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韩庆成

《重读经典》第7期:祝凤鸣《枫香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5-21 13:05
山城兄,我也写了篇读祝凤鸣的《枫香驿》的感想,很想听听你的意见,从美学和哲学的角度很批,文中我运用 ...

好的!我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枫香驿》是诗人的成名作。该诗创作于1988年11月,最早刊发于《诗歌报》1989年6月6日“诗坛新星座”专栏。复刊于《中国作家》1990年1月号。随后选入《中间代诗全集》、《中国当代青年诗人诗选》、《望江南》等重要诗歌选本。并被翻译成日文、英文。
枫香驿,绾结在一条古驿道的中间,和这条古驿道约略相近的走向是现在的京珠高速路。古驿道曾经南通湘粤、北达京师,当然现在也还是,只不过曲曲折折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地游走在农事和喧哗的江山之中,让我们心神怅惘。
距离枫香驿最相近的两座驿站,往北有本省太湖县小池驿,往南是湖北省黄梅县的亭前驿。但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座落在诗人故乡的枫香驿,像一枚粗略的枫叶,散发着清香,犹如童年,被诗人拣拾起来,夹在我们时代的迷惘之中,注释着往事、风景,和难言的美。
枫香驿作为地名,其实是诗人的出生地,或者说枫香驿连接着暗示着诗人的宿命,和他与生俱来的渴盼和不安。这些可以从诗人一系列以家乡地名为题的诗作中隐约感受得到。在诗人质朴的内心中,总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冲动和隐忧,尤其是当诗人在这块既丰腴又贫瘠的土地上成长起来并最终告别了它,种种的“物事景象”不免会让他“目瞪口呆”——安放“故乡”的枫香驿究竟在何处?故乡里儿女们天真、纯朴的心事,是否一如那五月江南的声声布谷,依旧在吐放着对田亩的感激,和远方的追惋?由此,在“展开”的对于“枫香驿”的描述里,诗人得以完成他对于农耕“故乡”的“命名”。
“随后是冬天,飘雪了/枫香驿便渐渐沉寂下去/在一片寒冷的白色里/很少听得见马蹄哒哒的声音”。是的,“生活在远方”(兰波),枫香驿早已沉寂下去了,我们早已听不到一丝风声,然而在这舒缓、朴素、纯色的叙述中,您能听得到诗人滚烫的心跳吗?        

2005.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朝代,有秋有冬——
穷孩子的路能走多远啊,肯定极难走到京城;
穷孩子的梯能登几级啊,肯定极难登上殿堂,
“飞驰而去的消息”里,肯定不包含农家女的“想象”和忧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意,在生命中寻找……
——对祝凤鸣《枫香驿》的解读
刘亚明
对于一首诗歌,不同的读者总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主要来自于每个阅读者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文化差异、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认知。诗人祝凤鸣一首创作于1988年的诗歌《枫香驿》现在再品读起来,相信每个人的内心仍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是描述家乡一处叫做枫香驿的诗歌。在我看来,这首20行诗歌,可以分成四节。第一节,应该是通过推介一条通往京城“朝北的路”,导出曾经的驿站;第二节,则是展示人们对驿站的一种精神寄托或向往,在秋天来了以后,枫叶飘飘,红色铺满路面,隐含幸福的期待;第三节,显然语境回归现实,是与第二节“总是想象皇帝的模样”的鲜明比对,更加直白地说出:“我的乡亲们都是穷人/孩子是穷人家的孩子”,无法实现那个“想象皇帝的模样”的梦想;第四节,揭示了岁月的离去,一切美好、哀怨,甚至生命的消亡。基于这样的分解,我们不难发现诗人老道的诗歌写作技巧。这是他借代这个枫香驿抒情,通过对这处驿站的秋冬展示,呈现出些许的伤感和思索。
可以肯定地说,这首诗是质朴的。在质朴当中,有语言的平和与朴素,也有情感的真挚与恬淡,渗透着对家乡和家乡人的怀恋。追溯历史和描述现实,并不是诗歌的目的,诗歌的目的必须具有赞美或批判的力量,有时作者也可能无意识地写了出来,有时我们可能读到,有时我们没有理会。《枫香驿》也是如此,一处枫香驿的景致竟能勾起诗人的无限的遐想,也让千里之外的我们和他一起来到了他的故乡。这就是诗歌的神奇之所在,在毫无华丽的词汇当中,我们找寻到诗歌的美感,一种期待也好,一种寄托也罢,在这种平缓的语句中,我们的头脑都会有一幅画面,这个画面可以有秋天枫叶火红的重抹,也可以有冬季雪花洁白的覆盖,就像历史的脚步正在远去,你只能用心去感受、倾听。然而,这又是多么的超然,在怀古的时刻,有秋天的落叶,也有寒冷的洁白,“稻田里捆扎干草的/农家姑娘”、“夜色里飞驰而去的消息/都是官家的消息”,这样不经意的对比,通过驿站把过去与现实、“穷人”与皇帝联系在了一起。
墨西哥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说“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逃避的宿命”。那么,对于过往,祝凤鸣显然是在寻找。我似乎感到,祝凤鸣在极尽全力或用理性精神透析历史与文化的深层结构,也像是对消逝的历史与生命的无奈回应……

(电子信箱:lym19630906@sin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枫香驿中看自然美与想象美

学习了,问候韩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4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3-29 14: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