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出门,本无什么事情,就是散步而已。 走到街上,有风,却温润不寒,如同春夜。于是,想起去买几节电池。走到沪杭路对面,见一个店铺里面,灯火明亮,就进去看。没有看到电池,却看到挂在高处的风铃,不觉喜悦心动。很早就想买串风铃,挂在室内窗前。有风吹过,便能叮呤有声。这样的声音,接近自然,无须人工演奏,最合心意。 于是就问老板,多少钱一串?说22元。我说20元吧,一个整数。老板同意。就让他取下一串声音脆响的天蓝色,包装了。又问电池,只有一元一节的,就买了四节。共花24元。 出了店门,手中提着风铃,依然的向渡口的方向散步。走到一条东西向的街道路口,此前没有深入进去过。这时高兴,就走了进去,欲看看这条街是什么样子,又通到何处?不想这一走,大出意外。 原来走不多远,竟上到一座桥上。桥下河流,应是浦江支流,通向东海的吧。在桥上立了片刻,下桥继续向前。街道安静,绿化也好,几乎没有商店行人。到尽头,原来街头路口,树立有拦车石墩,只许行人小车进出,不许货车通行,所以才会如此安静整洁。这在其他城市,是少见的。深感,这就是上海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地方,能在即便偏僻的角落,也保持一种不容商量的规则和大气。 街道尽头是另外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一样的安静和干净。 有所得就有所失。一个城市,要让人能够安居,就要在一些地方,限制人们的欲望和速度。不方便处却方便。犹如,不风流处却风流,一样的道理。 改日天好,定当专门来这条街上,重走一遭,细细感受领略。 归来,就将风铃挂起在阳台上。夜里,若有风来,便会有叮呤之声人梦了吧。 (上海,西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