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浅薄地认为所谓诗歌的深沉,莫过于触动心灵的力量,或重击、或点染。《对抗或者妥协》以白纸黑字为母体,试图讲述作者心中理解的深沉。
诗人以书写过程中墨与纸的浸润为落脚点,透过白纸与黑墨的交织或者博弈来隐射现实中某种似乎难以言说的“纸张的沦陷”与“庞大的黑势力”。
对抗或者妥协,无非生命之生死,真理之真实,信仰之黑白,亦或政治之明暗(政治与历史永远是即时胜利者的言说)等。“颠倒的过程中,白成了瑕疵和污浊”,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古老而简洁的辩证法朴素地昭示着“界限”的难以拿捏。以我个人书写的体验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纸张均会沦陷,浓墨的“庞大”终究是短暂而脆弱的,墨的“迫害”像极了现实中的蜂蜜蜇人己亡,而纸始终是墨的载体,或许沦陷亦是黑暗里背着忤逆儿子的母亲。哪怕我以揣测的心理将此诗以政治视角来解读,墨或许代表着浓烈而黑暗的统治者,而纸张终究是柔韧而具有承载力的民众,任何暴虐者都将如墨一般自毁伤人,时间毕竟是永恒的。
到底是“对抗”还是“妥协”,其实仅以墨与纸的二元对立并不能完全呈现,而未现身的第三方,那只暗处的“手”才是真正“堵住呼喊的嘴”的迫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