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朱朝访 于 2014-1-13 15:47 编辑
以诗歌的名义拥抱世界 ——朱朝访先生部分诗歌赏析
王克楠
现代诗是一个见知见智的文体,也是以文交友的好方式,笔者有幸认识了朱朝访先生,看到了智慧的额头,心里暖暖的,立即感到了一种精神的相遇和相知。朝访先生的诗歌朴实无华,没有过多抽象的意象,诗歌形象具有鲜明的指向性,而且深入到生活的现场,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读后,感到了岩浆在地底奔腾。
朝访先生的诗歌是现实主义的,他的诗歌文本先是攫取现实本身的含义,再从现实的视觉中游离出成为隐喻——隐约的审视生存状态。在朝访先生的诗中,我总有种要去回头高处看现实的感觉,站在高处去触知生活里神秘的事物。他的诗歌了极少用隐喻,有时候口语化反而运用比较多。在他的诗中,笔触是逐渐触及一些极致的,通过当下的现实存在来揭示人类的精神“存在”,他的诗歌已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选的题材是把日常事物,努力用自己的学养去揭示藏在事物后面的“意义”,读来朗朗上口,读了一遍还想读第二遍。好了,还是回到朝访先生的诗歌文本,冒昧进行一下解读:
《以劳动的名义阐释磷的幸福与悲哀》
这一年的五月一日
一个名叫磷的精灵
最大的幸福
或者说是最大的悲哀
是用身躯和血肉
博取了一枚
号称“劳动”的奖章
事实上,劳动对于磷而言
是一件令人心碎的事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夜晚
为了给夜行的孤魂野鬼
带来那么一丝希望的亮点
磷必须不知疲倦的在黑暗中明灭
而到了阳光普照人声喧嚣的白昼
磷却要躲在深深的岩层里
装作黯然无光的模样
任钢铁的手臂在身躯上横行
朱朝访的心是热的,一说到保护环境这个话题,他就有说不完的话,就有写不完的诗,《这一片土地上燃烧着多少磷火》即是集中了他的保护环境心声的组诗。在诗人的眼睛里,磷这种矿物质是沉重的,因为“总是感觉磷是那么的鬼魅/总是认为磷是那么的沉重/企望能摆脱磷的幽魂/期盼能走出磷的压抑/走向明媚”,诗人的想象力放得很开,看到了“一簇磷火在贾拉米德的风中燃烧”,磷火在他的眼睛是逃离压迫的年轻人,是逃离束缚的自由的精灵,然而他从内心深处还是对这些矿质表示感谢的,因为毕竟给贫穷黔南带来了物质财富,因此他想去那个神奇的地方,“啼听群峰的狂野/与磷火进行一次彻夜的长谈/请它允许我进入大地深处/向无尽的矿藏表示由衷的敬意”。除了浪漫的想象,他对一线工人兄弟是贴心的,“ 但就在昨天/老板又换人了/机构又改革了/那么,就不由得不让他暗暗地思忖/脚下的这条厂区大道/会不会变得更平坦更笔直一些呢”。读罢,对朱朝访的心系百姓的人品顿生敬意!
还是回到他的诗《以劳动的名义阐释磷的幸福与悲哀》。这首诗的语境并不复杂,诗者直接表达劳动和矿物质——磷的关系,充满了艺术的柔美,诗人由于对磷是敬重的,于是产生对磷的命运的反思,“一个名叫磷的精灵/最大的幸福/或者说是最大的悲哀/是用身躯和血肉/博取了一枚/号称“劳动”的奖章”,这是诗者对劳动好劳动价值的反思,使得人们反思,我们的不停的劳动,得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份劳动报酬了吗?读到了这里,读者会发现,诗人所写的磷就是劳动工人。写磷,就是写人。第二节,作者自问自答了第一节提出的问题,“劳动对于磷而言,是一件令人心碎的事”,是谁期盼我们说,劳动是光荣的呢?是谁侵吞了我们的劳动果实呢?第四节,“而到了阳光普照人声喧嚣的白昼/磷却要躲在深深的岩层里/装作黯然无光的模样/任钢铁的手臂在身躯上横行而”,这一节显示了隐忍的力量。
本诗的亮点是:艺术特点是咏物言志,每节之间的连贯性强,每节之间的联接非常自然,通过对磷的挖掘,挖掘出了百姓的命运。
《与几只小麻雀同飞》
很想,很想
与那几只灰不溜秋的小麻雀
在低回的天空下
同飞
从不祈求
与那一只志在高远的鲲鹏
在深蓝深蓝的天空上
展翅
也不奢望
与深爱着的那一位神女
在绽放着花蕾的枝叶
比翼
只愿,只愿
与这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
在散落着几粒谷穗的稻田里
飞来,飞去
《与几只小麻雀同飞》是诗人一首通过叙述而完成抵达的诗歌。小麻雀和鲲鹏的关系很微妙,彼此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个在低空,一个在高空,彼此不相干,使得读者不由想到了社会的精英阶层和普通百姓。百姓并没有羡慕精英的飞黄腾达,宁愿像小麻雀一般活在平凡的生活里。“也不奢望/与深爱着的那一位神女/在绽放着花蕾的枝叶/比翼。”这样的表达使得我想起了诗人舒婷的诗歌,神女是生活里云上的人物,当然是可敬的,但是未必可以为伍,生活里的大多数注定要民间,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说,朱朝访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本诗亮点:互托手法的应用,突出了麻雀,启发人类向它们学习。
《周末,到贵阳去换空气》
我工作的地方
建有化肥厂、发电厂、水泥厂......
空气质量可想而知
还有很多与空气有关的词语
比如气氛、氛围、风气、习气等等
都免不了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
没有那么洁净
关于这一点不宜说得太多
因此,一到周末,我就要到贵阳去
周末,到贵阳去,主要是想换换空气
呼吸一些洁净而又新鲜的词语
在贵阳,我的圈子不大,朋友也不多
我们在一起
只喝酒,不发牢骚
只品茗,不打麻将
只谈诗,不涉名利
只说文,不斗心力
醉了,自己打车回家
疲了,抬起屁股就走
不用一一道别
贵阳绿树成荫的确是个林城
到处流淌着绿色的汁液
遍地开放着绿色的词语
我喜欢关于这座城市的一句广告词
爽爽的贵阳
《周末,到贵阳去换空气》写得很流畅,诗者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去感受贵阳——适于居住的城市。人会生病的,人在恶劣的生活环境更容易生病“我工作的地方,建有化肥厂、发电厂、水泥厂......”,因此作者选择了去贵阳,其实“贵阳”仅仅是一个符号,一个适合居住的符号。作者期待的“贵阳”,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符号,也是一个精神符号,“在贵阳,我的圈子不大,朋友也不多/我们在一起/只喝酒,不发牢骚/只品茗,不打麻将/只谈诗,不涉名利/只说文,不斗心力”,诗歌透露了诗人的心态,那就是渴望远离世俗,远离人和人之间颇像乌眼鸡的尴尬。
本诗的亮点是: 诗歌是口语化的,但是口语里没有泡沫,令人可触到诗人的单纯。
作者简介
王克楠,1958年出生,蒙古族,诗歌写作者和诗歌评论者。现任内蒙古《西部作家》副主编,诗梦文学网站长,邯郸市作家协会秘书长,邯郸学院客座教授。写作诗歌多年,从抒情诗切入,而写诗剧,而写乡土诗和三行诗,诗歌散见于《小拇指诗刊》《大地诗刊》《现代诗歌》《环渤海诗歌》《新诗》《北京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等杂志,诗歌评论发表各报刊230余篇,诗歌被选入各种年选和在各种诗歌大奖赛获奖。
诗歌观:诗歌应该是离生活本质最近的,是尘埃落定的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