜的水,一次次抵达你的胸膛时,心脏却似乎偏移轨道,把一路车辙留在你孤独的心中。
痛在,爱才能在沉重中得以永存。诗意的人生,词语就是最坚强的钮带,把季节中的每一种温度连接在日子里。阳光下饥渴的诗人,正吮吸着纯净的酒水,各个年龄段的酒,味道各有各的不同,一口饮下去,都伴随着苦味,细小的浪冲击着深远的脉搏。
听说有一种文字是带有药香的,药味很浓,能治好富态的臃肿与铜臭,治好贫困的潦倒与卑屈,还能让站得很高和蹲得很低的人,拥有同一片蓝天,是的,我相信。而且我还知道,医生在生病的时候,依然微笑着为陆陆续续走来的病人把脉、开单,让点头的人们陆陆续续离去,面带微笑。
当你用一首心梗的诗去解救另一首脑梗的诗,词与词的对视点燃了春夜里的灯塔,未曾谋面的兄弟啊!此刻还有谁能听到那病榻上的呻吟?小斌,虽然双目失明,但脑梗的诗已获救,“中国的钥匙”永远躺在暖阳下。你捂着你的胸口,就在不远处,很多人站在你们身边......面对这样诗意的画面,谁能不油然而生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