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亚伟:诗意无处不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肖振中 于 2014-1-11 17:09 编辑

        《华夏时报》记者 李北辰 北京报道

   在日前举办的第一届鲁迅文化奖颁奖典礼上,诗人李亚伟用他略带沧桑的语气和节奏,现场朗诵了组诗——《河西走廊抒情》。凭借这组诗,五十岁的李亚伟获得了年度诗歌大奖。

   事实上,想确切界定李亚伟的身份并非易事:三十年前,文学“吃香”的年代,二十来岁的李亚伟以一首《中文系》惊艳诗坛,成为“莽汉”诗派开创者之一。但此后,他经历多变,当过老师,做过枪手,干过书商,开过火锅店,现在则兼任餐饮文化公司老板与出版社总编辑,不过多年以来,外界在提及李亚伟时,还是习惯在名字前加上“诗人”两个字。

   日前,李亚伟接受了《华夏时报》记者的专访,谈及了“被误解”的当代诗歌,以及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功能。

  所谓“莽汉”

   《华夏时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你开始写有关历史和地理的长诗,有什么原因吗?

   李亚伟:八十年代是我们这一代诗人共同努力,开创新的诗歌格局的一个时代,学习、模仿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和反传统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特点。但是,我认为世界上至少有两种伟大的文明——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作为一个中国诗人,回望传统才能看清楚自己,才能给当下的自己确定文化上的经纬。我相信诗歌创新不能想当然,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一味模仿所谓的新观念,很多新观念是靠不住的。很多制造现代、后现代观念的西方诗人和艺术家,他们的很多滋养来自于东方。尤其是在诞生过诗经、唐诗、宋词这些伟大诗歌样本的国度,一个中国诗人如果一直写作西方情调和西方观念的诗歌,其文本最终很难成立,并且最终可能是山寨文本。

   《华夏时报》:你如何定义“莽汉”两个字?

   李亚伟: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和我的朋友们怀疑自己写出了全新的诗歌,一开始将信将疑,不久就深信不疑,大概不到半年,出现了很多特受周围朋友们喜爱的作品,这就是“莽汉”诗歌。“莽汉”一词出现于1984年1月,最先有“混蛋诗”、“阿Q诗”、“妈妈的诗”、“好汉诗”等称谓,都具有强烈的反叛性。那会儿虽然没有发表渠道,但影响其实也挺广的。当时,我们认为主流诗歌现场(作协的诗人、常在文学刊物发表诗歌的所谓著名诗人等)是不会写诗的,旧的诗歌已死,新的诗歌正面临被我们创作出来,很自信很捣蛋。

  诗歌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

   《华夏时报》:许多人的一个普遍观点是,属于诗歌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

   李亚伟:是的,诗歌的黄金时代早过去了,但它会在你不经意时悄悄来临。我认为,中国的诗歌黄金时代也就盛唐、北宋两个时期,近一百年也有几次热闹的时候,但那是虚假繁荣。

   《华夏时报》:你说:“中国诗歌一直有着它自己清晰的发展轨迹,它一直在它自身的规律里发展。”怎么理解?

   李亚伟:中国诗歌从上古到南北朝,一直是二言、三言、四言为主的诗经体和多言的楚辞体的融合期,这其实也是中国南方文明和北方文明一个漫长的融合期。这期间,从汉代开始的西方文化(胡人音乐)的慢慢渗入及南北朝西方文化(各种胡人的音乐艺术、生活方式、宗教哲学。这里的西方均指波斯、罗马、阿拉伯、印度等)的大肆传播,终于在隋唐有了巨大的文化平台和创新土壤,于是五言、六言、七言、多言等诗体出现,形式的变革当然是因为丰富的生活和文化内容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唐诗,宋词不过是唐诗生下的漂亮女儿而已。元明清三朝无诗,也就是所谓的“没有黄金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实用主义、人文主义尤其是科学、民主两条新西方文化的大路强行进入中国,这些内容体现在文化上,必须用我们生活中的口语才能承载,于是出现了白话诗(或称新诗)。东西方文化再次在中国得到了深入交融,中国的文化创新土壤再次得到深耕和拓展,这为中国诗歌的创新再次提供了一个大平台。其实,西方的诗歌从荷马到但丁到莎士比亚到浪漫主义,再到现代后现代诗歌,也走着自己的规律,这个规律里最重要的仍然是多种文化、生活的交流融合。

   《华夏时报》:在你看来,现代诗歌承担着怎样的社会功能?或者说,它需要承担社会功能吗?

   李亚伟:汉字是方块字,是会意的,和西方文字有差异,西方一直重视演讲、朗诵,这和选举、推销、传教(传播)的传统有关系,较务实;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诗歌倾向于记录光阴、感受生命,很多人包括现在很多写诗的人对中国诗歌有误解,“诗言志”的“志”其实最早是记录、记载的意思,诗歌最早的功能也是用于记忆的,但两者在核心作用方面是一致的。应该说,人类没有文字前,就有诗歌了,它是一种朗朗上口的话语,常用来记忆祖先、事件和情感,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至今仍然有道理,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用记忆和情感建立的。诗歌是文字的灵魂,文字作用于社会时其灵魂——诗意无处不在,具体说,诗歌仍然具有、永远具有对社会、生活进行描述、命名、记录的作用,具有批判、赞扬、激活情感、激发智慧的作用;具有个人自我确认、民族自我认同的作用,等等。

  对当代诗歌的误解

   《华夏时报》:你觉得,人们对当代诗歌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李亚伟:一个误解是:现在诗歌成就不大,没有多少文化和生活上的意义。这其实是很多不读这个时代的诗歌的所谓读者的误解。我们知道,诗歌的阅读和认可从来都有滞后的特性,人们习惯只读前朝诗歌,只了解和认可定性了的前朝诗歌。所以,你只要不是当朝诗歌中的作者,你就只是一个普通大众,你对诗歌的了解也只比普通大众的程度高不到哪去,你最多只能读懂部分当代诗歌。比如,唐初的文人雅士对魏晋南北朝的以四言为主的诗歌了然于心,而对正在形成的新鲜的唐诗大多数人是视而不见的,盛唐李杜他们也不是盛唐文人都知道他们厉害,那些翰林院的、那些进士和各地官员都写诗,但他们主要感兴趣的还是陶渊明、王璨、三曹等前贤,李白、杜甫、孟浩然等唐朝口语诗人更多的是互相欣赏,知道他们厉害的也就是那个时代庞大诗歌圈子中不多的小圈子,更多的文人还在欣赏建安文风或者还在模仿大业、贞观年间那些宰相诗人们的写法。

   当然,中国和西方历史上也出现过洛阳纸贵的现象,一首诗突然叫响了大片麻痹的心灵,那是不多的事件,属于奇迹。二十多年前,朦胧诗一夜之间唤醒了全国沉睡的心灵,无数识点字的青年都争相阅读,那是特殊的一段历史造成的文化饥渴的绝地反弹,和欧洲中世纪禁欲主义刚被打破时欧洲汉子们狂吃海喝的盛况一样。那是文艺史上仅有的现世报。但通常的情况,最先进的文化需要一段小小的时间与生活磨合才能引领生活,最前卫的诗歌、艺术也需要一段小小的时间与社会审美挑衅才能被审美。

   另一个误解就是所谓现在诗歌“边沿化”的问题。其实我认为,诗歌现在刚好找回了自己的位置。诗歌曾经很“热”过,但那不是诗歌的真正情况。“大跃进”时诗歌最“热”,但那时恐怕是诗歌和人的关系最扯淡的时候,唐代和宋代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诗歌很主流、很“热”,其实是误解。

   《华夏时报》:你怎么看网络传播对当代诗歌的影响?

   李亚伟:网络传播给了诗歌创新更大的自由,它正在摧毁传统的文化权力机构,也正在滋生和建立新的诗歌的写作格局,传统的文化权力机构已经无力制约诗歌的生长状态。在互联网世界里,诗歌将出现原始森林格局,林子大了,将会什么鸟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 22:20 | 只看该作者
李亚伟:网络传播给了诗歌创新更大的自由,它正在摧毁传统的文化权力机构,也正在滋生和建立新的诗歌的写作格局,传统的文化权力机构已经无力制约诗歌的生长状态。在互联网世界里,诗歌将出现原始森林格局,林子大了,将会什么鸟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9 08:2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