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4-1-27 08:22 编辑
接受史
作者:宫白云
接受生。接受缺失。接受亡灵。从白色到白色。
我活过来
站在雨后的栗子树下呼吸
手腕交给陌生人,连同肉里的刺
当处女的血太阳般遥远
我的孩子找到我——
那上帝的赐予。血是我的,肉是我的。
为一个理由活着
接受奶水,尿布,肺炎,挣扎
高高吊起的吊瓶碎了……
我用血缝补。我需要被“妈妈”的叫声迷住的睡眠
——我不愿醒来
接受单车后座儿子蓦然的高大。
接受耳鸣,失聪。年老,色衰。
接受灵魂的慌不择路。
接受无缘无故的泪流满面。无话可说。
接受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去
——黑夜消散它的痛。
肉体是我的,可我在哪儿
那绿色的光在哪儿——
上帝闭着眼不说话。晓色埋葬水边的长影
公子踏雪而去……“无所谓对与错
我熟知黑夜茫茫”
当白昼越来越难以为继
当真相开始麻木
我渐渐习惯了接受
就像习惯了酗酒,赌博,欺骗,谎言
习惯了悲凉,冷漠,别离,自欺欺人
习惯了崩盘,套牢,房贷,物价,回扣,转基因
习惯了拥挤,堵塞,车祸,邮件丢失
习惯了地震,海啸,洪涝,台风(那么多好听的名字)
习惯了雾霾,爆炸
哦,你看——
我能接受所有的生与死,荒谬与罪恶
我是有罪的——
我向上帝承认
http://blog.sina.com.cn/gxlbpj
【荐读】展开的寓言:一部现实生活与精神敞开的接受史
当一连串的“我接受——”呼喊声,追逐着我一边跑一边不住回头看是谁在追我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人到中年的那种力不从心与不甘寂寞,这般急促的催促声,伴随着一阵阵令人着迷的梦幻气氛:
接受生。接受缺失。接受亡灵。从白色到白色。
我活过来
站在雨后的栗子树下呼吸
手腕交给陌生人,连同肉里的刺
当处女的血太阳般遥远
我的孩子找到我——
那上帝的赐予。血是我的,肉是我的。
一首诗的话语模式,体现着诗人对所表述情景隐含某种量和程度的问题,中年写作不是一次性的,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然它要求诗人生活于此在,身处令人窘迫、镜像挪移而凸显变幻不定的现实之中,因而呈现出的一个诗人的社会紧迫感与精神气象多样性是中年写作的一个谜,这首诗的譬比借喻基点,在于排比句式急促追逐的指向呈现出的排山倒海之势,由外向内挤压,并借助积蓄的内力由内向外推送:
肉体是我的,可我在哪儿
那绿色的光在哪儿——
上帝闭着眼不说话。
真的闭着眼睛了吗?上帝可是一直睁着眼睛的,我们的肉体包括灵魂都是上帝给的,这样的倾向于抵制的东西,正是努力创造新的东西时达成的一种自我妥协,而事物潜在的内部矛盾和冲突,被“我接受”一词的内在基质给完全消解了:
我渐渐习惯了接受
就像习惯了酗酒,赌博,欺骗,谎言
习惯了悲凉,冷漠,别离,自欺欺人
习惯了崩盘,套牢,房贷,物价,回扣,转基因
习惯了拥挤,堵塞,车祸,邮件丢失
习惯了地震,海啸,洪涝,台风(那么多好听的名字)
习惯了雾霾,爆炸
哦,你看——
我能接受所有的生与死,荒谬与罪恶
我是有罪的——
我向上帝承认
上帝的缺席,恰恰给予了诗人以有效的身份,借上帝之口来对非本意的“我愿意”行使“对抗”的权利,不妥协的先锋气质诗人宫白云,利用排比式长句,将社会之怪现象一网打尽,把市场经济下所有的有关人文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环境学等人类得以生存的上层建筑与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合,来了个彻底的清算,暗示与讽喻的比照效应独特,以否定自我救赎的行为准则来判断人性本质是有罪的观点是荒谬的:“我是有罪的——/我向上帝承认”并以我的自我承担,剔除由于上帝的不作为而造成的人类社会的各种灾难,以自我的牺牲,换取一份安宁。诗人的这种自信、韧性、果敢与担当的精神特质,是难能可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